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高职教育中的《旅游美学》课程是科学性、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结合,结合当下的职业教育、人文环境与生活世界,《旅游美学》课程参与式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可以拓展教学视域,结合旅游学、心理学和美学理论,深入探讨《旅游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反思参与式教学法在学科教学中的理论分析及应用,进而阐述参与式教学法功能与价值。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3,(36)
进入21世纪后,在工作中应用技术的能力、信息资源的管理与整合能力以及媒介素养是21世纪人才应该具备的三大主要技能。师范专业学生作为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的准教师,对他们进行参与式媒介素养教育将有助于培养更多具备三大主要技能的人才。从参与式媒介素养相关知识、师范院校学生培养改革的现实背景和如何实施参与式媒介素养教育等三个层面来探讨参与式媒介素养是师范院校学生培养改革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途径.如何进行课程的设置、选择与编制,从哲学角度看与人们对于课程所蕴含的价值目标、知识观和方法论三大范畴的核心观念的理解、诠释有很大关系.对于高职课程的改革问题,本文从时代特征、课程现状、课改的理论指导、课程设置原则以及未来高职课程走向等方面作了一些理性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36)
课程衔接是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核心问题,是实现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可持续和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此,从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必要性、问题与原因、相关建议对策等研究成果方面,对近年来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并提出设想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地方政府纷纷引入参与式治理。在实践中,以民主的分权、商议民主、赋权于民和自治为基本内涵的参与式治理主要体现在参与式规划、参与式预算和参与式监督,其有效运转有赖于公民社会要件和政治经济要件。实践证明,参与式治理既提高了国家治理的合法性又改善了国家治理的有效性。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正面临着治理有效性与合法性难以兼容的冲突。学习并借鉴既有的参与  相似文献   

6.
邢秀兰 《学理论》2013,(11):246-247
行动导向教学作为德国职业教育一种成功的教学模式,内涵明确,特征鲜明。高职院校构建基于行动导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既是顺应高职教育发展趋势、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必然选择,也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构建基于行动导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要从合理设计教学项目、确保项目实施、完善教学保障体系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6,(5)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必须与高职教育的发展相适应。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关系到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关系到高职教育的生存与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商品生产的现代化,使用人单位对所需人员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发展给现代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变化。同时,高职教育信息化的实践教学也表现出了现代、高效、快速等效果。  相似文献   

8.
刘婷 《学理论》2011,(14):259-260
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的结构为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与兼职相结合;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的要求应包括:专业强、观念新、心理素质好;军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目标包括知识与理论、技能及理念的培训,重点是理念的培训;培养方法包括校本培训、远程教育、体验反思式培训、参与式培训,后两者为重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阐述作为学科的哲学与教育的关系史经历的四个阶段,从纵向的角度来探讨哲学与教育的关系,加强对教育哲学和教育思想史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10.
苏晓云 《学理论》2012,(16):243-24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之学"和"为人之学",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却忽视了其前导批判功能,造成"人的空场",教材也空泛僵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要从彰显批判性与前导性、展现人性光辉、创新教材体系三个维度着手。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才能焕发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1.
<周易>的"象",是以符号为表征的天人之道.一部<周易>,就是以阴阳两爻所形成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符号体系.它是我们远古祖先为后人留下的"心灵与宇宙玄机互动"的符号系统.<周易>之"象",蕴涵着宇宙的创生与演进的逻辑过程,万事万物的生灭兴衰之道,天地人"三才"的互动之理,人生祸福的交变之机,吉凶判断和人性教化之本.这种"象",通过"文化之象"、"心理之象"、"思维之象"、"伦理之象"、"数理之象"、"占卜之象"与人的心灵互动,能给后人以无尽的启迪和人性进化.  相似文献   

12.
当今学界关于儒家“超越性”的争论,因言说方式缺乏分层,故多有混淆。实际上,该话题肇始于明清之际,是耶儒双方围绕着“因性”与“超性”问题而展开的交流实践。重回明清之际,梳理阿奎那关于“超越”术语的几种用法,比较耶儒双方关于“超越性”的言说方式,可以发现儒家并非以神为中心进行自上而下的言说,而是从现实出发,对“超越性”问题进行自下而上的回溯。  相似文献   

13.
向征 《理论导刊》2021,(3):87-90
“情”“理”“法”是协调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主要依据,“情”是基础,“理”是“情”的规则化,“法”是尽“情”适“理”的设计。三者虽在目标和源生上具有一致性,但在社会生活中却常以矛盾的形式引起人们的关注。不同的文化视阈下,对“情”“理”“法”的关系看法不尽相同,三者以一种哲学式的否定之否定的逻辑不断相互促进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结合我国的文化特征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促进三者融合互通,建构完善与“情”“理”精神相一致的法律制度体系,杜绝不合乎现代社会之“法”的“情”“理”对“法”的干扰,善用中华文化之“情”“理”释解现代社会之“法”。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3,(34)
《春秋左传》中展现了对礼的不同理解,一种是俗常之礼,认为礼是一种仪式;一种是《左传》之礼,认为礼不仅仅是指礼仪,更重要的是礼治,即将礼与实际政治功能联系在一起;一种是孔子之礼,认为仁是礼的内在根据,只有依仁而行的礼才是人所必须守护的价值。这些不同的理解表明了对礼的认识,由形式转向实质,由外在转向内在,礼的含义得到不断的深化和丰富。  相似文献   

15.
白琳 《理论导刊》2007,(9):104-106
2005年初查韦斯提出的面向21世纪的"新社会主义",是思想来源多元性和混合性的、立足委内瑞拉国情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的出现和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的出色表现,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开始涨潮的重要标志。要以新眼光来观察和研究这种"新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实用理性"——对中国传统文化"实践理性"误解的辩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颖 《学理论》2008,(22):48-49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理论界有一种倾向是以康德的"实践理性"对其进行解释,但中国传统文化有其自身的成长土壤,"实践理性"不足以作出恰当的诠释。本文力争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找到其确切的界定,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背景中寻找"实用理性"的因素;并通过对比分析"实用理性"、"实践理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诠释,证明"实用理性"是中国传统思想在自身性格上所具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18.
关于承接传统"孝道"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近年的思想道德研究中,关于承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问题一直是人们进行理论探讨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以一个具体的传统道德观念——“孝”为例,从理论上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和阐释,使其富有传统的魅力和时代的特征,成为全社会成员普遍接受的新观念,为新的思想道德体系提供养分,从而实现传统美德与新思想道德体系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在不同关系上有不同的涵义,从归根究底的意义上说,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的世界的根本目的、根本动力和根本标准。它不是本体论命题,也不是世界观和历史观的基本命题。它只是体现世界观和历史观的重要方面的价值观命题,在不同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中具有不同的涵义和要求。  相似文献   

20.
"异端论"客观存在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其与"正统论"辩证对应.以实践标准检验它们正确与否.是处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存有正常形态和非正常形态,而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临界转型的表现.立基于实事求是的根基性原则,要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临界转型中的"异端"和"正统"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