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近年来,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吸毒人员逐渐增多,未成年吸毒人员戒毒问题已经成为必须正视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将戒毒社会化引入社区戒毒之中,可提高社区戒毒的水平,有效帮助未成年人摆脱毒品控制,回归健康生活。  相似文献   

2.
禁毒法视野下的戒毒工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品问题发展蔓延的势头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复吸率高仍然是戒毒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禁毒法有关戒毒工作的规定为吸毒者的康复治疗和回归社会提供了法律依据。比较研判现行的戒毒模式,分析由“医疗戒毒”、“社区戒毒”和“强制隔离戒毒”组成的戒毒工作新体系,对于整个禁毒工作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禁毒法与我国戒毒体系之重构——风险预估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新近通过的禁毒法重构了我国的戒毒体系,在完善我国戒毒体系的同时,构成这一新戒毒体系的三大戒毒措施--社区戒毒、自愿戒毒、强制隔离戒毒也均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化解风险的基本路径是社区戒毒的适用对象宜仅限于吸食新型毒品成瘾的人员;应当明确社区戒毒和强制隔离戒毒的适用具有相对自愿戒毒的优先性,并且建立自愿戒毒向强制隔离戒毒转化机制;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脱离公安和司法行政体系,归属卫生医疗体系,以使其尽可能成为一种特殊的医疗机构.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受国际毒潮的影响,我国的吸毒人员持续增多,吸毒引发的犯罪和疾病传染问题日渐严重,与毒品违法犯罪作斗争凸显重要。文章通过调查研究,探讨了美沙酮在戒毒中的维持治疗作用,以及社区对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影响情况,以期寻找有效的利用美沙酮戒毒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2001年,海曙区依托南门街道筹资创办了以政府主导、民间自治相结合的省内首家戒毒帮教组织"远离毒品康复俱乐部",逐步构建起集戒毒站、街道、派出所、社区和家庭"五位一体"的基层戒毒康复帮教网络。2008年2月南门街道作为全市首家《禁毒法》社区戒毒工作试点实施单位,将俱乐部升级为"南门街道6·26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  相似文献   

6.
《戒毒条例》确认与细化了新戒毒体系,规定了戒毒权力配置与戒毒人员权利保障,确立了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康复措施,将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戒毒康复分别纳入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鼓励吸毒成瘾人员自行戒除毒瘾,完善了社区戒毒的执行程序,戒毒措施之间相互衔接,对吸毒人员严密控制。  相似文献   

7.
《禁毒法》中规定了社区戒毒模式,将一直由公安部门行使戒毒职责改为由政府及各有关部门乃至全社会共同参与戒毒工作。这一新思路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戒毒理念,标志着我国新的戒毒制度的确立。但是,由于《戒毒条例》等配套法规、措施尚未出台,社区戒毒出现了颓势。社区戒毒工作要走出颓势,必须树立正确社区戒毒理念,加强吸毒人员动态管控机制,切实解决吸毒人员漏管失控现象,及时更新吸毒人员信息,建立长效机制,强化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新型毒品有取代传统毒品的趋势。政府对吸食新型毒品的管制可分为出现法律真空、以地方管制为主、调整和统一戒毒模式三个阶段,具有受管制的新型毒品种类不断扩大、吸食新型毒品的管制日趋严厉、寻求司法与社会、医疗体系间的紧密合作三个特点。当前吸食新型毒品管制存在的问题是:强制隔离戒毒放大了惩处威慑功能、社区戒毒与社区康复管理措施不配套、自愿戒毒增加了复吸重罚的可能性。应转变理念,坚持人文关怀精神;明确社区戒毒定位,制定配套措施;鼓励自愿戒毒,减少管制成本。  相似文献   

9.
系统脱敏理论认为划分焦虑等级进行逐级脱敏训练是进行系统脱敏治疗的关键。不同形式展现的毒品所引发的心理渴求有区别。根据人的认知和情绪唤起的基本规律,将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系统脱敏训练中的焦虑等级划分为五级,有利于加强戒毒工作规范化建设,帮助戒毒人员戒除心瘾、保持操守。  相似文献   

10.
适用于其他帮教对象的措施不一定适用于吸毒人员,尽快在社区民警中普及戒毒专 业知识已迫在眉睫。让社区民警掌握在工作相关的戒毒专业知识,有利于对戒毒人员的帮教工作 对症下药,事半功倍。开展社区戒毒服务专业知识普及工作,要明确吸毒的性质及其法律关系,认 清吸毒行为是一种病态,需要专业治疗,要因人制宜,加强防复吸治疗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1.
《戒毒条例》将自愿戒毒单独列为一章,使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戒毒制度。但关于自愿戒毒,《戒毒条例》并不是简单地对《禁毒法》的相应规定进行细化,而是存在着严重的规范并用和冲突现象。只有对我国自愿戒毒的法律定位予以科学把握,才能发现和解决其在制度设计的相应问题。要从自愿戒毒的基本立场,即保护戒毒者的权利出发,推动我国自愿戒毒工作的开展,就必须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一是将自愿戒毒作为首选性戒毒制度;二是加强戒毒医疗机构建设;三是推进戒毒药物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12.
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强戒所)的戒毒优势主要体现在,能给强戒人员提供了一个无毒环境,同时能采取各种措施帮助他们从生理、心理、意志等方面解除毒瘾。我国的强戒所由于转型期普遍较短,多数民警的执法思维和执法方式都还残留着管理劳教人员的痕迹。在强戒所,"警戒关系"是主导并制约戒治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警戒关系"不和谐,既是场所各类事故发生的导火线,也会严重影响到戒治工作的成效。因此,对转型后的强戒所而言,探索并构建和谐的"警戒关系"十分重要,也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3.
劳动教养作为一项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自1957年创立以来,教育、感化、挽救了大批违法犯罪人员。然而,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加快,劳动教养制度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在立法等诸方面都明显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因此,完善劳动教养立法,使劳动教养有法可依,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探讨现行劳动教养期限、适用对象、执行模式等制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从立法上完善劳动教养期限和适用对象的有效措施。改革创新执行模式,可以更加充分地体现司法公正、现代矫治理念和劳动教养的特色。这些对完善我国治安法制建设,强化人权保障,改进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劳动教养制度的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在中国已有近五十年历史的劳动教养制度进行改革是现实的需要,而为其寻找到立足点是立法化的前提。从现行法律制裁体系、劳动教养的对象入手分析,劳动教养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保安处分化是其理想的出路。  相似文献   

16.
日本将修复司法活动引入到日本少年院的课程当中,并在少年院中实施了考虑被害人感觉的教育,请被害人到少年院进行讲演,让有问题青年真正地认识到自己所犯的罪行,制定犯罪被害人的保护法制等等,无疑对日本青少年的不法行为是一种有效的矫正措施。  相似文献   

17.
人的情绪变化是人内在和外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罪犯不良改造情绪的产生是内外因素作用引起的。“服刑时间、时令变化、人际关系、重大变故”等因素是导致罪犯不良改造情绪产生的突出的共性因素,掌握这些因素,提前做好针对性地预防,将罪犯不良改造情绪扼杀在萌芽状态,是提高改造质量、防范狱内突发事件、打造平安监狱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土地整治工作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土地整治工作是土地整治实施模式创新的重要方向,也符合国家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要求。有关地区关于开展合作社承担土地整治工作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合作社管理不规范、与现行规定不符合、相关支持政策不配套和实施监管制度不健全等问题,需要从加强制度建设、创新项目管理、做好政策配套、强化监督指导和扩大宣传示范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有序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土地整治工作,持续创新土地整治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19.
女性吸毒人员的心理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武汉市劳教局戒毒所29例女性吸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家庭教养方式进行测查和深入访谈。结果发现:(1)女性吸毒人员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等方面的健康状况要比全国常模差穴P<0.01雪;(2)女性吸毒人员的早期家庭教养方式与对照组相比,其父母更多的表现出偏爱和拒绝否认被试;(3)深入访谈的结果表明,生活经历、不良家庭、学校和社会背景是女性吸毒人员早期挫折重要的影响因素。由此研究者提出了整合的吸毒防范与戒毒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