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邱越 《今日广西》2014,(10):6-6
日本媒体9月8日报道称,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黄尾屿以北约164公里进行“未经同意的调查”。中国社会科学院海疆问题专家王晓鹏指出,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在钓鱼岛海域活动根本无需向日本通告。日本借赖斯访华之机炒作中日海洋争端,目的是希望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向日本提供终极安全承诺。  相似文献   

2.
王基文 《台声》2002,(12):50-52
李登辉在替日本右翼分子讲话9月25日,李登辉在接受日本《冲绳日报》专访时称:“钓鱼台是日本的领土。”并说,“中国大陆再怎么主张对钓鱼台的主权,事实上没有证据可资证明,在国际法上没有任何依据。”李登辉公然歪曲钓鱼岛列屿历史,明目张胆为日本侵占中国领土辩护,与日本右翼分子一唱一和,充分暴露了他极端媚日仇华的真面目。日本右翼分子关于钓鱼岛的论调林林总总,归纳起来,无非是:钓鱼岛列屿是日本固有领土,是其西南诸岛的一部分;钓鱼岛是“冲绳县八重山石垣市宇登野城二三九二番地”;钓鱼岛列屿不是中国台湾省附属岛屿…  相似文献   

3.
马晓霖 《时事报告》2012,(10):54-55
2012年,是中国与日本实现邦交正常化40周年。但是,这个双方原本计划高调庆祝的年份,因为钓鱼岛争端的“危机化”而呈现完全相反的图景。9月10日上午,野田内阁通过所谓将钓鱼岛“国有化”的方针。野田内阁宣称此举意在由中央政府掌控钓鱼岛,避免右翼势力操弄而激化中日关系。但是,美丽谎言无法掩盖透明事实:无论日方谁在钓鱼岛及其水域做文章,都是对中国固有主权的侵犯;无论野田的主张多么动听,都是单方面打破钓鱼岛现状的挑衅行为。更何况,根据日方媒体透露,野田政府将在“购岛”手续完成后,配以八大措施加强对钓鱼岛的控制,实质是进一步将钓鱼岛非法据有。可见,“购岛”事件是日本政府配合右翼势力而上演的“政治双簧”,日方是钓鱼岛问题由争端恶化为危机的唯一责任者。几个小时后,中国政府快速反击,首次公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准线,向世界宣示中国对钓鱼岛诸岛拥有主权。这一依据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而做出的声明,为中方今后行使主权奠定法律基础。11日,野田内阁继续逆流而动,一意孤行,签署“购岛”合同,刻意将急转直下的双边关系继续向悬崖推进。这一天,被媒体形容为中日关系的“9·11”。因为过去40年,中日间鲜有如此激烈的外交摊牌。  相似文献   

4.
2012年8月15日下午,大陆、香港等14名“保卫钓鱼岛”的人士,乘坐“启丰二号”渔船从香港到达钓鱼岛海域,在冲破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舰的围堵后,其中5人举着中国国旗和香港旗、台湾旗登上了钓鱼岛,  相似文献   

5.
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日本主张钓鱼岛主权毫无依据。1971年美日狼狈为奸,对钓鱼岛私相授受是非法无效的。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实施所谓"国有化",更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遭到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极大愤恨和强烈反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中国台湾岛的东北部,是台湾的附属岛屿,钓鱼岛问题与台湾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王炜 《人民论坛》2013,(7):244-245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无论从历史由来还是从国际法分析,都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日本右翼势力甚至日本政府歪曲历史,到处宣称钓鱼岛列岛是日本的固有领土,严重影响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对待钓鱼岛问题,中日两国要立足大局,正视历史,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7.
庚欣 《协商论坛》2012,(10):48-49
毛周邓当年为何在形势有利的情况下要搁置"钓鱼岛"?邓小平曾明确回应:钓鱼岛这样的问题"放一下不要紧"。中国人提及钓鱼岛,一般都会想到另一个词汇——"搁置"。现在中日各界言必称"钓鱼岛",但很少有人谈及毛周邓这些中日两国民众都尊敬的世界级伟人,当年为何要搁置"钓鱼岛"?敢于同美苏亮剑的中国,  相似文献   

8.
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升级与美国"重返亚洲"战略有着必然的联系:一方面,美国启动"重返亚洲"战略,有其多方面的战略指向,其中一个最主要的战略指向是凭借介入中日钓鱼岛争端,力图遏制中国崛起、驾驭日本,并以此控制亚洲事务主导权;另一方面,钓鱼岛撞船、购岛、申遗等一系列事件,均表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已经拒绝与中国进行外交谈判,转而企图通过加强美日军事合作、增强海上保安厅力量和自卫队海空机动作战能力,以武力和强权达到侵占钓鱼岛的目的。对此,中国应强化对钓鱼岛的主权,逐步通过共同开发、提交东海外大陆架划界案、规范渔业开发等步骤,实现对钓鱼岛的渐进式实际控制。  相似文献   

9.
在浩渺的东海上,在中国台湾基隆市东北约92海里的东海海域,散布着一群岛屿,它们犹如美丽的珍珠,镶嵌在一幅飘扬的绣锦上,这就是中国的钓鱼岛。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日本觊觎钓鱼岛野心由来已久,以至钓鱼岛问题演变成中日关系中最大的一个问题。100多年前,钓鱼岛本来风平浪静,鸦片战争之后,风云突变,浪涌潮起,中日双方在钓鱼岛问题上冲突不断,延续至今。钓鱼岛问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让我们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3月24日上午6时26分,冯锦华、张立昆等七名中国大陆民间保钓人士登上钓鱼岛,宣示主权,日本警方空降岛上, 非法扣留了他们。中国政府对此多次向日本严正交涉,很多中国民众到日驻华使馆抗议,3月26日晚,被非法扣留的七名中国公民终于从日本安全归来。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直到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从没有对中国拥有钓鱼岛列岛的主权提出过异议。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二战日本战败,台湾岛归还啊中国,但钓鱼岛等岛屿却被美国托管,以后非法交给日本。日本政府虽然多次向俄罗斯…  相似文献   

11.
姜红 《小康》2012,(8):97
日本民主党上台至今,内政上一直乏善可陈,近日更因"提高消费税"的问题导致党内分裂,这时就拿钓鱼岛问题做挡箭牌,这种弃国家和民众根本利益不顾的错误举动,只会加剧内外交困7月15日,曾公开发表反对"购买"钓鱼岛言论的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被紧急应召回国。而此次"临时召回"之举正值日本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频频采取非法和无效的单方面举措(如4月16日,石原慎太郎宣称东京政府决定从私人手中购买钓鱼岛;7月6日,野田政府称计划年内实现钓鱼岛"国有化")及我国渔船巡航钓鱼岛海域之际,故被各方媒体解读为日本政府是在向中国表示"抗议"、并借机对国内民  相似文献   

12.
2014年5月30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第13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上作主旨演讲,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高调宣扬所谓的“积极和平主义”。与此同时,日本却加紧军事部署,目标直指中国。据日本媒体报道,目前,日本自卫队在距离钓鱼岛最近的宫古岛已完成导弹部署,并计划在九州西南端部署最先进导弹防范中国对钓鱼岛发动武装进攻。再结合2013年年底安倍悍然参拜靖国神社,以及近期日本派军机侦察干扰中俄军演、  相似文献   

13.
钓鱼岛主权属于中国,这 一点海峡两岸是有共 识的。但日本多年来经常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弄出点事来,妄图侵占钓鱼岛。最近,有媒体报道,美日将合作驻兵钓鱼岛,这是海峡两岸人民绝对不能答应的。  相似文献   

14.
国际法院判决对岛屿主权争议提供了一系列先例原则,总结这些先例原则,并根据这些原则审视在钓鱼岛主权争议上中日双方各自的理由,有利于判断中日双方哪一方占据更为有利的法律地位。分析证明,日本的理由违背了国际司法实践在领土主权问题上遵循的一般性原则,不能支持日本对钓鱼岛的主权诉求;而中国的理由符合构成领土完整主权的要求,因此,按照判例法原则中国对钓鱼岛拥有主权。  相似文献   

15.
宋鲁郑 《当代思潮》2012,(10):38-41
2012年9月14日,对于海内外华人而言,这是自神九上天对接以来,2012年最自豪和扬眉吐气的一天!在经历了仁至义尽的口头劝说、提醒、警告之后,中国终于以雷霆万钧之时势出手了:六艘海监船前所未有的进入钓鱼岛水域,执法巡示和宣示主权。同时中国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提交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点基线坐标表和海图,再一次向国际社会宣示,中国对钓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相似文献   

16.
李国强 《时事报告》2013,(1):105-107
随着中日钓鱼岛争端趋于常态化,一些尘封往事引起公众的关注,许多人想弄清楚:日本通过哪些手段"窃取"了钓鱼岛和琉球?大量历史文献和历史事实证明,对于钓鱼岛,无论是发现、命名,还是有效管辖,中国都比日本早至少500年,最晚从14、15世纪开始钓鱼岛就成为中国固有领土。然而,日本政府声称钓鱼岛是"无主地",日本对钓鱼岛的"先占"构成了钓鱼岛属于日本"固有领土"的基础。1972年日本外务省发布的"关于尖阁列岛基本见解"中,声称钓鱼岛是琉球的组成部分。那么,历史的真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日本的历史文献中,没有钓鱼岛属于日本领土的原始记载或证明。而日本与钓  相似文献   

17.
张岑楠 《当代思潮》2012,(10):30-33
2012年3月3日,国家海洋局和民政部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的标准名称,此前,日本也曾公布了39个无人岛的名称,其中就包括钓鱼岛的部分附属岛屿。 近年来,日本在对华关系上小动作频频,并在《国防白皮书》中公开渲染中国威胁,特别是在钓鱼岛问题上屡生事端:先是非法扣我渔船,妄图审判我渔船船长,再是派战机紧逼我正常飞行的巡逻机,又非法为钓鱼诸岛“命名”,对我定期巡逻的海监船跟踪干扰。  相似文献   

18.
刘柠 《同舟共进》2012,(11):26-28
2012年9月11日,日本野田(佳彦)内阁通过了将钓鱼岛"国有化"的决议。至此,折腾了大半年之久的钓鱼岛"所有权归属"问题,便以这种为日方单方面操作的"非法、无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语)的形式,画下了句号。然而不承想,句号竟成了后续一系列事件的序幕——这恐怕是中日两国都始料未及的:9月15日开始的一周,在中国内地五十多个城市,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日运动,规模空前。激愤的人群打着“还我钓鱼岛”。  相似文献   

19.
刘江永 《传承》2012,(19):84-85
无论从历史还是从法理上看,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方任何单方面行动都丝毫动摇不了钓鱼岛属于中国的事实。最近,中日关系因钓鱼岛主权争议而严重恶化,直接原因是9月10日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南小岛、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日本政府这一行径完全是非法的、无效的、徒  相似文献   

20.
黄德明  李若瀚 《求索》2014,(4):129-134
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一直是中日之问悬而未决的焦点问题。近年来日本频繁通过官方化措施处理涉钓事件,并加快推行“钓鱼岛国有化”措施,这些行为除作为一种政治宣示外,也有强化其对钓鱼岛“有效控制”的法律意图。对此,中国应及时调整钓鱼岛问题的应对策略,在重视法律研究基础作用的前提下,通过综合运用行政、军事、法律等手段,提高和加强对钓鱼岛的控制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