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战后,日本自民党长期执掌日本政坛,形成"五五年体制"。自民党由自由党与民主党合并而成,在合并过程中孕育了派阀。在自民党派阀的发展中,总裁公选制、中选举区制、传统政治风土促进了派阀的增殖与固化。自民党派阀在组织结构与功能上模拟政党,作为政策信息的传播中枢,实现了政策信息在派阀内外的流动、共享;作为政党与选民沟通的中介,实现了选民选票与政府政策的交换、循环;作为筹集、分配政治资金、党内外人事安排的基本单位,实现了党内外政治资源的筹集、协调分配。自民党派阀的模拟政党化,实现了"五五年体制"下国家政权在自民党派阀之间的轮替,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自民党的长期政权。  相似文献   

2.
派阀政治,可以说是战后日本政治的主要特征之一。其中,又是以日本第一大党自民党最具代表性。自民党虽然与其他政党共同执政,但在内阁中的核心和主导地位仍未动摇。尽管这种“一党独大体制”饱受争议,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日本已被公认为一个民主的国家。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南开大学王振锁教授在他的著作中这样认为,“派阀政治”下的日本自民党,“政权由一个派阀转到另一个派阀,可以起到‘拟似政权交替’的作用”,“通过派阀之间的抗争,间接地反映舆论动向,派阀的‘拟似政权交替’,也容易完成自民党的政策转变。”在这种情况下,自民党就能…  相似文献   

3.
小泉首相生涯的善始善终,首先得益于父亲的死让他不再堕落,而政治导师福田纠夫反派阀的教训让他矢志改革,其次是由桥本开创、森内阁继承的行政改革为他的内政改革铺平了道路,再次是他的个人魅力吸引自民党内年轻议员跟随他推动触及根本的政治和财政结构改革,最后是他在最辉煌的时期选择急流勇退,毫无贪恋权力的迹象。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以后,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这些改革使派阀陷入低谷,主要表现在派阀逐渐失去了拥立议员候选人、党内分配和内阁职位等人事主导权以及用金钱控制议员的主导权。这些基本功能的丧失使得派阀的发展前景黯淡,但如果就此轻言"派阀过时"、"派阀衰落",也是不准确的。派阀仍将继续长期存在,但其地位和作用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削弱。  相似文献   

5.
一场无悬念选举 2006年9月,日本政局再度进入多事之秋.一场基本上没有悬念的自民党总裁选举战已经开始并将于9月下旬揭晓.日本现任官房长官安倍晋三当选下届自民党总裁已成定局之势.另外,日本第一大在野党民主党也将改选党首,小泽一郎将继续连任.在接下来日本国会举行的首相提名选举中,由于自民党拥有众议院多数议席,因而自民党总裁将当选小泉之后的日本新首相.日本政坛持续5年多的小泉时代将让位给日本政坛上的新星--安倍晋三.小泉之后日本的政策走向与中日关系是国人关注的新焦点.  相似文献   

6.
小泉在大概半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一次惊人的逆转,不仅重新获得高支持率, 而且击溃了民主党,清理了自民党,让这一年的日本政治彻底刻上了“小泉”印记。而完成这一逆转所用的利器是“无禁区改革”,突破口就是邮政民营化。  相似文献   

7.
双周·观点     
《南风窗》2002,(11)
反华闹剧该收场 日本近来出现了一系列政治闹剧,自民党一些实力派政治家一个接一个被丑闻拖出政治舞台,政府部门从外务省到警察系统,连续不断出现贪污、渎职等“不祥事”,小泉的支持率下降一半还多。在这种情况下,自民党内的右翼急于寻找借口,转移国民视线。但没料到沈阳总领馆事件在日本国内越闹越大,超出了小泉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8.
严圣禾 《南风窗》2007,(2):79-81
在安倍当上首相之后,日本国民感觉他对改革的热情没有小泉那么强烈;日本媒体抱怨他不像小泉那样具有煽动力、政论节目的收视率萎靡不振;而自民党内的大佬们则似乎不太把年轻的安倍放在眼里,在他们看来温文尔雅的安倍比“怪人”小泉容易对付多了。  相似文献   

9.
日本自民党自成立后一直把持日本执政地位,并一度被称为"万年执政党".这种由自民党一直把持政权的体制被称为"一党优位制".在自民党领导下,日本创造了"日本模式",国力空前强大,经济高速发展.但是,派阀纷争、金权政治、腐败、一党独大等,使日本国民丧失了对自民党的信任.1993年自民党在大选中失败,标志着日本政党体制由"一党优位制"向多党竞争体制转变.  相似文献   

10.
4月24日,小泉纯一郎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以绝对优势战胜桥本龙太郎,当选自民党总裁.小泉的当选打破了日本自民党派系斗争中往往大派取胜的传统,强烈冲击着日本政坛,意味深长,受人关注.  相似文献   

11.
日本全民对于日美同盟这一大和民族复兴的杠杆有着共识,这是不会因小泉下台而轻易改变的。日本政坛重新洗牌8月8日,在日本参议院以125票对108票否决小泉首相任内两大目标之一的邮政民营化法案后,对本党投票倒戈者深感不满的小泉纯一郎,随即表明他将解散众议院、重新验证日本的主流民意。随后,联合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在于9月11日进行众议院选举投票  相似文献   

12.
"拥立女性"是民主党这次选举的核心策略之一。据统计,民主党推出的28名女候选人中有19名是新面孔,其中更有12位新人去挑战有入阁经历的自民党候选人。媒体把这种现象称为"挑战自民党大人物的女刺客",《日刊现代》这种小报更戏称之为"挑翻老丑政客"。  相似文献   

13.
吴怀中 《当代世界》2021,(11):48-52
从2021年9月起,在大约一个月的时间里,日本政坛相继举行了3场重量级选举,分别是9月29日的自民党总裁选举、10月4日的内阁首相指名选举、10月31日的众议院选举.如此集中、高频的选举战,在日本当代政治及选举史上较为罕见.从结果看,因自民党优势较大且在野党涣散无力,三场选举中自民党总裁选举更具实际意义.透过选举博弈及选战过程,可以发现日本政治生态的三个重要特征,即自民党派阀政治力学仍在强劲运转、政坛继续"向右看齐"并具外溢影响、政治稳定之下暗含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4.
小泉第四内阁尘埃落定,安倍晋三不出所料出任官房长官,距离首相接班只有一步之遥。而取代町村担任外相的原内务大臣麻生太郎,也有望在未来出任首相。安倍和麻生,都是“贵胄”之后。安倍晋三的外祖父是前首相岸信介,父亲安倍晋太郎做过外相,且于现任首相小泉有提携之恩。麻生太郎的出身更为显赫,其祖上是九州一带著名的地主,父亲麻生太贺吉是自民党众议员,母亲和子是自民党创始人之一吉田茂的女儿,夫人千贺子是前首相铃木善幸之女,妹妹则嫁给了三笠宫宽仁亲王。  相似文献   

15.
5月23日,德国反对党联盟党和自民党共同推举的总统候选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霍斯特·科勒击败现执政党社民党和绿党的候选人、大学教授格西内·施万,当选为战后德国第9任总统.科勒已于7月1日宣誓就职,任期5年.  相似文献   

16.
从后台走向前台 2005年下半年,日本在走向“普通国家”方面接连迈出了几大步:先是在9月的众议院选举中,自民党取得压倒优势的胜利,加上与它联合执政的公明党,在众议院居然占到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席位,这就使它几乎可以为所欲为地通过任何该党打算通过的方案,包括最令人关注的修宪问题;随即小泉又趁热打铁,在10月底改组了内阁,将对外超强硬派的安倍晋三和麻生太郎分别安排在官房长官和外相这两个最重要的位置上,从而形成了一个右翼政权的“铁三角”,并为后小泉时代做好了  相似文献   

17.
11月10日凌晨,日本第43届众议院选举尘埃落定。此次大选,朝野力量各有消长,显露出了不同于以往选举的特点,对未来日本政治格局与基本走向有重要影响。 各政党的得失 本次大选,各个政党各展所能,推出不同的政策和采取符合自身特色的竞选策略,以赢得选民的支持。其结果是各有得失,悲喜不同。 一、以自民党为首的原执政党联盟继续获得“绝对稳定多数”议席,在总数480个议席中占据278个席位,联合执政的势态得以持续。其中,自民党虽有小泉的“人气”和经济初步复苏作为支撑,但未能实现其席位单独过半的预定目标,由原来的247席降至237席。其受挫主要是因为小泉  相似文献   

18.
双周·人物     
《南风窗》2001,(16)
今年57岁的田中真纪子是已故首相田中角荣的长女,1993年始连任三届众议员,并因助选有功得以加盟小泉内阁。真纪子敢于直言,对中曾根康弘以来的日本政坛要人皆持严厉批评态度,还曾把自民党内的权力角逐称为一场“在庸人、士兵和怪人之间举行的现场叫卖会”。担任外相初期,真纪子抖出外务省的一些丑闻赢得好评,但她接二连  相似文献   

19.
悲情田中     
田中真纪子在担任外相期间,屡屡向政坛顽疾发起攻击,更让小泉在政治派别之间的平衡问题上处于被动地位。这使小泉不无反感。  相似文献   

20.
日本自民党曾经长期单独执政,但到了1993年,自民党的这种“一党独霸”局面被打破。到了今天,日本自民党的影响犹存,这主要表现在:自民党在国会两院仍然占据多数席位;自民党在进行议员选举时对选民仍具有吸引力;选民不一定衷心拥护自民党,但也不会支持其他的党派(民意调查显示,自民党支持率在20%-30%之间,不支持任何政党的比率占4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