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透视日本小泉首相的第2次访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首相小泉闪电般地进行第 2次访朝 ,虽然有“内病外治”的作秀成分 ,未必会有助于其国内困境的解决 ,但是在打破朝日关系僵局、解决长期困扰双方的“绑架问题”方面 ,还是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同时 ,在重新确认《朝日平壤宣言》精神、重开朝日邦交正常化谈判方面 ,也并非乏善可陈。  相似文献   

2.
朝日“绑架问题”上的日本外交方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日"绑架问题"历经小泉内阁、安倍内阁、福田内阁,已成为朝日邦交正常化的重大悬案之一。针对日益僵化的"绑架问题",小泉内阁以"绑架问题不解决,日朝邦交不会正常化"为基本原则,回避历史问题,企图完全以"对话和压力"的外交方针来解决"绑架问题"。而安倍内阁则继承和"发扬"小泉的上述方针,一味地强调以"压力"来解决"绑架问题"。福田当选日本首相以后,多次表示一揽子解决日朝间的历史问题和"绑架问题"的意愿。  相似文献   

3.
“绑架问题”虽然发生在20世纪70-80年代,但其提出和演变始终与日朝邦交正常化谈判进程相伴随,并成为两国建交谈判的主要障碍之一。日朝间虽然就“绑架问题”进行了多次交涉,但在事件的处理上双方却存在严重的认识分歧。日本热炒“绑架问题”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战略利益,“绑架问题”不仅是日本与朝鲜博弈的重要筹码,也是日本介入朝鲜半岛事务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4.
2002年9月17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在平壤进行了会谈。这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位首相对朝进行访问。两国领导人就历史问题、日本失踪人员问题及两国建交问题进行了会谈。从日朝首脑会谈的内容及涉及的问题看,实现关系正常化尚需时间,但从长远看,日朝实现关系正常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朝鲜领导人金正日的突然逝世,给原本就跌宕起伏的朝鲜半岛局势进一步增添了不确定因素.目前,朝鲜已经基本实现了最高权力的顺利更替,并开始积极进行确保政权稳定和寻求自身利益的对外政策.深处变局的日本则以"维护朝鲜半岛的稳定"为战略目标,确立并实施了与朝鲜对话解决纷争的外交方针.朝日两国间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两国关系也由此出现了新的动向.本文将围绕着"后金正日时代"的朝鲜外交以及日本民主党政府的对朝政策进行探讨,同时展望今后朝日关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1991年日朝开始建交谈判以来,朝核问题和“绑架问题”一直是阻碍谈判取得进展的两大障碍。日本至今仍对朝鲜采取敌视和遏制政策,两国关系的基础十分脆弱,加上美朝关系对日本的影响,日朝改善关系的道路仍将是漫长而曲折的。  相似文献   

7.
由于特殊的地缘条件、历史原因和现实战略利益的影响,战后特别是冷战后,朝鲜一直是日本外交和安全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对象,但朝鲜却是亚洲唯一与日本没有外交关系的国家,日朝关系正常化交涉几经波折,仍处于僵持状态,难成正果。为了把握冷战后日朝关系及朝鲜半岛周边国际局势的发展趋势,正确认识日本对朝政策框架的基本特点是必要的。简言之,日本对朝政策框架,是一种在对美协调的大框架内,以安全利益为主、以绑架疑案与历史问题挂钩为基本策略方针的多因性协调的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8.
大事综览     
2001年9月大事,各方有如下反应: 一、江泽民访问朝鲜。3至5日,江泽民总书记应邀访问朝鲜并与金正日总书记会谈,就中朝关系在新世纪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问题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取得了广泛共识。江泽民还会见金永南委员长和洪成南总理。3日朝鲜《劳动新闻》发表社论指出,江泽民访朝将使朝中友谊在新世纪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英国《金融时报》3日发表文章认为,江泽民的访问是希望在“美中首脑会晤之前加强中国对美国的影响。”日本《东京新闻》4日刊登评述认为:江泽民访朝意味着中国全面完成近邻外交;朝鲜完成了“中俄朝”三国协调工作。外国媒体还普遍注意到在江泽民访朝之际,韩朝均表示恢复对话意愿。美国《洛杉矶时报》3日刊登文章指出:虽然“估计江泽民将敦促朝鲜恢复与韩国之间的接触,而平壤希望向全世界表明是它主动采取这一政策改变的”。  相似文献   

9.
日本首相小泉首次访朝,双方在一系列重大难题上达成原则性的一致,可谓两国关系的历史性突破。最近,由于受两国国内外各种问题和因素的制约,两国关系未能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向前,从而出现了不确定的局面。目前,朝美关系也未见切实改善的前景。国际社会认为,由于朝日关系的发展牵动着包括朝、日、韩、中、俄、美等国在内的许多双边和多边关系的发展和互动,因而热切期望朝日关系进一步改善以及在将来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以促进消除冷战阴影,维护朝鲜半岛和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0.
大事综览     
2002年8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 一、朝韩举行第7次部长级会谈。12—14日,朝韩在时隔9个月之后再度举行部长级会谈。双方发表联合新闻公报,宣布达成10项协议,包括决定在汉城举行经济合作促进委员会第2次会议;为连接铁路和公路尽快采取军事保障措施,并在短时间内举行军事当局会议;10月在平壤举行第8次部长级会谈等。双方还确认坚决履行2000年签署的《南北共同宣言》,并讨论了将今年4月5日韩国总统特使访朝时发表的联合新闻公报和相互关系的其他事情付诸实施的对策。27—30日,朝韩经济合作促进委员会第2次会议在汉城进行,双方就经济问题达成8项协议,决定11月6—9日在平壤举行第3次会议。南北经济合作由此开始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日本《产经新闻》13日载文认为,南北朝鲜重开会谈各有所图。金大中政权是由于朝鲜一直未履行协议,国内舆论对南北恢复会谈反应冷淡,对“阳光政策”表示怀疑的观点占了上风,因此打算在修复作为“阳光政策”象征的京义铁路上有所建树,向内外展示“阳光政策”的成果。朝鲜一方面要求韩国履行包括驻韩美军地位问题在内的《南北共同宣言》,另一方面也摆出友好姿态,强调将履行已达成的协议,其目的  相似文献   

11.
实现朝日关系正常化,是目前朝鲜外交战略的重要选择之一。在长达10年的岁月里,朝日邦交正常化谈判之所以能断断续续地进行下来,但又未能最终解决问题,主要是由于朝日双方都出于解决燃眉之急问题的实用主义考虑而在重大问题上未能达成一致。从目前情况看,朝日关系正常化仍将是一个长期化的过程;在可以预见的近2年内,朝日关系仍难以有实质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二战结束至今,日朝之间仍未建立外交关系,因此,两国又被称作“近而远的国家”。目前,战争赔偿问题、日本人绑架问题、导弹发射及出售问题已成为日朝恢复邦交关系的一些障碍因素。尤其是朝核问题成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影响日朝关系的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朝鲜是个美丽的国家,也是个颇为神秘的地方,今天的朝鲜正小心翼翼地打开国门。列车一驶过鸭绿江,便看到无处不在的人民军战士及红色的标语、红色的语录。最引人注目的是每一个火车站都悬挂着金正日或金日成的大幅写真画像,车站的横幅上则用朝文写着:“21世纪的太阳金正日将军万岁。”珍珠般的平壤走在平壤大街上,常可看到日本和韩国游客,而最多的还是从鸭绿江过来的中国人。朝鲜又称“清晨之国”,是朝日鲜明的意思;她的另一称谓“高丽”,则是山高水丽的意思。平壤则是这朝日鲜明、山高水丽的国土中最明亮的珍珠。在平壤,我们看到了“金日成…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两国间的积极接触,日朝关系近期出现了松动。朝鲜成立"特别调查委员会"以重启对"绑架问题"的全面调查。与此同时,日本以部分解除对朝鲜制裁的方式予以回应。然而这一变化并不意味着两国关系将会出现根本性的转变,也不会改变日朝关系在战后日本国家战略中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一揽子计划",还是被置于独立的优先地位,"绑架问题"及其解决都已经成为日本推进其战后国家战略的手段。安倍第二任期对朝政策的调整,实际上是在内政压力与外交困境下的选择,并没有摆脱冷战后日朝关系的内在逻辑。受制于日美同盟关系和美日韩三边协调机制,当前日朝关系的松动是脆弱的,其再进一步实现突破的可能性有限。  相似文献   

15.
朝美关系在经历了十年对话进程后曾于克林顿政府任期之末迅速升温,并几近实现双方最高领导人会晤。布什新政府上台后,双方关系后退,对话停滞。2001年6月6日,布什发表声明宣布,美将恢复同朝接触与对话。该决定基本确定了未来几年美对朝政策框架,美朝关系开始进入一个新回合。  相似文献   

16.
1998年金大中政府执政后,改变了以往历届政府对朝鲜的“吸收统一”政策,转而实行“和解包容”的政策。通过双方共同努力,从而实现了两国首脑的会晤,签署了《南北共同宣言》,南北关系由对峙化为和解,两国在和平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韩国对朝鲜政策发生转变有其内在和外在原因。民族的和解与统一是历史的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17.
朝鲜第四次核试验使朝核武实力、核意图、相关各方对朝核和朝鲜及朝鲜半岛等战略性议题的政策进一步明朗化.朝方既然排除万难,把核武开发推进至“热核武器”阶段,就更不会轻言弃核.美国更不可能以武迫朝弃核.在此情形下,美韩日等相关各方对朝核的政策将转向“现实主义”,即不公开承认、却不得不被迫在政策实践中按照朝已实际拥核的新现实调整其相关政策,其对朝政策重点将从诱迫朝弃核转向加紧对朝搞“政权更迭”.由此,东北亚格局将发生一系列新变化.美韩日加强同盟关系、共同加大对朝“政权更迭”的力度,虽不至于导致东北亚恢复原有的冷战格局,但朝鲜半岛及东北亚局势势必更复杂、更混乱、更紧张.  相似文献   

18.
“9·11”事件使美俄关系迅速升温,俄与北约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5月下旬,布什总统访俄,同普京总统签署了《关于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和《俄美关系宣言》,决定两国建立新型战略关系;俄与北约首脑发表《罗马宣言》,决定双方建立新的合作机制。这是俄美、俄与北约关系史  相似文献   

19.
鲁义 《东北亚论坛》2008,17(1):8-13
最近几年,由于日本和朝鲜在绑架日本人问题上严重对立,使得原本紧张的两国关系更是雪上加霜。日朝两国在绑架问题上坚持各自立场,最根本的分歧在于双方在政治、安全和战略利益方面的巨大差异。日本方面热炒绑架问题,可谓是一石两鸟。日本以防范"来自朝鲜的威胁"为由,不断强化日美同盟和增加军事实力,使军事能力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位置和作用不断提升。同时,绑架问题还是日方手中最为重要的筹码,在日朝关系正常化谈判中可以与朝方抗衡,甚至可以对冲朝方提出的"清算殖民统治的历史,进行赔偿"的要求,争取谈判主导权。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朝鲜的核和导弹问题、朝韩关系、朝日关系、朝美关系等更加复杂,半岛局势起伏跌宕,也使中国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中国对朝鲜半岛问题坚持“参与、平衡、稳定”的原则,并体现出特有的大智慧。中国在解决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中的努力可体现中国在朝鲜半岛事务上“新”的外交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