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招录体制改革后的公安高校也面临同样问题,更需重视其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调查发现,公安院校大学生就业存在着较少进行职业规划、就业观念落后、就业心态消极、贪图安逸、就业指导工作效果不佳等问题。公安高等教育要应对社会的挑战,就必须在职业规划理论指引下加强和改进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全过程职业发展规划的指导,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调适,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提升其就业能力是关键,通过指导大一学生借助职业测评系统开展职业测评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大二学生围绕职业生涯规划逐步提升专业知识技能及职业素质,塑造职业人,引导大三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和积极的就业心态,掌握良好的求职技能,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吴兵团  梁鹏 《学理论》2014,(5):278-279
闲暇已成为大学生重要的学习生活资源。高校实施闲暇德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实现高效培养目标和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闲暇价值观,开展丰富的闲暇德育活动,培养大学生闲暇生活技能,引导大学生理性经营闲暇生活,做闲暇生活的"富有者"。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32)
在就业层面上,大学生弱势群体大致可分为个人能力薄弱型、家庭经济困难型和社会资本匮乏型三种类型。大学生弱势群体面对沉重的就业压力,容易形成依赖性人格、自卑性人格和怨恨性人格。为了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健康成长,需要把对其就业能力的提升与理想人格的塑造有机结合起来,从改变其就业观念、提升其职业能力、加强其职业道德教育和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途径入手,引导大学生弱势群体形成健康的人格,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校共青团组织是联系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对高校共青团组织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充分挖掘高校共青团自身特殊优势,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通过营造支持大学生创业的良好文化氛围、完善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教育培训机制、大力加强学校与社会的服务联系来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在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方面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风险社会"下大学生面临学业、就业、人际关系交往、校园生活等愈发严峻的挫折考验,对大学生的思维观念形成、行为方式产生和社会心理承受带来了严峻挑战",风险社会"下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成为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引导大学生挫折认知、发挥高校主导作用和家庭重要作用以形成有效联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等方面入手对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4,(31)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雇主、高校、学生各方都关注的热点问题,从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出发,发现企业对大学生的能力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专业能力、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上。而在就业市场上,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也是因为自身的就业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就业观念落后、实践能力不强、功利心较强和应聘求职能力欠缺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学校、社会、教育和大学生自身的因素,通过分析这些因素找到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设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新豪 《学理论》2010,(3):138-139
大学生就韭指导课是目前高校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树立大学生就业意识,提高大学生就业技能的主要途径,而就业指导课程目前还处于一个发展的初期阶段,课程设置等方面还存在陈旧、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状况,对就业指导课课程模式进行研究和创新,可以提升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水平,加快对就业指导课教材建设,为新形势下就业工作做好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9.
孟繁中  陈明长  侯可 《学理论》2014,(3):253-255
针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应聘"低端"工作的高才低就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偏差与干预的问题,实现从"高才低就"向"高才基起"的就业思想转变,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软实力。  相似文献   

10.
周颖莹 《学理论》2012,(31):226-227
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提升学生自身的职业能力。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的志愿者服务,为高职院校学生投入社会实践、提升职业能力提供了载体。开展志愿者服务有利于学生构建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完善。参与志愿服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与技能、社会适应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等职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杨春苔 《学理论》2009,(30):253-253,248
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团结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一支后备力量,已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其工作内容。那么究竟高校共青团组织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否有积极影响,而这种积极影响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本研究运用SCL-90对903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了加入共青团组织可以提升心理健康状况的客观证据,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明确了共青团组织促进高职校学生心理健康主要体现在减少高职校学生的敌对心理方面。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的连续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艺术类高校大学生作为高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就业、择业的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加强就业心理辅导的方法与措施如下:合理的自我定位;合理的就业观念;合理的课程设置;合适的就业培训;搭建就业平台;合理的心理疏导;和谐的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反映了一所高校的办学质量和一个国家教育的综合水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一般包括专业能力、通用技能、个人品质、职业规划能力等几个方面。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相关内容进行综述,从而理清大学生的就业机构改革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4.
乡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镇政府治理未来发展的方向。乡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干部胜任力提出了新要求,主要体现在学习落实胜任力、创新与耐心工作胜任力、回应与敬业胜任力和应急与协商胜任力四个方面。通过对山西乡镇干部胜任力考察,发现其学习落实能力普遍不足,政策观念相对薄弱;创新能力不足,市场观念落后;服务动机与观念有待提升。其根源于制度运行的结构性偏离、激励效应不足及传统文化中"官本位"观念的影响。提升乡镇干部胜任力,需要规范制度运作,改变工作模式;健全激励机制,增强激励效应;培育健康文化,消除"官本位"观念。  相似文献   

15.
马瑾  郭德厚 《学理论》2012,(30):181-182
通过抽样问卷调查,分析了H学院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心理现状,并根据分析提出了建议:一方面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技能指导和就业心理的疏导,另一方面要发动社会、学校、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形成良好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6,(6)
随着以"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的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式不断变化,高校大学生的择业观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择业价值观教育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因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就业形式上的变化,更多的是对于大学生心理以及观念上的精神冲击。对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进行分析,剖析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主要原因,提出加强大学生择业观培育的对策如下:积极开展正确的舆论宣传;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挥高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及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漳州卫生职业学院为例,浅谈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8.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拓展大学生就业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都比较严峻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就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的就业素质主要指大学毕业生在参与就业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素质、职业素质和求职技能的总称.大学生就业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大学生能否成功就业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来拓展大学生的各种就业素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技能,以使其增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的适应力和战斗力,从而成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材,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10)
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十分严峻,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模拟面试是提高大学生面试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参与模拟面试的情况调查,对有效开展模拟面试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的作用分析,探索高校在大学生中有效开展模拟面试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宁镭  刘承磊  于小艳 《学理论》2010,(25):258-260
高等农业院校由于农业相关行业本身特点以及社会对农业高等院校认知的不足,农业高校毕业生面对的就业压力较大,就业心理更趋复杂。分析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加强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求学态度是提升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水平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