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春期性教育:全球青年发展的重要议题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青春期性教育会导致“淫乱”吗? ●美国 1年用于解决少女生育的经费高达 70亿美元,克林顿政府发起降低少女怀孕率运动。 ●上海、北京等地未婚“人流”居高不下,约占人流总数的四分之一。 ●全球每 1分钟有 5名青年感染艾滋病。 ●性病、艾滋病使一些国家人均预期寿命缩短了整整 10年。 ●荷兰、瑞典儿童从六、七岁起开始接受性教育。 自本世纪中叶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府认识到:要实现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战略目标,青春期性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自我形象的确立,健康人格的养成,身心的正常发育和…  相似文献   

2.
国外青春期性教育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性教育模式是在一定的性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青少年教育活动程序及方法的策略体系.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青春期性教育起步较早,逐渐形成了安全性教育模式、纯洁性教育模式、家庭性教育模式、同伴性教育模式、ABC性教育模式等青春期性教育模式.这些模式,对于改变我国内地的"隐晦式性教育模式"、构建中国特色青春期性教育模式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青春期的性问题与我国的性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青春期性教育滞后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在探讨我国青春期性教育的情况后,针对现实提出促进性知识教育与性道德教育相结合、深化性角色教育、突出教育的阶段性特征等加强青春期性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谈谈中学生青春期教育的必要性蒋桂凤90年代的中国,青春期及青春期教育已经不再是令人们感到生疏、神秘的字眼。然而,缘于各种因素,绝大多数中学对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尤其是性教育还很薄弱,有的学校甚至还是一片空白。处在青春萌动期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5.
中国青少年性教育研究进展:1995—200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春期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我国把青春期性教育作为实现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本文以文献研究的方式,通过对1995~2005年的49篇相关文献进行分类,对我国学术界10年来青少年性教育的研究进行了分析与描述,从青少年性教育的必要性、如何进行青少年性教育和当前青少年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等3个研究层面对文献做了梳理,旨在为今后有效地开展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颁布了指涉性教育内容的三十几个政策法规文件,据此我国性教育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978~1993年,面向生理知识的性卫生教育;1994~2006年,面向社会问题的性健康教育;2007~2014年,面向性关系的性安全教育。此外,我国在性教育相关文件中极少直言"性教育",而代之以"青春期教育""卫生教育"和"健康教育"等称谓。对性教育的讳忌,揭示了我国性教育的地位和现状:性教育并未获得重视,却依附于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之下。通过探讨"性教育不是生理教育""性教育不是道德教育"来分析"性教育不是什么",以期望我国性教育从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中获得独立。  相似文献   

7.
农村留守少年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亲面对面的教育和关爱,他们的青春期性教育基本缺失了.以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青春期性教育缺失为研究视角,来分析这一问题的成因,从而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对策,将有助于农村留守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宸 《台声》2001,(10):32-34
8月23日,第一届亚洲性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举行,来自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以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的性教育专家汇聚北京,对21世纪亚洲的人类性健康提出人文关怀。 本届亚洲性教育学术研讨会是由“北京性健康教育研究会”和“日本人间与性教育研究协议会”共同联合发起的,会议的目的是通过各方性教育专家、学者、教师交流各自开展性教育的情况、经验、方式、方法和内容等,推动亚洲性教育工作的开展,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减少由性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 当前,性病与艾滋病的传播、婚前与婚外性行为、少女怀孕、堕胎…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儿童青春期性教育基本缺失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他们的父母外出务工、经商,把他们留在原住地入学接受教育,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亲面对面的教育和关爱,留守儿童青春期性教育基本缺失了。以农村留守儿童青春期性教育基本缺失为研究视角,来分析这一问题的成因,从而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对策,将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身心更为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现在社会普遍认为,中小学学校领导对学校青春期性教育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了性教育难以进校园,从而提出了"学校性教育老大拦/难"的命题.本文以部分中小学学校领导为样本,对这一群体的性教育观念、开展动机、内容建议等方面进行实证调查发现,性教育"老大拦/难"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制度原因:性教育课程设置的缺位和基础教育资源的稀缺导致了中小学学校领导开展性教育采取了矛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大学生性教育:原则、内容及其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1世纪中国正处于一个传统与现代交织更替的特殊时期,对正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开展有中国特色的性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之一。本文从性教育的概念出发,认为对大学生进行性教育应从性知识、性道德、性法律三方面展开,并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当前大学生性教育的原则、内容及其途径。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迫切需要性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 ,青少年的性意识开始萌动 ,性机能逐步成熟 ,并且产生了性的欲望和冲动。但在青少年生理发育成熟的过程中 ,我们的性教育却是所有教育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 ,青少年掌握的性知识非常缺乏 ,很可能受社会消极性文化的影响而形成一些错误的性观念。因此 ,青少年的性教育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重视 ,青少年迫切需要性教育。  相似文献   

13.
<正> 未成年人性教育从来就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由于中国特殊的文化传统,“性”问题在中国一直是个禁区,无论家庭还是学校对性教育都是采取一种消极态度。“性”一直徘徊在教育的边缘。时至今日,在未成年人中应该开展早期性教育已经基本成为共识。但是,性教育基础薄弱、方法落后、机制单一、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依然存在,未成年人性行为愈演愈烈、性卫生现状堪忧、少女怀孕率增长明显这三大问题依然困扰着我们。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现在的性教育主要侧重于性生理、性心理、性伦理、性社会学和性法学的教育,性美育很少被涉及。而在当今中职生的青春期性教育中,此类问题同样存在。由于中职生已具备了初步的性生理知识(在初中时就已学到过),又较普高生提前接触职业,容易模仿成人的行为,对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出现的中学生“早恋”、“性早熟”和“性道德”等方面的问题,不少社会心理学家从各个不同角度去印证、分析产生上述社会现象的各种原因,并提出对策。只要我们社会、学校、家庭都能重视培养中学生的健康心理,加强青春期性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中学生青春期性教育方面的问题定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16.
清华潜流:我的心路历程(续)贺承军青春期:私人话语大学流行语是耐人寻味的。二十来岁的毛头小子和少女们,谈论国家领导人物都是直呼其名,有时还要谐谑地加以儿化音。但是有关牛仔裤该不该穿、喇叭裤口该多宽的讨论也时常见诸校内小报。校园文学在连载着“60分万岁...  相似文献   

17.
记者(以下简称“记”):关于青少年的性教育,一直都是很敏感的话题,作为研究此问题的专家,您能先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徐天民(以下简称“徐”):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又叫青春期性教育。周恩来总理很重视这项工作,他曾不止一次地向医学家、教育学家提出,男孩子首次遗精,女孩子首次来月经的时候,都会产生很多精神上的困惑和压力,作为学校和家长,应正确地引导他们,  相似文献   

18.
赵叶苹  周旋 《半月谈》2022,(3):56-57
青少年面临的一大问题,是青春期发育带来的困扰。针对孩子性教育的种种困惑,一些学校从羞于谈“性”到自主开发出校本课程,性教育正大方进入校园。“我的身体我负责”近期.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展示了该校心理健康教研团队开发的“理‘性’护苗”课程。当天,学校心理健康老师刘保健给二年级某班学生上的课是——“我的身体我负责”。  相似文献   

19.
也许和其他平面媒体相比,时尚杂志的日子还不算太糟。但让我们直面事实——与20年前不同,现在,成千上万的青春期少女们不再捧着厚厚的时尚杂志作为化妆打扮的唯一权威指导了——她们有更加经济适用的选择,比如网站。而传媒业的不断发展也让那些外人曾经无法介入的,代表着权威和品位的时尚私密小圈子走向大众。人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欧洲诸多国家在性健康方面面临诸多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统一欧洲各国性教育标准,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和德国联邦健康教育中心于2010年联合制定了欧洲性教育标准。该标准全面而详尽地提供了中学阶段性教育的内容:讲究实用的性教育内容;力图使青少年养成对自己及他人负责的态度,等等;此外,倡导以一种跨学科的方式实施性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