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加强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大学生当前存在的问题●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新能力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面向21世纪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在大学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切实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实现这一任务的根本措施。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大学生当前存在的问题创新能力是指怀疑、批判和调查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不断提供新思想、新观点、新技能和新…  相似文献   

2.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动力主要来自社会发展的需要、理论自身的矛盾和主体自身的怀疑、批判精神。社会发展的需要包括社会转型、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需要。理论自身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学术派别中的理论矛盾、学科建设中的理论矛盾和个人体系中的理论矛盾。理性的怀疑、批判精神是创新活动的内在元素、理解创造的基本功能和评价成果的创构机制。它们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提供从外在到内在的充足而持久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岳淑丽 《前沿》2008,(4):37-39
从怀疑倾向开始,到怀疑论、怀疑原则、怀疑方法、怀疑哲学的发展进程,无不彰显出哲学的怀迁精神与批判品格。在中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中,思可明智与疑知求真是中西方哲学批判怀疑精神的鲜明比较。  相似文献   

4.
赵海军 《人民论坛》2010,(5):274-275
创新是大学生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大学生创新要具备知识、自信、怀疑等理念。推动大学生创新,要发挥高校的教育功能,社会实践的延伸功能,制度的保障功能和评价体系的促进功能。  相似文献   

5.
张勇 《重庆行政》2008,(1):102-104
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当前中国进行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任,这是当今时代和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笛卡尔的普遍怀疑原则 ,就其思想体系来说是唯心主义的 ,但其理论勇气、科学精神、理论创新精神和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肯定 ,在当时就促进了人的认识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现时仍有其认识论意义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7.
科学精神,在近十几年的党中央文件、国家政策什和社会宣传中提到的不算少,但它真的在我们的精神家园占有一席之地了吗?现实中,它成为先进文化的一部分,但它内化到社会文化与人们的素养中了吗?这是值得再思考的问题。如同科学没有统一定义一样,关于科学精神,众说纷纭,但也不妨碍人们理解与使用。概括起来,大致有四个方面:一是求知和探索精神—人们从事一切科学认识活动的原动力;二是求真务实精神—科学认识的基础和出发点;三是理性的怀疑与批判精神—科学精神的核心与灵魂;四是创新精神—科学的内在要求和本质。  相似文献   

8.
娜日斯  王志宏 《前沿》2006,2(2):73-76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创造力的开启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把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与思维方式的转变在教育过程中有机地统一起来,提高大学生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批判的武器,确立唯物辩证地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态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要求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这是确保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其意义非同小可。创新精神是指:有关创新的强烈欲望、动机、激情、冲动、目的性等,也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创新意识,与此密切关联的是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勇担风险精神、科学实证精神等。创新精神相对于创新思维来说,它是一种结果。因此,培育创新精神,当从树立创新性思维做起。这对于引领自主创新活动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尤为重要。我们知道,思维是人类所独有的精神活动。它是指:在表象、概念的基…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具有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的前提。在十八大报告中"创新"一词出现的频率达58次之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创新"一词的出现频率亦达44次。很明显,创新已成为我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主旋律,中国未来发展的目标是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曾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同志也指出:"批判思维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精神状态,是一种独立思考精神,它不迷信任何权威,只尊重真理和规律……但现实情况是我们的孩子严重缺乏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的能力,这已经成为当下的"教育之病"。我们的孩子:思考既不自由也不  相似文献   

11.
论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施创新教育主要是由知识经济、素质教育、社会进步三个方面决定的。创新教育不是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 ,而是一种教育思想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现行的学校教育许多方面与创新教育格格不入 ,因而实施创新教育就必须进行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12.
时红杰 《长白学刊》2007,(4):135-137
建设和谐文化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动力。和谐文化的建设有利于稳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利干调整利益冲突,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政治稳定;有利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必要的精神资源。建设和谐文化,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地继承中外先进文化,创新社会道德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3.
朱婧 《前沿》2013,(1):23-26
至善求真、独立创新、自由包容、批判启蒙的精神,确立了大学人文精神的内涵。然而,今天中国大学人文精神却体现为理想普遍淡薄,信仰严重缺失;学术重心偏移,缺乏必要创新;科技、人文失衡,存在教育误区;注重功利追求,忽视回报社会。鉴于此,在当今时代,积极发挥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在大学人文精神建构中的作用,以意识形态培育大学理想信念、引领大学创新风气、弘扬大学人本精神、重塑大学社会责任,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4.
谭畅 《小康》2013,(1):38-40
一个真正先进的社会,各行各业都很重要,各行各业的人才都很受人尊重,没有什么尊卑之分的。创新能力、素质以及批判精神《小康》:什么素质的学生符合南方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南方科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姜爱华 《重庆行政》2014,15(5):101-103
正为了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要求,企业需要积极培育自主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活力。对企业来说,有了自主意识,才有了自己的"精神",才有了时代认知的觉悟,才有了自我激励、改革进取的精神和批判探索的勇气,这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活力的前提。企业自主意识主要体现在企业自主创想、统筹、改革和承担自身经营和管理活动过程中,是反映现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各高职院校在工商管理培养方面一直采用单一的培养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将教材理论知识内容当成重点讲授的知识,完全照本宣科。这就使得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缺少相应的优势,不能将理论知识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生活情况有效结合起来,最终导致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基本没有优势,创新能力也非常弱。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加大对工商管理培养方式的变革力度,加速形成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基础的工商管理学科培养新体系。  相似文献   

17.
从创新的角度研究人才的素质及其培养,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人才的创新素质主要包括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洞察力、有选择的学习能力、怀疑批判精神、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毅力等。目前我国高校中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消极因素主要是学风浮躁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学校要在建设有利于创新的软环境上下功夫,教师要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学生要加强自我修炼。  相似文献   

18.
徐丽霞 《前沿》2012,(11):58-60
在马克思那里,批判就其存在形态而言,它包括观念形态的精神批判活动和物质形态的实践批判活动,即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马克思不仅仅强调理论批判,强调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的辩证统一,更强调将理论批判变成实践批判。就理论批判而言,社会批判是思想家、理论家的事情,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主体当然是马克思本人,而实践批判的真正主体是把人的自由解放作为自我意识贯穿到实践中的群众。  相似文献   

19.
提高创新能力既是时代的压力也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铁路企业在技术装备现代化的进程中,在落实"转机制、闯市场"的经营发展战略中,在开展"服务旅客、创先争优"的管理工作中,都极其需要弘扬创新精神。本文就创新的意义以及排除创新的思维障碍、开发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沈洪宇 《人民论坛》2010,(8):292-293
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是一个国家处于领先地位的决定因素,大学生创业能够促进知识、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能够促进民族自主创新,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有利于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