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卫儒 《传承》2010,(24):115-117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是随着时代、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工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解决时代主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国情出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真理、修正谬误。  相似文献   

2.
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和重要内容,这一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深入实践而被不断重新诠释和创新发展。在中国语境下,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既追求着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最高理想,又脚踏实地的将这一思想在当代中国生动实践。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以其深刻意蕴超越时空界限,与中国革命建设实际发生碰撞,产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对当今中国的发展实践发挥着重要的思想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积累和形成了很多宝贵经验,而坚持与发展的辩证统一是其中最为基本的经验之一,即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它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本质,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宝贵经验,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蔡文学 《传承》2009,(14):22-23
本文首先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现代化的辩证关系,指出中国现代化建设依然需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导,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获得发展和提升,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然后,文中提出在当前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现代化的辩证关系,指出中国现代化建设依然需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导,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获得发展和提升,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然后,文中提出在当前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中国,正确且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以及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政治合法性应该是观察和分析马克思主义及其发展问题的重要视角。从政治合法性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的理念基础,必须坚持;而马克思主义在现实中又面临着一定程度上不被认同的挑战,必须发展。  相似文献   

7.
杨云 《前沿》2014,(13):4-6
关注人是马克思主义的生长点,追求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归宿。胡锦涛洞悉历史发展趋势,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中国实际、中国问题,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并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8.
李张容 《长白学刊》2021,(1):149-15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有特定的实践基础和理论诉求,也有特殊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土壤。因此,从理论上来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向度、理论向度和文化向度的充分展开过程。然而,由于历史上革命任务的紧迫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向度和理论向度充分展开而具有外显性,并得到学界的重点关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向度或文化动因问题则相对弱化而具有内隐性,也没有得到学界充足的重视。从近代中国文化发展视角来分析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能够为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提供另外一种面相。以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提出为例来看,在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逻辑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构建"中华民族的新文化"的过程中,随着自身对文化民族性关注度的提升而必然要提出的重要概念。在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时代,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提出的文化动因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先进的中国人选择十月革命开辟的马克思主义道路,既有救亡图存的最直接原因,又有十月革命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存在内在相通性的深层次原因,而马克思主义的超越性和科学性也是重要原因。十月革命使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系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创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直接推动中国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对十月革命开辟的马克思主义道路的新发展、新提升,是对十月革命开创的苏俄式发展道路的反思和借鉴,也是十月革命开始的民族化马克思主义道路的实践再现。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改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型过程。在农村改革中,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足中国农村实际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仅推动了中国农村改革的顺利发展并取得了伟大成就,也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在中国农村改革中得到坚守、创新和发展并不断中国化,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这进一步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适应实践发展而不断创新。在新时代,农村改革和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任务更加艰巨,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立足中国的实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的中国化,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三个代表"是党的建设及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三个代表"与"三个文明"相辅相成,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关键是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实质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制度基础和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
200多年前美国康乃狄克州有一位集神学家、哲学家和道德学家于一身的学者,他的名字叫嘉纳塞·爱德华。目前,他的子孙已传了8代。其中,有13人当了大学校长,100多人任大学教授,14人创建了大学或专科学校,80多人成了文学家,一人就任副总统,一人做了大使,20多人任上下两院的议员,18人成了报社、杂志社的负责人或者主编。但是,同是200年前,美国纽约有一个叫做马克斯·朱克的酒鬼、赌徒,他的子孙也有8代,其中,有300多人成了乞丐和流浪者,7人因杀人被判处死刑,63人因偷盗、诈骗等罪被判刑,因喝酒夭亡或成为残废者也甚多。50年前,美国纽约成立了一个…  相似文献   

13.
14.
徐国超 《前沿》2010,(9):169-173
本体论意义上的"生态"与"家"的意境紧密相连,它不仅指称整体、系统的关系,更暗示着一种"生生"的状态。"生"与"仁"、"和"是同位一体的,在儒家的伦理系统中,往往用"仁心"来诠释生生之德,从而使天道、物道、仁道、人道在生生之道中合而为一。"态"从华夏文明的思维特征上看,与中国传统的"象"思维有着密切的关联。从文化渊源上说,受儒、道、禅的浸润,"态象"涵摄、贯通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全体。"生态"的本体意义便可以从"生"与"态"的辩证关系中作出相对的言说。  相似文献   

15.
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是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哲学命题,它标志着西方哲学发展的重大转向。"认识你自己",成为主体自我实现自我超越,拷问灵魂,追求自由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强大动力。反思这个哲学命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晓明 《前沿》2010,(22):148-151
"族群"概念是西方人类学研究社会实体的一种范畴分类法.任何族群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族群共生和繁衍历史,并且都离不开建立在共同文化基础之上的族群认同和文化传承.族群认同是族群意识的基本构成,也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族群归属的认知和情感依附.族群认同在族群内外的和谐关系构建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分析和研究"族群认同"的表现形式,对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尚仁 《思想战线》2011,37(2):54-58
道家褒愚,并且主张以愚治国。对于智慧则加以贬斥,认为"智慧出,有大伪"。然而,道家所说的愚不是大愚,而是指保持自然质朴的本性,潜心探求大道,一切顺应自然,不用人为去破坏自然。挖空心思运用机巧去破坏自然的本来面目,从自然攫取人所追求的享受,就是道家所贬的"智"。道家褒愚贬智的观点,对学理、人生和治世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要想透彻的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真实意义,就必须理解作为理论基础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真实含义。从这个意义上讲,从科学社会主义的两个理论基础出发透彻的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之所在就成为当前科学社会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建成“新农村”是多年来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价值取向与心愿。革命战争时期、建设时期、改革时期的不同阶段,几代中国领导集体在农村建设上进行着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为今天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理论铺垫和建设基础,全面发展的“新农村”正在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20.
徐江虹 《桂海论丛》2005,21(5):F0003-F0003,95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一次具有战略性质的进攻战役。这次大战具有重大的军事政治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对它的功过是非争论,却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曲折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