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陪审制度的民主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琦 《河北法学》2003,21(2):142-145
陪审制度是司法民主化的结果 ,尽管两大法系的陪审制度存在许多差异 ,但把陪审制度的民主性作为实行陪审制度的最主要的理由却是共同的。陪审制度存在的基础是民主理念 ,即让公民直接参与司法。陪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的动因是实现司法民主 ,陪审制度的内容体现了民主的机理。我国陪审制度在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质上是陪审制度的民主程度的问题 ,改革和完善我国陪审制度就是要强化陪审制度的民主性。  相似文献   

2.
陪审制度作为普通民众参与司法审判的一项司法制度,是实现司法民主的手段之一。本文通过介绍英美法系的陪审团制度和大陆法系的参审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围绕"如何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这一主题,从陪审制度的概念、产生发展和价值展开论述,理性地剖析了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现状,笔者最后针对我国人民陪审制度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陪审制度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陪审制度是古代西方"奴隶主民主政治"的产物。它曾对许多国家的诉讼制度乃至司法体系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并得到许多法学家、思想家乃至政治家的热情歌颂。作为一种舶来品,它在我国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史。多年的实践证明,它在保障司法民主、维护司法公正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由于历史与现实等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缺陷和不足。本文将从我国陪审制度的历史沿革切题,分析现行人民陪审制度的不足,为人民陪审制度谋一条切实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张善燚 《河北法学》2001,19(4):58-62
人民陪审制度,作为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度得到法学界的普遍盛赞。人民陪审制度对实现司法公正、司法民主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当前我国陪审制度已基本流于形式。为此,我们呼吁坚持人民陪审制度,完善人民陪审制度。  相似文献   

5.
西方的陪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司法和普通群众的的压力,是现代司法公正的重要保证。在陪审制度的运行中,普通民众感受到了司法的亲民性。但是,陪审制度的缺陷也在实践中慢慢显露出来,本文对此试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试谈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陪审制度是国家审判机关吸收普通公民参加案件审判活动的一项司法制度。近百年来,陪审制度在我国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完善的变化过程,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人民陪审制度在扩大司法民主、强化司法监督、实现司法公正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现行的人民陪审制度在其适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陪审制度改革已是大势所趋。本文在对我国现行人民陪审制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人民陪审制度的构想,以求对人民陪审制度改革进行有益的探讨。 一、对现行人民陪审制度的思考 现代西方主要存在两…  相似文献   

7.
满洪杰 《山东审判》2004,20(1):57-59
陪审制度,随着法律的移植来到我国已经存在发 展了几十年,但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成为争论的焦 点。一方面,司法机关将其作为司法改革的重点之一和 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的举措之一,保存且完善之意彰 明较著。例如,最高法院近几年的工作报告中无一例外 地提出要加强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最高法院的《五年 改革纲要》中,把"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作为审判方式 改革的发展目标之一;最高法院将《关于完善人民陪审 员制度的决定(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而与 此形成对比的是,陪审制度在司法实务界和法学理论 界遭遇到空前的诘难与危机。现行陪审制度在制度层 面上的先天不足以及实务运作中存在的种种弊端,给 陪审制度的继续存在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本文试 对陪审制度的存废之争略陈己见。  相似文献   

8.
完善陪审制度是我国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我国实施陪审制度的历史及现状的基础上 ,重新认识和评价陪审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功能 ,并从立法的角度对陪审制度的宪法地位、法律规定及相关的制度进行探讨和设想。  相似文献   

9.
人民陪审制度作为公民直接参与司法活动的民主形式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基本措施之一,在世界各国的的司法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然,我国也不例外。但由于种种原因,人民陪审制度在我国广泛应用的同时却陷入了名存实亡的困境。给人民陪审制度注入新的血液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我国陪审制度的功能及其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今中国,陪审制度不仅具有重要的政治意蕴与司法功能,而且对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以实现审判独立与完善刑事审判程序具有独特的技术功能。只有科学设置陪审制度,上述功能才能得以实现。《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的制定,是对我国陪审制度的重大发展,不过规定仍显简略,且其中的一些条款与陪审制度的本质和规律不尽契合,抑制了陪审功能的发挥。应对我国陪审制度进行实质化改造,保障其功能的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11.
刘增娥 《行政与法》2004,(7):124-126
刑事陪审制度是一项古老的司法制度,在人类的司法文明史上影响深远,中国的刑事陪审制度在维护司法民主、司法独立等方面存在着独特的价值功能。但是中国的刑事陪审制度曾经过一段坎坷的历程,现在处于一种进退两难,操作混乱的状态。本文在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吸收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刑事陪审制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关于废除人民陪审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从在立法上确立人民陪审制度,在司法上运用至今,人民陪审制度是否真正发挥其应用作用呢?笔者试从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立法及司法现状分析,提出对于我国人民陪审制度存废之主张。从人民陪审制度的立法意旨上来看,我国法律规定民事审判采用陪审制度其立意在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主权在民,人民享有管理国家,行使参政议政的权力,而参与审判是其表现形式之一。中国共产党一贯主张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陪审制度因而也成了处在执政党地位的中国共产党贯彻群众路线的一种方式。在民事审判上,作为人民代表的陪审员与…  相似文献   

13.
窦醒亚 《河北法学》2012,30(11):195-200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战略举措.通过不断改革,加强对司法权力的监督,使公众更多地参与司法活动,体现司法民主,增强司法的亲和力,这些是当前我国司法改革追求的(至少是)阶段性目标.按照最高法院的安排,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是在我国大力推行陪审制度.为了寻求完善我国陪审制度的路径与方法,对陪审制度的起源和在世界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的实行情况进行概说,将我国现行陪审制度与外国陪审制度的优劣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以律师职业为视角,提出律师应以积极的态度和方式投身到司法的民主建设之中,与在这方面已经走在前面的法官一道,共同促进陪审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英国的陪审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国的陪审制度蒋惠岭英国的陪审制度与我国的陪审制度在性质、程序、作用方面有根本的不同。英国陪审制度通常被描述为“十二个法律门外汉在司法审判中作为事实问题的裁判者”。这项历史悠久的制度被英国著名法官丹宁勋爵称为“自由的堡垒”。但是,时代的发展动摇了陪审...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的人民陪审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陪审制度作为民主政治的产物 ,其在国外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但其在中国的发展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历程 ,加之人民对陪审制度功能认识的肤浅和由于具体制度建设的缺失所导致的“陪而不审”等现象的发生 ,使得我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废除陪审制度的呼声日渐高涨 ,本文在批判各种废除论的基础上 ,阐述了我国实行陪审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并就如何完善陪审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建立中国特色的人民陪审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人民陪审制度是一项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司法民主和人民监督审判的法律制度。1956年7月10日,国务院批转的《司法部关于人民陪审员的名额、任期和产生办法的指示》指出:人民陪审制度“对吸引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和监督法院的审判工作,密切人民法院与群众的联系,以及增强审判力量,都起了良好作用”。这个指示把人民陪审制度体现的社会主义司法民主及监督法院审判工作二项职能描述得非常清晰和准确。但在五十余年的实施过程中却几经反复,潮起潮落。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在不同时期对人民陪审制度的认识不同。现在,我们正在进行司法体制改革,改革及进一步健全人民陪审制度又一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因此,认真分析研究人民陪审制度在新时期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及法制民主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陪审制度是法院依法吸收普通公民参加民事、刑事案件审理的一种重要的司法审判制度,它在体现民主、维护正义、保障自由等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价值。本文通过分析其法律依据,在分析我国司法实践中体现出来的不足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重构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8.
论人民陪审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陪审制度(亦称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审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行陪审制度对于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促使审判机关公正司法,实现司法民主等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不容回避,在我国审判实践中,陪审制度执行得并不尽人意,陪审制度本身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一制度进行一番全面的审视和检讨。  相似文献   

19.
陪审制度是指法院在审判案件时吸收非职业法官参加庭审与法官共同行使审判权的制度。可以说,陪审制度存在于当代世界各国的司法实践中。我国历史上最早对陪审制度作出规定的法律文献是由沈家本于1906年主持编成的《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但由于封建保守势力的反对,该部法律并没有实际施行,从而其陪审制度也胎死腹中。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曾在司法制度中提出建立参审制和陪审制方案,  相似文献   

20.
陪审制度,是指法院在进行审判案件时,吸收非法律职业者参加法庭审判,与法官共同行使审判权的制度。陪审制度是我国司法民主的重要制度之一,其自实施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然而,从这几年人民陪审制度的实施情况来看,仍存在很多问题亟需解决。本文要探讨的是,如何在现有的立法基础上,最大限度实现陪审制度的价值,即如何能通过对陪审制度司法实践的完善来实现陪审制度的突破,这是当前我国审判制度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