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涉毒洗钱犯罪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品犯罪的日益猖獗和国际化必然导致涉毒洗钱犯罪的滋生和蔓延。涉毒洗钱犯罪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必须予以严厉打击。我国针对涉毒洗钱犯罪的防治对策应包括:建立专门的反涉毒洗钱机构;制定专门的《反洗钱法》;建立和完善我国金融制度体系;加强反涉毒洗钱的国际合作;加强对涉毒洗钱犯罪的侦查;建立有效的反涉毒洗钱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洗钱犯罪活动的宏观危害性的考察,我们会发现将洗钱罪的犯罪客体归结为: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是更为科学的,更有利于认清洗钱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有效遏止洗钱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3.
洗钱犯罪是一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犯罪。如何加强对洗钱犯罪的法律控制 ,是各国广泛关注的问题。国外在这方面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我国对洗钱犯罪的法律控制上虽较过去有所加强 ,但仍有许多需待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洗钱犯罪活动日趋猖獗,严重威胁着各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为了预防洗钱犯罪活动,维护金融秩序,遏制洗钱犯罪及相关犯罪,我国颁布了反洗钱法。要加大对洗钱犯罪的打击力度,必须强化金融机构的预防和控制作用,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加强对律师、会计师等专业人员的反洗钱监管,以及加强国际间的反洗钱协作。  相似文献   

5.
我国洗钱犯罪日趋严重,珠三角地区作为国内洗钱犯罪的高发区更是引人关注,本文从社会危害性、犯罪防控等角度对珠三角地区洗钱犯罪的现状进行了专门介绍和分析,认为该地区洗钱犯罪进行防控是必要而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日益严重的洗钱犯罪现象,必须坚持以防为主、防范与打击相结合的方针。洗钱犯罪的打防措施主要有:一是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加强金融机构的内部监管制度;三是建立反洗钱的专门力量和开展反洗钱国际协作。  相似文献   

7.
我国金融业反洗钱机制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金融业已基本形成了以“一规两法”为主要内容、以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局为主要机构的反洗钱机制。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打击洗钱犯罪的立法结构和立法内容不够完善、“一规两法”存在缺陷、反洗钱实践遇到困难以及国际合作存在一定难度等。因此,必须加快反洗钱法制建设,建立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机制,完善金融机构反洗钱基础性工作,建立与金融机构反洗钱制度相衔接的社会反洗钱系统,加强打击洗钱犯罪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陈水扁“洗钱门”事件的探讨,分析我国反洗钱的现状以及洗钱犯罪的危害性,在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在反洗钱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我国反洗钱的设想,以期有效遏制洗钱犯罪活动,净化社会信用环境。  相似文献   

9.
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域内的犯罪形态,决定着云南成为各类违法犯罪即跨境洗钱犯罪的重要地区,尤以赌资、贪污腐败所得等洗钱犯罪为主要。当前,控制云南跨境洗钱犯罪的相关对策:一是刑事立法方面的对策;二是金融机构的相应对策;三是刑事执法对策。我们坚信,随着我国反洗钱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大,执法环境的不断改善,我省境内的洗钱犯罪现象将被逐步遏制,各类跨境洗钱犯罪将受到法律的严惩。(续上期)  相似文献   

10.
洗钱罪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严重经济犯罪。洗钱行为不但能够掩饰犯罪分子的罪行,使其逃避法律的制裁,而且严重妨碍了金融机构的正常活动,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更甚至于,它为有组织犯罪提供了资金来源,已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生命线”。现在,洗钱已发展成为一个有着高额利润的、复杂的犯罪领域,并成为国际一大公害。鉴于洗钱行为的严重危害性,2006年6月29日出台的《刑法修正案(六)》在《刑法修正案(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三类洗钱罪的上游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和金融诈骗犯罪。此次修订具有重要意义。另外,2006年10月31日出台的《反洗钱法》更加完善了我国的反洗钱制度。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加入世贸组织乃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的实施等,使资本跨国流动日益频繁。如何通过系列运作,使非法收入变为合法收入的洗钱犯罪,也将呈现出日趋严重之势,是故,弄清洗钱罪的来源、概念、特点、过程,加强对洗钱犯罪的研究与预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金融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方兴未艾,洗钱犯罪的迅猛发展使得社会财富和人们的个人财产遭到严重损失。2012年我国新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明确增加了"技术侦查措施"一节内容,这是我国侦查诉讼法治化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公安机关、检察院侦查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提供了新的侦查方略,主要包括技术侦查、隐匿身份侦查和控制下交付3种特殊侦查措施,以及卧底侦查和诱惑侦查两种传统秘密侦查方式。这5种侦查措施为洗钱犯罪的侦查带来了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域内的犯罪形态,决定着云南成为各类违法犯罪即跨境洗钱犯罪的重要地区,尤以赌资、毒资、贪污腐败所得等洗钱犯罪为主要。当前云南打击跨境洗钱犯罪面临诸多问题:一是刑事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二是刑事执法中的问题;三是金融控制方面的问题;四是地理区位和民族文化的问题和其他特殊问题。我们坚信,随着我国反洗钱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大,执法环境的不断改善,我省境内的洗钱犯罪现象将被逐步遏制,各类跨境洗钱犯罪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相似文献   

14.
"地下钱庄"为洗钱犯罪,尤其是为涉及跨境资金转移的犯罪活动提供了便利,对国内经济安全、社会稳定造成了很坏的影响。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要结合当前我国地下钱庄犯罪的严峻形势,对我国地下钱庄的资金交易方式及交易特征、运作模式进行分析,明确地下钱庄案件侦破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并提出侦查对策。  相似文献   

15.
洗钱罪是我国刑法新规定的一种犯罪,对社会的危害十分巨大。但由于我国认识较晚,且没有任何司法判例,因而理论界对其研究尚不够深透。洗钱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司法机关活动的正常秩序,间接侵犯了金融管理秩序,刑法将洗钱罪归入分则第二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的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一节是不妥当的,应当将洗钱罪纳入刑法分则第六章妨害司法罪一节中。  相似文献   

16.
目前,行政腐败、司法腐败及金融腐败导致的各种洗钱行为逐渐成为一种危害极为严重的犯罪现象。杜绝洗钱犯罪分子的后继之路是有效惩治贪污腐败的必由之路。反洗钱任重而道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维护我国的政治稳定和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17.
电子货币是支付方式的一次革命,它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金融支付工具。洗钱是现代社会的毒瘤,电子货币的无形性、高速性、隐匿性等特点对洗钱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对传统的反洗钱体系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必须对电子货币的发行进行一定的限制,建立一定的密钥托管机制,建立电子货币系统统计和信息披露、信息报告及信息安全审核制度等,并加强国际间的有效合作,最大限度地防范洗钱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的反洗钱实践表明,现代金融体系已经成为洗钱活动的主渠道,加强金融机构反洗钱法律制度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上世纪90年代以来,犯罪分子更多地将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和社会转型国家作为发展洗钱的重点,利用这些国家没有反洗钱法和金融监管滞后的特点,大肆进行洗钱活动。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制度还须在借鉴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先进立法经验基础上进一步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