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河南省孟津县工商联发挥自身优势,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组织开展招聘活动搭建就业平台,积极引导自主创业带动就业,注重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灵活就业“四轮驱动”,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取得了一定成效。去年以来,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以湖南为例的城镇就业的情况分析表明 ,国有经济和城镇集体经济已没有增加就业的能力 ,个体、私营经济是创造城镇就业岗位的主要经济形式。要增加城镇就业 ,必须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注重扶持中小企业 ,鼓励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加强就业和再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3.
2005年以来,洋浦经济快速发展,给洋浦就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尤其是金海浆纸和海南炼化两大项目的建设和投产,强力拉动洋浦经济发展,创造了大批新增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依托大项目建设,洋浦就业局紧抓机遇,以人为本加强服务,围绕提高居民素质和就业技能、寻找和挖掘新增就业岗位两个主要环节,创新工作体制和机制,促进居民就业。  相似文献   

4.
2009年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取得超出人们预想的增长速度;但相对于总体经济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就业形势复苏的脚步则缓慢的多。具体原因就是4万亿中72%为资本密集型的基础设施投资。据计算,按照目前方案,4万亿的投资,最多可以创造4765万就业岗位,而如果按照最大化就业方案投资,即更多兼顾劳动密集型产业,则可以创造8321万的就业岗位。因此可以看出刺激计划的首要目标是经济增长而非创造就业。这样就造成经济增长并没有带动就业的全面复苏。  相似文献   

5.
《劳动保障世界》2007,(4):63-63
一、就业再就业 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2006年,全省共创造城镇就业岗位57.56万个,比上年末增加0.42万个。增长0.7%。城镇新增就业45.1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9万人,增长0.6%.在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5.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6万人,增长0.7%。其中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就业6.7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63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6%,比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陈锐 《群众》2013,(7):I0043-I0044
以创业带动就业不仅指通过激发个体创业带动就业,也包括通过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和机会。如果说前者是“小创业”,后者则是“创大业”,更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抚顺市残联在“辽宁省促进残疾人万人就业万人培训行动”中,广辟就业渠道,创新培训模式,扎实有效地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仅2009年上半年,安置残疾人就业62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56个,投入资金5577元,扶持残疾人个体创业带头人52人,培训各类残疾学员1045人。  相似文献   

8.
罗云珍 《创造》2002,(12):42-43
当前中国的就业岗位正经历着一个创造与摧毁的过程,但创造岗位的速度远远落后于摧毁岗位的速度,失业由此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失业的产生,对我国经济、社会、政治等方方面面将产生巨大冲击,成为中国在新世纪最初10年中最为严峻的发展挑战。一、城市失业产生的原因(一) 体制原因计划经济体制的就业模式,是以行政安置手段来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就业者全部纳入了计划分配,大中专学生和技校生、复转军人实行统包统分,社会青年实行计划招工,城市人口基本上实现了就业,低工资高就业使大量的富余人员沉淀在企事业单位。这种带有浓重的福…  相似文献   

9.
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与健全人相比文化水平较低、就业技能不高,残疾人就业面临诸多困难,开发公益性岗位无疑是保障残疾人就业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所谓公益性岗位,指政府出资扶持或社会筹集资金开发的,符合公共利益的管理和服务类岗位。对于残疾人来说,公益性岗位就业避免了直接生活救助形成的依赖性,有助于增强自强自立的意识,提高就业能力和社会归属感。《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城镇残疾人就业人数为440.5万人,其中公益性岗位就业49722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委统战部把促进社会就业特别是农村和城镇困难家庭就业作为增强统一战线凝聚力的“民心工程”来抓。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通过拓宽渠道、整合资源,引导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统战系统在促进就业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李恩平 《前进》2005,(6):32-34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国企改革加速和经济结构的全面调整,我国就业问题日趋复杂、严峻。一方面,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劳动力流动规模加大,结构性失业矛盾凸现,劳动力供给总量增大。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下降,从1979年的0.44降到2000年的0.10,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减弱,使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着绕不开的就业重压。在探索和拓展各种就业渠道、就业岗位过程中,非正规就业以其就业门槛低、市场化程度高、就业形式灵活多样、行业门类庞杂、就业包容性大等特点,更以其在创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降低城市贫困、促进城市化发展、维护社…  相似文献   

12.
今年,吉林省松原市实施“一增,两个强化,三项活动,四个注重,五项系列服务”,简称“12345”工程,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 “一增”:是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容量。通过壮大民营经济,发展第三产业,兴办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大力开发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组织跨省、跨国劳务输出,努力实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2万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陈颐 《群众》2008,(3):34-35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实现“劳有所得”首先必须“劳有岗位”。今后一段时间内,我省的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改善民生首先要实现相对充分的就业,而要真正有效解决就业问题,就必须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空间,增加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4.
《中国残疾人》2012,(3):41-41
2月10日上午,扎鲁特旗残联“帮扶到人、岗位到手、政策到位、服务到家”残疾人就业援助主题日招聘咨询活动暨送岗位仪式在旗就业局院内举行,现场共有旗内外50家单位参与专场招聘咨询会,提供家政服务、企业财务、电脑维修等60多个适合就业困难人员的岗位,其中10家招聘单位专为残疾人提供岗位15个。30名残疾人前来应聘,达成录用意向15人。  相似文献   

15.
“两会”召开,代表、委员们关心各种社会焦点问题,其中一个便是农民工就业问题。目前农民工非农就业岗位的总量减少了2000多万个,而减少的趋势似乎还没有停下来,这让人忧心。  相似文献   

16.
热词出处: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0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0万人。大力开发就业岗位,以发展促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就业促进法和鼓励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等政策措施,落实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公益性岗位补贴政策。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7.
周先来 《政策》2009,(11):64-65
从2008年开始,因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持续下滑的影响,一些企业停产关闭或大量裁员,造成岗位流失和农民工返乡现象比较严重。据2008年底的测算,我市返乡农民工达42000人,其中非正常回流13000人。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和影响,我们采取拓展就业空间,提高就业能力,优化就业环境等举措,有效地缓解了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8.
200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及相关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事资料手册》2004,(3):93-94
2004年.我国将有28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比2003年净增68万.增幅达32%。加上过去数年未能就业的一部分毕业生沉淀到下一年度竞争就业岗位,2004年全国实际需要就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有可能突破300万人.毕业生就业工作压力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19.
按照劳动保障部统计口径,今年1至9月,本市新增就业岗位43.6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约为4.73%,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28.6万人。虽然目前本市就业形势总体依然较严峻,但通过全市上下的努力,仍然达到了时间节点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福建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将扩大就业、保障民生摆在优先位置,f福建省省政府已确定2011年就业指标任务是新增就业60万人,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在新的一年里,福建省在加快经济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的基础上,各级人社部门及就业机构拟从“十个扩大”方面做工作,确保2011年各项就业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