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新著作权法中的集体管理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方 《经济与法》2002,(4):18-19
著作权集体管理,是指一定的社会组织根据著作权人或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的授权,对授权人的权利进行统一管理的活动。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取得授权后,可以监督作品使用情况,授权他人使用作品,收取和分配使用费以及进行涉及与所授权利有关的诉讼、仲裁活动。  相似文献   

2.
唐晋伟 《科技与法律》2010,(4):36-39,51
以音著协、音集协为主要代表的集体管理组织的发展历程呈现出明显的三部曲:首先是以代表权利人进行打击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行为的"维权之路",其次是与使用者签订许可使用合同、协商确定使用费的"规范之路",最后是转付使用费给权利人、加强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自身建设的"回归之路"。从两协会行使诉讼、收费和管理职能的变迁中,梳理总结经验,对于促进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发展、支持产业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毕波 《法制与社会》2015,(3):209-211,221
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在我国运行以来,虽然在垄断模式下压缩了与使用人间许可使用费的协商空间,在使用费分配方案中不能使权利人得到满意的预期效益.但是这一制度还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著作权人难以行使和难以控制的权利,促进了知识产品在社会大众间的发展和传播.因而有必要将该制度向知识产权信托延伸,探索其在知识产权信托领域的价值,以期建立与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相似的专利权集体管理制度和商标权集体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4.
《政法学刊》2019,(1):41-48
作者除采取与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签订协议委托其管理自己作品的形式外,也可以自己行使著作权,但现实中有些作者与非集体管理组织的经营性公司以授权使用的方式使其获得所谓的诉权,对此各地法院的认定和判决也不一致。依据《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的规定,非集体管理组织的脱法行为应当予以禁止。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依法可获得诉权;对于受许可使用的经营主体,应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对于集体管理和类似集体管理的诉讼主体问题,严守底线还是完全放开,在博弈之后,应当选择受限的有序而非自由的混乱。  相似文献   

5.
张春艳 《行政与法》2005,(9):113-115
著作权集体管理是当今许多国家著作权法普遍推行的一种制度。2005年3月1日起施行的《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通过列举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职责的方式界定著作权集体管理的基本内涵,扩大了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管理的权利范围,实现了使用费收取标准与转付办法的法律化与制度化。《条例》所设置的权利信息查询制度不同于查阅制度,著作权集体管理的透明度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6.
论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在著作权法中设专章规定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必要性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是某类作品(如音乐作品)的著作权人集体设立的社会团体法人,受全体著作权人的委托,以自己的名义,为著作权人及其他权利人的利益向作品使用者颁发使用许可,收取使用费并分配给著作权人及其他权利人的一种著作权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7.
解读《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作权法赋予权利人很多权利,其中一部分权利权利人难以有效行使。为了方便权利人行使权利,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做法是通过建立代表权利人利益的法律中介组织,集中向使用人发放许可,并将收取的使用费按照使用的实际情况分配给各个权利人。现在,欧洲各国以及美国、日本等已建立了相当完善的集体管理制度,集体管理的范围也从最初的文学、音乐扩展到美术、摄影、电影以及网络、多媒体等领域。集体管理制度在广大的著作权人和众多的作品使用者以及社会公众之间搭建了顺畅便利的桥梁。 在我国2001年修改的著作权法中增加了著作权集体管理的规定,改变了以往我国著作权管理机构在开展工作时缺乏足够法律依据的局面。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了第429号国务院令,颁布了《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填补了我国在著作权集体管理方面的法律空白。 在《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颁布之时,我刊特约了参与该《条例》制定的许超和金武卫两位专家,就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发展、现状、以及《条例》制定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撰文介绍,并在本刊"政策法规"栏目全文刊登了《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以期对读者了解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以及此《条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版权使用费标准争议解决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版权使用费标准问题,不仅关系到著作权人与作品使用人之间的利益平衡,而且涉及市场竞争的公平性.著作权财产权自身的价值特征和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市场优势地位决定了建立版权使用费标准争议解决机制的必要性.有必要从比较和借鉴国际上较为成熟的相关理论与制度入手,结合我国的实际,对我国的相关立法加以检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制度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集体管理与私人许可:著作权利用的去中间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琦 《知识产权》2007,17(6):13-18
虽然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是为降低著作权许可的交易成本而生,但其自身的运作方式和规模也受交易成本的局限。网络时代的到来使著作权的私权性逐步得到恢复,在Copymart市场模式下,私人能够脱离传统的集体管理组织重新实现私人许可,因此成就了著作权利用的"去中间化"趋势。集体管理组织需要变换角色,由交易"参与者"转变为市场"服务者"。  相似文献   

10.
著作权集体管理是一套可以调和著作权人与著作使用人之使用、费用收取与著作管理的制度,在许多西方国家也一直适切担任著作权集体管理的角色,然2006年发生卡拉OK版权问题,著作权集体管理在中国就成为一个令人又爱又恨的制度,其中最令人诟病的莫过于其垄断著作权集体馆管理市场。本文旨在讨论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垄断性质产生的原因,并改善垄断性的方法,从法制度到执行面,希望进行全面性的调整,降低集体管理组织的垄断性,能够改变大众对于集体管理组织的印象,重获著作权人与使用人对于集体管理组织的信任与使用。  相似文献   

11.
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源于媒介和促进著作权交易的需要.延伸性集体管制度并非著作权利用制度,而是一种著作权限制制度,将其作为一种著作权利用制度植入著作权法中并不合适.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应该是市场经济主体,而非行政管理主体,我国现行法将其错误地定位为行政管理主体或类行政管理主体,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如果在这种制度环境中不加选择与判断,无条件地引入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将会无限放大现行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立法缺陷.著作权是私权,一般而言,只有在著作权人授权的前提之下,集体管理组织才有权管理其权利.在著作权权利限制制度之外所建立的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中集体管理组织没有正当的权力来源,该制度也不可能有好的运行效果.因此,在我国现阶段,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草案语境下的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应该缓行.  相似文献   

12.
《法治与社会》2006,(9):75-75
国家版权局近日已经批复同意由中国音像协会和中国音像集体管理协会筹备组按照国家版权局公告的收费标准,对卡拉OK厅使用音乐电视作品收取使用费。当前,卡拉OK已成为我国大众娱乐消费的重要模式,并逐渐成为我国近年来发展速度最快、市场潜力巨大的文化娱乐产业。然而,自2003年以来,唱片公司状告卡拉OK经营者侵权的案件在全国范围内频繁出现。为此,著作权权利人、卡拉OK业者、有关政府部门、司法机关等都希望尽快通过音乐和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全面解决卡拉OK歌厅使用音乐电视的版权问题。  相似文献   

13.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之当事人适格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学在 《法学评论》2007,25(6):58-65
承认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当事人资格是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和促进著作权的合法、合理使用的需要。在信托关系之下,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当事人适格,是直接基于自己所享有的实体权利而当然具有诉讼实施权,故而在著作权信托合同中不需要明确约定受托人的诉权。但著作权信托活动并不排斥民事代理活动。在委托代理关系之下,有必要根据任意的诉讼担当理论,承认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当事人适格。域外著作权人在法定条件下可直接向我国法院提起诉讼,但域外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在我国境内不具有正当当事人之资格,而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基于相互代表协议提起诉讼时,则具有正当原告的资格。  相似文献   

14.
以开源运动和创作共用运动为代表的知识共享运动主张摈弃传统的知识创作和权利许可模式,是反知识产权思潮在实践领域的体现。知识共享运动特有的知识创作和权利许可模式,使权利人面临著作权保护和管理困境。引入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是应对困境的一个有效途径,它可以弥补权利人个人维权和管理能力的不足,但基于知识共享运动作品创作与权利许可特性,知识共享运动中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在制度设计上应与音乐和文字作品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熊琦 《法律科学》2013,31(1):142-149
在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中,保证权利人、集体管理组织与使用者的私人自治,是集体管理得以发挥其制度优势,并在交易成本问题上优于其他类似制度的前提.私人自治的贯彻,既能实现市场供求信息在权利人与集体管理组织之间及时传递,也能保证定价机制随利用方式的变化灵活调整.由于我国集体管理组织由政府主导构建,因而缺乏私人自治存在和适用的土壤,使集体管理组织在运作中引发诸多社会矛盾.只有改变公权力的干预,并通过立法将私人自治体现在集体管理制度中,才能真正实现许可效率与传播效率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源于北欧诸国著作权法上的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将本由集体管理组织与使用者之间的作品使用合同依法延伸适用于非会员权利人。因该制度涵盖面广、可降低交易成本等显著特点,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解决数字化环境下作品海量使用授权问题的首选立法方案。我国《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引入了此项制度,但颇具争议。引入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符合我国国情,但需谨慎移植,删除《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第63条"其他方式"的表述,增加集体管理组织的通知义务;在第74条中增加,在非会员权利人起诉使用人侵权,法院判决使用人支付赔偿时,"集体管理组织应向使用人退还所收取的使用费"。  相似文献   

17.
由于法律的缺位,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一直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造成理论界对著作权管理组织诸多问题有不同的见解,随着《反垄断法》的出台,对于著作权集体组织的管理应该进一步规范化、法律化。本文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定义出发,力求对实践中对于著作权集体管理的一些分歧作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著作权集体管理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著作权保护的组织形式。本文从近来引起广泛关注的《北京晚报》与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的论辩说起,以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的制度构建和组织建设为视角,对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的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从这两个角度重点阐述了我国现阶段著作权集体管理的完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根据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律规定,中国音集协作为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可以根据音像品制作公司的授权以自己的名义向KTV经营者提起侵权诉讼。法律实践中中国音集协起诉KTV经营者的系列诉讼案件中,其诉求基本得到了法院的支持。但在这些案件中中国音集协在主体资格上存在瑕疵,在权限种类上存在异议,其在与KTV经营者就许可使用费及合同签订上的商谈存在霸权主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我国音像品著作权或领接权的长期许可使用制度会造成很大伤害,对KTV经营者的长期经营带来很大负担,解决上述问题,是促进中国音集协与KTV经营者之间平等、长远合作的前提,也有助于推进我国影音作品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尚是一个新鲜但又不成熟的制度,立法和理论对其相关争议问题并未达成共识。本文通过对不同观点的梳理,提出一些新的见解: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法律属性应定位于民间组织;集体管理组织与权利人的关系为代理关系;集体管理组织具有非垄断性;按作品类型设立集体管理组织更有利于高效运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