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十八屆三中全會後,中國的人權保障事業再次迎來新發展。從1991年國務院通過《中國的人權狀況》白皮書對國際社會介紹中國有關人權的基本立場和實踐,到1997年、1998年中國分別加入《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再到2004年憲法修正案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文本,中國的人權事業發展經歷了數個標誌性時刻,推動了《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婦女兒童權益保障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和《選舉法》等人權相關法律的立法、修法進程。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更是將尊重和保障人權這一重要原則具體落實到制度當中,在強調以司法制度保障人權的同時,為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和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本期特選取國家檢察官學院教授周其華的文章,通過分析刑罰的目的,闡述人權刑事司法保障的重要性和實現路徑。  相似文献   

2.
張建文 《中国法律》2011,(5):42-46,109,113
在我國,司法機關對個人信息的保護,具有較強的司法能動性和司法造法性。因爲在立法上,不但對傳統(古典)隱私權的獨立保護是較晚的事情,而對以個人信息爲主要保護對象的現代隱私權的保護,是在完全沒有個人信息保護法的背景下完成的。對我國關於個人信息保護的司法實踐分析和研究,有助於  相似文献   

3.
張平 《中国法律》2013,(5):31-34,86-90
在這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時代,助益創新和技術發展的知識產權制度顯得尤為重要。知識產權保護的浪潮早已席捲全球,在改革開放的探索中一直積極追求與國際接軌的中國也不會固步自封而獨善其身。自1980年加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以來,中國不斷完善制度體系,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迄今為止,中國已經先後制定了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等單行法和19部行政法規,僅在版權方面,就從電腦軟件保護、音像製品管理、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等多個方面頒佈了10部法規。持續進行的打擊侵犯知識產權行動和不斷強化的司法保護,也使中國在加入《伯爾尼公約》、TRIPS協議等重要國際公約時的承諾得以踐行。然而《,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實施五週年之際,面對美國連年發佈的《301條款報告》「重點觀察名單」,面對華為被封殺、光伏遭「雙反」的困境,我們也當警醒,知識產權不再只是保護創新的工具,而漸漸成為發達國家打擊發展中國家、構築貿易壁壘的有力武器。本期特選取張平教授的文章,客觀剖析中國知識產權制度受到的外來壓力干擾,反思符合國情的知識產權發展和保護之路應堅持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高全喜 《中国法律》2009,(2):10-11,64
人權是人之作爲人所秉有的基本權利和道德尊嚴,它們是普遍的、具體的,甚至是無條件的。闢于人權的理論和學説在中國的傳統思想和西方的經典作家那裹,都有過深刻而豐富的論述,細究起來,又闢涉到普遍論與特殊論、公民政治權利與社會經濟文化權利等相闢問題的争議。總的説來,經過漫長的人類歷史的演進,尤其是二十世紀以來的世界文明的曲折變遷,在當今世界,人們對于人權的認識已經達到了一個基本的共識,那就是無論種族、階級、性别有何種差别,無論經濟近况、文化程度和國家體制有何等不同,作爲人,尤其是作爲一個生命的個體,他們共享着人之爲人的基本價值、權利和尊嚴,這種普世主義的人權観是各種人權理論的基石,也是《世界人權宣言》的首要原則。當然,在普遍性的基礎之上,現代人權理論又根據人類歷史的實踐,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語     
正十八大提出,2020年中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同時要基本建成法治政府,這兩個「建成」互相協調、互相促進,實際是相互依存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則將這一目標和任務作了進一步全面、系統、深入的闡釋與安排,這是中國從事法治政府建設的理論和實務工作者悉心關注的重要議題,也是全國人民情之所系、心嚮往之的共同目標。為了加強學習三中全會決定,深入領悟,深化認識,並貫徹落實於改革實踐,我受雜誌委託,邀請行政法領域的幾位權威專家,就三中全會決定中有關法治政府建設問題,從不同角度,具體涵蓋法治政府的新任務、中央政府權力結構、行政  相似文献   

6.
中國法下的壟斷協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勇 《中国法律》2009,(2):36-39,87-91
壟断協議規制制度是反塱斷法中最古老的基本制度之一,世界各國的反壟斷法發展到今天,積累了大量在壟断協議規制領域的實踐經驗,這對于反壟斷法剛剛生效不到一年的中國來説,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但是,應當明確的是,由于歴史、政治、經濟和文化種種因素的影響,中國市場中的壟斷協議行爲與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區别,作爲一個舶來品,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來,中國大多省(自治區、直轄市)相繼出台了推動地方法治建設的「決定」、「規劃」、「綱要」或「意見」,並在國家法制統一的大框架下展開了大量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實踐探索。「法治湖南」、「法治廣東」、「法治浙江」等已經成爲人們耳熟能詳的熱門詞匯。有學者判斷,「地方法治」現象作爲地方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可能成爲法治國家建設的  相似文献   

8.
正我國新一輪司法改革已經啟動。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爲這新一輪司法改革確定了方向、目標及具體任務。對研究者來說,需要在正確認識這一輪司法改革的方向的基礎上,首先研究這次司法改革所設定的目標,以便理解和落實司法改革的具體方法、步驟,順利推進司法改革。基於司法能否成爲社會公平正義的有效防線,對司法改革的整體目標的實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這個目標的實現,不僅需要對司法體制進行改革,而且需要其他相關制度的改革與之配套。因此,我們將以正在進行的信訪制度改革爲重點,探  相似文献   

9.
劉劍文  Sun Pinghua 《中国法律》2013,(1):17-19,77,80
中囯共產黨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支援和保證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支援人大及其常委會充分發揮國家權力機關作用,加強對『一府兩院』的監督,加強對政府全口徑預算決算的審查和監督。」因此,探討新階段如何強化我國人大在預算權配置中的地位和加強對政府全口徑預算決算的審查和監督,顯得尤爲重要。一、人大預算監督權的意義與構成  相似文献   

10.
高銘暄 《中国法律》2011,(2):23-27,84-90
随著行刑社會化的發展,社區矯正在世界各國被普遍採用。我國此次《刑法修正案(八)》将社區矯正正式寫入刑法,使得「社區矯正」一詞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刑法條文的规定中。這是對社區矯正在我國試行七年以来積極意義的重要肯定,也是對我國刑罰輕缓化、行刑社會化發展的進一步考驗。筆者認爲社區矯正寫入刑法有以下五方面的重要意義。  相似文献   

11.
正政府權力結構是指政府內部的機構設置、職能配置及各機構間的相互關係。在行政管理體制中,政府權力結構具有重要地位。無論是政府的職能履行、管理方式,還是權力運行機制,都受制於政府權力結構。尤其是中國歷史上盛行行政至上的傳統,政府權力的範圍寬泛,政府權力結構的合理與否將直接決定了政府的功能和國家的發展。從實踐層面看,現行的政府權力結構呈現出「分散式、要素化」的特點,尤其是「要素管理」影響了政府的整體功能,各要素管理部門掌握著所有的資源和手段,各自決策和執行,不僅影響政府的整體改革進程,而且導致管理上的無序和撕裂,  相似文献   

12.
2013年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浙江法院陽光司法指数新聞發佈會,我國首部以獨立、客觀身份從審務公開、立案庭審公開、裁判文書公開等5方面對法院進行測評的報告由中國社科院法研所發佈。此前,最高人民法院已發佈《關於推進司法公開三大平臺建設的若干意見》和《關於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佈裁判文書的規定》,要求人民法院全面推進審判流程信息公開、裁判文書公開和執行信息公開三大平臺建設。報告的公佈,《意見》和《規定》的出臺,無不顯示出中國正集中力量以司法公開推動法治中國發展。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將法治建設擺在更重要的位置,更加注重發揮法治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維護人民權益」。要實現這一目標,把握司法為民公正司法這條主線,司法公開無疑是一條重要路徑。本期特選取最高人民法院司改辦劉樹德的文章,深入分析司法公開在中國的相關規範和實踐。  相似文献   

13.
李銘銳 《中国法律》2020,(1):60-61,142,143
2020年1月130,香港法律年度開啟典禮在中環大會堂舉行:法律年度開啟典禮原稱「巡迴法庭開啟典禮」,「巡迴法庭」制度自1972年被廢除,典禮於1973年停辦。1980年,香港政府為加深市民對司法制度及法庭工作的瞭解.開始再以「法律年度開啟典禮」名義重辦該活動。每逢新一年的第二個星期一,香港法律界沿襲傳統儀式,舉行法律年度開啟典禮。  相似文献   

14.
部委輿情     
《中国法律》2015,(2):144-148
近日,司法部下發了《司法部關於進一步深化獄務公開的意見》。意見分六個部分共18條,根據監獄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結合監獄下作實際,進一步明確了新形勢下全面深化獄務公開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規範了獄務公開的對象,要求根據社會公眾、罪犯近親屬和罪犯的不同需求進一步深化獄務公開的内容;提出了在堅持和完善傳統公開方式的同時,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手段,創新方式方法,拓寬公開的渠道;完善了獄務公開的工作制度,即落實罪犯權利義務告知制度、強化公示制度、健全完善執法監督員制度、建立完善門戶網站和執法辦案平台工作制度。意見要求各地結合實際,認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6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全面闡述香港回歸以來「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區的實踐成就。白皮書全文約2.3萬字,以大量事實和數據分五個部分介紹「一國兩制」政策的由來和在香港取得的實踐  相似文献   

16.
正行政權力清單制度,是近年來一些地方在總結規範和約束行政權力的有益經驗基礎上試點推行的制度。《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明確提出要「推行地方各級政府及其工作部門權力清單制度,依法公開權力運行流程」,從而將試點的行政權力清單實踐轉化和上升爲對行政機關的普遍性要求。本文旨在梳理既往實踐的基礎上,探討行政權力清單制度的意義,並分析其具體落實。一、行政權力清單由嘗試上升爲統一制度行政權力清單制度是要求行政機關或者掌握行政權者將擁有的各項行政權力的性質、依據、權限、行使流程等加以全面梳理,並公之於眾的做法。從淵源  相似文献   

17.
《中国法律》2013,(5):5-5
2013年10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公佈了《關於切實踐行司法為民大力加強公正司法不斷提高司法公信力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全文分9個部分,45個條文,約一萬餘字。該《意見》的出臺是對新時期人民群眾向人民法院工作提出新要求、新期待的回應,並將作為新時期人民法院的綱領性文件,指導今後一個時期人民法院的工作。《意見...  相似文献   

18.
馮曉青  付繼存 《中国法律》2011,(6):44-47,104,107
一、引言創作是一個凝結心智、表達思想的獨立過程。作品是創作者的創造性勞動成果,無論是按照作者的人格學說,還是財產的勞動學說,其只應當歸屬於創作者。但是在實踐中,任何創作過程都是個體性的,任何作品都是形式化的,作品與作者的關係通常是隱蔽的。作品來源的隱蔽性與作品的公共性形成了矛盾,傳播過程中難免會引起  相似文献   

19.
周道鸞  Fu Yao 《中国法律》2013,(3):28-34,91,97
胡錦濤總書記在舉世矚目的中囯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所作的報告中,在號召全黨全國人民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的宏偉目標的同時,明確提出,「堅定不移反對腐敗,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2011年7月1日在慶祝中囯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胡錦濤就強調:「我們黨旗幟鮮明、一以貫之反對腐敗。」從中央蘇區建立第一個紅色政權直到改革開放的今天,幾十年來,我黨一直堅定不移地執行反腐倡廉這一戰略方針。  相似文献   

20.
资讯&数据     
《中国法律》2013,(3):54-56,114,116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近日在山東調研時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覆興的中國夢,對依法治國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和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維護憲法和法律權威,更加注重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爲建設法治中國不懈奮鬥。張德江指出,我國法制建設經過不斷探索、不斷實踐,取得了巨大成就。面對新形勢新要求,要把堅持依法治國、維護憲法和法律權威作爲人大工作的重要任務,繼往開來、紥實推進,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出新貢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點是提高立法質量。要堅持科學立法、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