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现阶段西安市的社会矛盾纠纷主要呈现出高发性、群体性、利益性、复杂性等显著特征。西安市现行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尚存在着重治标轻治本、调解组织不健全、管理松散、职责不明、监督不到位、协调对接不力、工作经费保障性差、调解队伍力量薄弱等突出问题。对此,应构建一套集风险评估机制、制度性利益受损补救机制、社会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工作机制与保障机制为一体的新型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以弥补和克服现行机制的不足,提高社会矛盾化解效率。  相似文献   

2.
"警种化"调解工作机制,是将调解工作渗透到公安工作的各个部门、每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安牵领的多种调解模式在社会矛盾化解、群众纠纷解决中的作用,预防一般性矛盾纠纷转化为民事案件,民事案件转化为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甚至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做到规范执法、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的有机结合,以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目前民间纠纷层出不穷,呈现出多元性、利益性、复杂性和调解难度大等特点,传统的公安调解方式已经无法完全化解纠纷。为适应时代要求,公安机关及时推出了“公调对接”调解模式,即将公安110接处警与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对接,整合社会纠纷调解资源,主动发现,积极化解,超前预防社会矛盾纠纷,促进治安平稳、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4.
基层社会矛盾纠纷的协同化解需要行政调解网络与社会调解网络的要素协作与功能耦合,双维网络的互嵌逻辑为破解矛盾纠纷调解障碍、实现协同治理增量提供新路径。矛盾纠纷协同治理的生成理路包括三大核心节点:重组协同治理理论要件,追踪挖掘矛盾纠纷化解多元模式的实践行动与运行机制,以及形成社会矛盾纠纷协同治理共同体。协同调解网络的互嵌融合有赖于共识塑造、制度设计、能力建构、条块结合等治理要素的共同作用,矛盾纠纷的多元调解机制及运行模式推动治理方式优化、网络关系重塑与多维空间缔结,激活并优化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协同调解体系。互嵌化的思维和行动方式为重建协同秩序、畅通多元化纠纷解决模式与协同治理的融合通道提供了新的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5.
公安机关在治安管理工作中积极运用调解的处理方法,不仅有利于妥善处理民间纠纷、化解社会矛盾,还可以提高行政效率、节约行政成本,并有助于增进社会和谐以及解决基层警力不足等问题。但在实践中,部分基层公安机关及其民警所进行的治安调解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治安调解功能的充分发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完善国家行政立法、将治安调解纳入考核范围、改进调解方法和创新调解形式四方面建议,以促进治安调解的顺利进行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自古代至现今,调解在中国一直有着广泛的适用面,西方学者把中国的调解称之为“东方经验”。自然,这种现象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清代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统治者在总结历代调解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其社会结构和自身特征,构建了一个从民间到官方多层次的调解体系,以达到缓和社会矛盾、维持专制统治的目的。除去历史的因素,清代调解制度中那些合理的部分仍然可为今天借鉴。当代中国,调解存在和适用的基础不仅有传统文化和传统习惯的因素,但同时又有新的社会观念。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公安机关应当树立调解是执法重要手段的理念,适当拓宽运用调解手段的执法领域,科学谋划调解与诉讼的对接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矛盾化解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行政调解作为调解制度中的一种,在解决纠纷、化解社会矛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适应改革发展稳定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行政调解制度建设,完善行政调解民事纠纷制度,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论行政争议处理和谐之路:行政调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与完善诸多制度。从灵活、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与纠纷的角度考虑。行政调解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目前,对行政调解制度的忽视,给法治进程带来诸多隐性的不和谐现象。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必须重视行政调解,不断完善行政调解制度,充分发挥行政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方面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10.
行政调解制度在我国由来已久,它在化解社会纠纷、缓和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西方国家对之也高度评价,誉为“东方经验”。在考量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主要国家行政调解制度的基础上,对我国当前行政调解制度的重构进行反思,以期对我国行政调解制度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省在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社会矛盾纠纷。我省社会矛盾纠纷的化解对策应建立健全强有力的化解矛盾的组织领导机制;大力发展经济,构建合理的利益关系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机制,发挥其导向作用;建立健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法律机制,将社会矛盾化解引入法制化轨道;进一步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构建排查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建立和推行大调解格局,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12.
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是社会矛盾规律运动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是形势发展变化的基本任务。做好新时期的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工作,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准确把握社会矛盾发展的规律,坚持抓源头、抓化解、抓处置,最大限度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3.
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不断化解矛盾纠纷的持续过程。做好矛盾化解工作,关键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提高防范、化解矛盾的能力和水平,实现矛盾纠纷由被动调处到主动化解的转变,由事后处置到事前预防的转变,由治标到治本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和谐和社会矛盾的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社会矛盾的产生既有物质利益、体制机制的原因,又有思想价值的原因。科学发展观实质上是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理路。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要夯实公安基础工作,完善巡逻防控网络、信息网络和矛盾纠纷排查、调解网络等三大网络。在实际中要把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纳入政府行为;构建五道严密的防控网;建立高效运作的警务机制;建立强有力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检察机关既是和谐社会的保障力量,也是和谐社会的建设力量。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能力的主要措施有:一要履行检察职能;二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三要不断探索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7.
转型期是利益诉求集中和社会矛盾增多的一个特殊历史阶段,调节社会冲突,化解社会矛盾,构建长效持久的社会冲突调适机制是各级领导干部在转型期的重要职责和任务。各级领导干部要在坚持"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创造和谐因素"原则的前提下,着力推进构建科学的社会风险预警机制、社会安全阀机制和社会矛盾调节机制,增强社会冲突调适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在经历30多年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也带来社会矛盾增多叠加的负面效应。当前基层农村矛盾纠纷呈现个人与组织、群众与干部之间的矛盾占主导地位,纠纷与群众切身经济利益紧密相关,并大多数为涉法矛盾,群体性纠纷日益突出,群众非正常解决问题的增多、而依靠法律解决问题的偏少,对抗程度增加等特征,深刻认识矛盾纠纷,弄清矛盾纠纷的态势、成因、性质,做好主动直面应对,并按照不越级、不错位、不包办的化解原则,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机制运用,大力推行矛盾纠纷预警制、重大决策风险评估制、引发矛盾纠纷责任追究制,才能从源头上消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指出了根本动力和直接动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种不同层次的动力。邓小平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历史经验 ,科学地区分和正确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之间的关系 ,揭示了僵化的旧体制与不断发展着的生产力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 ,改革是推动现实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  相似文献   

20.
当前社会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是利益分配不公和处置不当,党员领导干部中存在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拦路虎"和"短板"恰恰在于党员领导干部把寻找"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目光都指向了别人,缺少自我批评。当前,我们要化解社会矛盾,就必须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顿、严肃纪律为抓手,必须大兴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从自己做起,在全党扎扎实实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下大力气解决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