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行政争议处理和谐之路:行政调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与完善诸多制度。从灵活、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与纠纷的角度考虑。行政调解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目前,对行政调解制度的忽视,给法治进程带来诸多隐性的不和谐现象。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必须重视行政调解,不断完善行政调解制度,充分发挥行政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方面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2.
行政调解作为调解制度中的一种,在解决纠纷、化解社会矛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适应改革发展稳定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行政调解制度建设,完善行政调解民事纠纷制度,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深刻反思我国的行政调解制度实践,为行政调解制度的建构和完善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是行政法学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显然,与制度内在设计之改良同等重要的是制度外在环境的优化。就当下中国的行政调解制度而言,重塑其法律地位,加强其意识形态领域的重构,建立健全源自行政问责的制度保障,就成为实现这种优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实现行政调解在中国社会治理实践中的制度预期。  相似文献   

4.
治安调解属于行政调解,是中国法治建设的本土资源,具有诉讼等纠纷解决手段所不具备的优势。在功能上,行政治安调解具有密切警民关系和加强社会控制的功能。在规范上,行政治安调解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为法律依据,并以公安部颁布的其他文件为依托。行政治安调解在性质上为行政相关行为,不具备可诉性和可复议性。行政治安调解制度本身的内在悖论使这一制度在立法上和实施上存在着诸多缺陷,在分析此问题基础上对行政治安调解的受案范围、调解程度及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改革和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国行政诉讼中一直不适用调解制度,这给行政纠纷的彻底解决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本文在实证考察实践中大量的“变相调解”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程序正义论和平衡论,对行政调解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对我国现行的行政立法进行了思考,同时对我国行政调解的制度建构提出一些肤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根据争议解决的方式和效力不同,可将行政争议解决途径分为诉讼和非诉讼解决途径,但是目前这两种途径都存在弊端,因此扩大救济途径很有必要。法国调解专员制度是专门针对违法和不良的行政管理活动而设立的一种制度。研究法国行政调解专员制度并分析其优劣性,对我国在ADR机制中引入行政调解专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调解是中国社会一种古老的解纷方式,在古代,调解分为民间调解和官府调解两大类,传统调解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国古代特定的社会基础和文化背景有密切联系。进入二十世纪,传统调解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共产党领导下的边区革命根据地时期和新中国时期分别经历了延续、改造和创造性发展的历史阶段。对我国的调解制度作历时性的考察,对于在社会转型期重新认识和解读调解制度,发挥调解的功能和价值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公安机关在治安管理工作中积极运用调解的处理方法,不仅有利于妥善处理民间纠纷、化解社会矛盾,还可以提高行政效率、节约行政成本,并有助于增进社会和谐以及解决基层警力不足等问题。但在实践中,部分基层公安机关及其民警所进行的治安调解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治安调解功能的充分发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完善国家行政立法、将治安调解纳入考核范围、改进调解方法和创新调解形式四方面建议,以促进治安调解的顺利进行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在审判实践中,大量的行政案件是通过行政协调、“案外和解”来解决的,并最后以撤诉的合法形式来规避禁止性规定。这种处理方式虽然刻意避开调解的字眼,但是其实质就是调解。而且这种方式在很多情况下是解决行政纠纷最便捷最有力的方式,它更有利于息诉止争,案结事了。在鼓励社会矛盾多元化解决、共创和谐社会的今天,研究如何从制度上加以规范、消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所产生的尴尬,消解因制度空缺带来的不良因素,研究如何设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彻底结束行政诉讼调解长期处于“地下工作”的状态,将“行政协调”置于司法审查之下,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在仍处于发展初期,国力不强,可法资源有限,不能满足司法需求,这要求我们必须采取其他方式来现行行政纠纷解决方式的匮乏。在一些特定情况下,行政诉讼案件选择调解有其存在和适用的空间,针对我国现实情况,可以引入行政诉讼调解制度。既然行政诉讼调解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那么这种制度就不能被取消或限制,而只有通过克服调解制度的缺陷来完善和扩大行政诉讼调解的适用。  相似文献   

11.
行政复议不适用调解原则,是学界普遍持有的观点.但在行政复议实践中,调解原则的运用却是不争的事实.由于缺乏必要的程序约束,调解的灵活性容易被滥用,从而导致结果的不公正.行政复议中适用调解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借鉴国外行政复议制度进行调解之模式,可对我国行政复议调解制度构建的适用原则、程序规范、机构模式以及救济途径等内容进行初步构建.  相似文献   

12.
中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现状与课题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制度的设计者来说 ,建立完备的行政纠纷解决方式的体系 ,是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为制度的使用者考量 ,也应建立多种纠纷解决方式 ,从而落实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面对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出现的困境 ,中国行政诉讼制度的重构需要解决一些重要的课题 ,如在调解中怎样实现自愿与平等协商 ,如何实现调解与审判的协调 ,如何保障当事人的反悔权利以及和解契约的拘束力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13.
由于经济环境和政府职能的变化,行政诉讼法中不适用调解制度的规定已不符合现实需要,结合当前国情,构建“调审合一”的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对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及规范变相调解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对行政裁决诉讼进行调解有法律和法理上的依据。在具体程序上,应界定可调解的行政不当的确切范围,提出第三人不参加调解时的对应策略,依“先行后民”的原则作出调解书。该制度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行政诉讼法》日渐显露出诸多结构性缺陷和深层次矛盾,这些缺陷仅靠司法解释已经无法彻底解决,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已成为紧迫课题。已正式提交我国权威法制机关的中国人民大学版专家建议稿认为,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的立法精神和基本框架仍然可行,但部分内容已不适应行政法治发展的要求,亟须加以修改补充。为此,中国人民大学版专家建议稿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修改建议,其主要创新亮点是:(1)调整重述了行政诉讼法的立法目的;(2)增加了司法最终裁决原则;(3)用"行政争议"替代"具体行政行为"作为界定受案范围和起诉权的基本标准以扩大保护范围;(4)提出了改革现有行政审判体制的改革方案;(5)系统构建了指定异地管辖制度;(6)将电子数据证据作为新的证据类型;(7)确立了诉讼停止执行被诉行政行为的原则;(8)增设调解制度和简易程序;(9)系统构建了公益行政诉讼制度;(10)将司法建议制度正式化并强化其功用;(11)建立赔偿(补偿)专项准备金制度和法院支付令制度;(12)增加执行措施,加大执行力度。  相似文献   

16.
刑事和解制度是当今西方国家重要的司法改革措施之一,体现了宽容理念、自由契约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刑事和解制度折射出来的现代民主和法治内涵,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向。在我国刑事司法领域中,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刑事和解制度。从时代发展趋势来看,通过借鉴和吸收,在中国移植和实行刑事和解制度很有必要。通过政治、文化、法律三个层面的考察,中国已经具备了移植和实行刑事和解制度的现实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7.
行政程序当中的调解在解决商标损害赔偿纠纷时具有行政执法制裁和司法救济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商标损害赔偿毕竟是私法上的请求,因而行政调解的适用应受到一定的规制,并且需要在实践当中不断更新与完善。  相似文献   

18.
论行政许可听证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听证制度作为行政程序中最为重要的制度,诞生于20世纪的西方国家。我国的行政听证制度始创于1996年的《行政处罚法》。目前,备受国人瞩目的《行政许可法》已经实施,其所设定的行政许可听证制度,无论是内容还是体制上都体现了一种进步与创新,尤其是有关利害关系人听证权的规定和听证笔录的效力规定,是《行政许可法》的两大亮点。但是作为一种较新的法律制度,它依然存在着疏漏与不足。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范围内,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许多大陆法系国家,都存在行政判例制度.我国法律不承认行政判例的约束力.在中国,为弥补制定法的缺陷,回应权利需求和保证司法统一,有效地预防与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是构建行政判例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