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各项建设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加强公共安全管理专业建设,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强公共安全体系"的需求,也是专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公共安全管理专业应通过推进"校、局、企"对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水平,推进评价模式改革等手段,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强对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进一步提高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水平,促进民爆公共安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提升民爆物品安全管理人才培养水平,由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系、山西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山西省警察学会主办,孝义市公安局、山西警专民爆公共安全研究中心承办的首届“民爆公共安全论坛”拟定于下半年举办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校内生产性实训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抓手。我们依托广告央财实训基地进行生产性实训实践,采用"工作室"模式创新教学组织形式,突出"生产性"实践提升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实现了生产、教学与实训的真正融合,充分发挥了央财实训基地推动教学和服务社会的双重作用,为进一步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推动顶岗实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实用、创新、复合型人才是教学研究型大学教育改革的重点.温州医科大学通过构建“科研与教学的整合、学科专业的交叉整合、理论与实践的整合、专业教育与人文素养的整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重人文、强技能、善探究”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现了学生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通过总结分析该校在实施“四大整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及经验,为国内其他高等院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试论信息社会的公共安全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信息化使人类社会爆发出巨大的生产力,但同时也在快速提升不法分子的犯罪能力,尤其是信息犯罪,使公共安全保障领域由实体空间拓展到虚拟空间,信息社会的公共安全正面临着严峻挑战。面对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信息社会公共安全的主要途径是科技手段应用和法制治理。当前,重点是大力推进公共安全领域的信息工程———“金盾工程”的建设,尽快提高我国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是适应我国社区建设的需要而建立的前沿性专业,但很多高校在培养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中存在办学定位与社会需求脱节、关门办学现象严重,重视理论教学、轻视或忽视实践教学等问题。应用型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策:通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正确定位,构建开放的办学体系,重视实践教学体系,以此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上海当前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四个中心”,即国际经济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需加紧培养金融、管理、商贸、专业服务型人才.如何使商科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专业教师的产学研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寻求推动我国商科专业教师产学研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特色求发展的指导思想,突出办学理念特色、定位特色、专业建设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优化专业设置,使专业定位面向基层,专业设置适应需求,加强重点专业建设,灵活调整专业方向;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实施“岗位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建立课程实验、综合实训、顶岗实习三段式实践教学体系;灵活设置选修课程,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校社会实践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重要环节,能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目前高校主要通过“高校+政府+科技”、“学生社团-I-主题活动”、“学生社团+政府+项目”、“多所高校+研究生+地方政府”等社会实践模式服务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社会管理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社会管理执行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社会管理的成效。加强社会管理执行能力建设,必须强化八个方面的能力,那就是人口管理与服务能力,就业服务与管理能力,收入分配关系的调整能力,公共安全的管理能力,生态环境的管理能力,公民权益的维护能力,社会保障服务与管理能力,信息网络的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治安管理专业教学是公安高等学校治安管理专业的建设之本,也是发展之基。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治安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式、途径,是治安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治安管理专业(专科)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2.
对公安教育体制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公安教育体制存在学生基础知识单薄,综合素质不够高,办学规模过大,经费无保障,偏重学历教育,在职干警的培训规模和质量难以保证,招生和入警不能完全衔接,部分毕业生就业困难,单位性质不明确,影响教职工队伍稳定,师资队伍结构单一,实践与理论脱节等问题。必须根据中央及有关部委对公安政法院校进行改革的精神,改革警察招录培养体制,压缩招生规模,调整办学定位,以职业教育为主,结合学历教育,办出公安特色;明确公安院校的公务员管理体制,制定相应的公安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机制,促进公安院校和公安机关人才流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建立一支专兼职适应需要的骨干教师队伍;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建立以公安业务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职业精神、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教育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新的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民警察。  相似文献   

13.
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是跨入21世纪公安工作的客观要求,而德育是公安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其重点,课程、教材、教法和考试配套改革是其基础工作,师资队伍建设是其成败的关键。只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公安教育改革,才能使公安教育适应公安工作的需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电子取证专业是新生事物,是我国公安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探索。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融合,加强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重视核心课程的整合,增强专业教学监督力度,构建适应公安网监业务需求的立体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一种思路和方法,它包含了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三大基本职能,代表了高校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治安管理发展中存在两个核心问题,一是人才,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创新是实现学科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两个核心问题主要靠高校的学科建设来解决,也构成了治安学科建设的原动力。治安学科建设应当紧紧围绕使命,确立两个目标,遵循两个规律,坚持两个原则,树立两个意识,达到两个目的。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计算机作为现代工具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于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应结合市场经济,突出实践性教学及技能训练,强调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本位的指导思想,从高职的培养目标和社会对高职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出发,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结合教学实际,提出改革措施与建议,以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公安院校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解析与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公安院校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是深化公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应用型公安人才的现实需要,也是满足现代警务对警察职业能力需求的迫切需要。能力本位教学思想源于国外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过程中,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具有其相应的特征,借鉴、应用于我国公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主要可以从解构警察职业能力、确立警察能力标准、开发警察职业课程、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开展警察能力评估等五个环节入手。  相似文献   

18.
教材建设是公安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公安院校精品课教材建设中,应就教材的定位和原则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公安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承担着培养未来职业警察的任务,其实践教学改革内容主要包括:适应公安工作需要,明确职业警察教育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推行工学结合,改革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自主学习和教学互动,使用多样化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建设"双师"型的专业教学团队等。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公安人才应具备高尚的人格素养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这些均属EQ素质的范畴。对我国公安院校毕业生EQ的调查、分析、比较,发现我国公安人才的素质结构不尽合理,特别EQ素质存在较严重缺陷。为了培养出面向21世纪的公安高层次人才,公安院校对开设课程应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一要拓宽公安学科的知识领域;二要改进“两课”教学的方法;三要加强人文社科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力度,使其内化为学生高尚人格的营养素;四要改革警体训练,在练“体”的同时注重练“心”,使公安院校的学生成为EQ素质和IQ素质和谐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