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6月底。国家审计署公布18份审计公告,对中国经济来了一次"全面体检",掀起新一轮"审计风暴"。7月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严肃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他用"牛皮癣"来比喻那些"屡审屡犯"的老毛病。他要求,对于审计出的问题,不仅要列出整改的"任务清单",排出"时间表",逐个"对账销号",更要建立起整改的长效机制。显然,深化财政体系改革已刻不容缓。要改革,先要深挖原因,对症下药。为何会"屡审屡犯",积重  相似文献   

2.
正审计机关作为国家综合性经济监督部门,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通过审计,确保单位严格执行国家财经纪律,但在每年审计中仍会出现一些类型相似的问题,也就是说虽然年年审计的单位不同、相关单位年年也在不断整改、但仍会有不同单位出相似的问题,即本文的"屡审屡犯"问题。一、"屡审屡犯"问题类型"屡审屡犯"问题主要表现在收入、支出、资金、  相似文献   

3.
《时事资料手册》2005,(6):36-37
审计署9月28日公布了外交部、国家发改委等32个部门单位2004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结果。这次审计发现,四大问题屡审屡犯。  相似文献   

4.
遏制屡审屡犯现象,不仅仅是审计机关一个部门的责任,更不是一件一蹴而就、轻而易举的事情前不久刘家义审计长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的201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舆论在对审计工作报告进行多角度解读、给予赞赏和肯定评价的同时,呼吁有关部门和地方能够重视审计反映的问题,加强纠错和整改,避免屡审屡犯。社会各界对于审计工作报告的强烈反响,说明审计工作契合公众呼声和期待,说明社会更加民主进步,公众参与意识增强,要求建设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的愿望十分强烈。  相似文献   

5.
任伯年 《中国人大》2010,(24):46-46
一直以来,甘肃省天水市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相关报告作出的决议、决定或审议意见,因没有一定的跟踪措施作保障,往往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市人大常委会针对多年来审计报告跟踪监督机制不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不力且屡审屡犯的问题,将2007年市级财政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作为重点内容进行审议,加大跟踪监督,加强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6.
《创造》2017,(7)
正"这次审计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可以说是每年'屡审屡犯'的'顽症'。所以我们不光要对这些问题坚决整改,更要认真研究,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李克强总理在7月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当天会议部署整改审计查出的预算执行等问题,推动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此前,201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已向  相似文献   

7.
《时事资料手册》2006,(5):76-76
9月11日.审计署发布的2006年第5号审计结果公告.公布了42个部门单位2005年度预算执行的审计结果。挪用或挤占财政资金、私设小金库、违规投资、虚报多领预算等问题依然严重,也是近年来屡审屡犯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公民导刊》2007,(11):26-26
审计是政府对其组成部门及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审查的一种经济监督方式。针对“审计风暴”频频刮起之后出现的“屡审屡犯”、“犯而不纠”的现实,“纳税人”将目光转向人大。“让审计部门隶属于人大”的呼声此起彼伏。然而,目前在各级人大常委会都已设立财政经济委员会的情况下。有人认为。再去设立审计机关不合适。那么。如何建立高效率的现代国家审计体制。才能解决中国“审计风暴雷声大雨点小”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9.
审议同期声     
《中国人大》2016,(1):9-9
我们之所以要强调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的监督,目的就是要纠正这些年来长期存在的年年审、年年犯、屡审屡犯的顽症,主要目的是三项:一是追回违规违法资金,二是查处违规违法人员,三是健全长效机制。现在对比这三项工作,是不是可以这样评价,追回违规违法资金比查处违规违法人员做得好,查处违规违法人员比健全长效机制做得好。希望在明年的审计...  相似文献   

10.
正"《关于2016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满意44票,基本满意6票,不满意0票,弃权0票,无效0票,应到满意率86.21%,按实到满意率100%,测评结果为满意。"2017年11月30日,省人大常委会首次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着力解决"屡审屡犯"顽疾。这仅是本届省人大常委会加强和改进监督方式的有益尝试之一。回眸过去的五年,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创新、务实成为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提升  相似文献   

11.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被审计单位承担起审计整改的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要尽好责抓到位,严格落实审计整改要求。”2021年12月21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上,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审计长侯凯作国务院关于202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时如是说。  相似文献   

12.
正"屡审屡犯"是财政资金管理使用中的顽疾。翻开历年审计工作报告,骗取、套取、挤占挪用、截留滞拨专项资金,超标准支出会议费、培训费,结余结转资金过大且部分未纳入年初预算,项目实施进度缓慢,政府采购管理混乱、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等问题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部门的二级预算单位成为了产生问题的重灾区,问题多而全,年年审、年年有,禁而不止、整而不绝。  相似文献   

13.
审计是政府对其组成部门及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审查的一种经济监督方式。针对"审计风暴"频频刮起之后出现的"屡审屡犯"、"犯而不纠"的现实。"纳税人"将目光转向人大,"让审计部门隶属于人大"的呼声此起彼伏。然而,目前在各级人大常委会都已设立财政经济委员会的情况下。有人认为,再去设立审计机关不合适。那么,如何建立高效率的现代国家审计体制,才能解决中国"审计风暴雷声大雨点小"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14.
《时事资料手册》2006,(3):34-35
2006年3月29日.审计署发布了2006年第1号审计结果公告.公布了200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纠正结果.这也是我国第一份有关审计整改情况的公告。公告称,总的看。2004年度审计查出问题的纠正情况是好的。通过审计,促使有关被审计单位上缴财政各项资金11.83亿元.追回和归还各类被挤占挪用的资金41.64亿元.按规定拨付使用滞留、闲置的资金117.62亿元。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建议完善各项制度规定472项.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12月2日,湖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有一项议程特别引人注目:对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等18个单位审计整改报告进行满意度测评。这次针对"同级审"指出问题的整改报告进行满意度测评,在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历史上尚属首次,在全国省级人大中也为数不多。湖南省人大首次测评审计整改报告"对18个单位审计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测评是省人大常委会第一次,这是落实中央深改组、省委的要求和省  相似文献   

16.
一则新闻引起人们注意,说是审计又刮风暴,而民众态度淡漠。有则题为“单薄而被动的知情会让人疲劳”的评论这样分析民众的心态:“屡犯屡审,知道了又能怎么样,还不如不知道;曝光了又能怎么样,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是‘几进宫’了?  相似文献   

17.
一则新闻引起人们注意,说是审计又刮风暴,而民众态度淡漠。有则题为“单薄而被动的知情会让人疲劳”的评论这样分析民众的心态:“屡犯屡审,知道了又能怎么样,还不如不知道;曝光了又能怎么样,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是‘几进宫’了?公众  相似文献   

18.
沈计 《浙江人大》2012,(10):28-29
审计报告针对历年"屡审屡犯"的问题,提出树立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理念,防止用行政权力干预土地市场,加大对违法违规问题的问责力度等建议。9月25日,浙江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上,省审计厅厅长陈荣高受省政府委托,报告2011年度浙江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全省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一年来,全省各级审计机关共审计单位4019个,查出违规金额100.15亿元,损失浪费金额12.78亿元,应上缴财政金额21.51亿元,应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3.54亿元,核减政府性基本建设投资33.79亿元;向司法、纪检监察机关移送案件和事项58件,涉及人员62人,已追究刑事责任、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5人。  相似文献   

19.
媒体视角     
《创造》2009,(8)
审计整改列入政府督查云南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工作意见的通知》,要求从今年起,接受审计的预算单位要在规定时间内向审计机关报送整改情况报告,审计机关每年向本级人大和政府报告审计整改结果。  相似文献   

20.
牟新生 《中国人大》2012,(13):36-36
我认为,现在党和国家面临的问题很多,其中要引起高度重视的关键性问题有两个:一是人管不住,二是钱管不住。很多问题是屡审屡犯,不管哪个部门在现行的制度下都可以审出问题,甚至问题会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