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酷日本     
《时事报告》2012,(1):69-69
"酷日本"是日本针对海外受众打造的国家形象和品牌战略。概念中既包括日本料理、茶道、歌舞伎等传统文化,也包括动漫、游戏等现代流行文化,还包括汽车、电器等产品形象。"酷日本"希望通过宣传日本软实力,提升上述各类品牌附加价值。  相似文献   

2.
《新东方》2015,(6)
国家文化形象是整体国家形象元素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中国梦"成就当代中国文化形象的整体高度和阔度,就要实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文化价值观,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际和交流,统筹政府和民众两方面有利因素,不断创新中国文化形象国际传播的渠道和方式。  相似文献   

3.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城市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环节。城市文化与形象建设是提升城市文明水平的必然趋势,是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手段。城市形象包括物质的外在形象和精神的内在形象。在物质的外在形象与精神的内在形象结合过程中,文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缺少文化的城市,纵然高楼林立,也只是徒有外表的躯  相似文献   

4.
城市文化形象是决定城市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2015年以来。武汉市以打造"世界设计之都"为形象定位,以发展工程设计产业为中心,在城市文化塑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在设计产业的主题性、展示场所数量、文化活动数量以及市民认同感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可行的解决途径是:艺术和工程设计产业发展突出水文化个性特征;借助多样化渠道增设展览场所;通过组织更多样化的文化活动以及将艺术设计应用于城市规划建设,使"世界设计之都"城市文化形象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5.
吴瑛 《人民论坛》2021,(7):96-9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也要吸收借鉴世界文化强国的发展经验,如美国从行政、经济、法律等多层面扶持文化产业,构建严密的版权保护网络;英国实行"一臂之距"的文化管理理念,形成成熟的大文化管理机制;日本从推行"文化立国"到实行"酷日本战略",创造性地发展繁荣文化产业。对于这些国际经验,要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有选择地吸收借鉴,对内促进文化繁荣,对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传播,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6.
王嘉丽 《重庆行政》2019,20(1):99-101
一、电视节目主持人女性形象简析在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女性形象会随着社会文化和节目制作要求的变化而变化。主持人女性形象是特定情境下的产物,它是可以被建构的,并非一成不变。(一)对“形象”的理解主持人女性形象包括两个部分:第一是女性主持人的外在形象,包括容貌、形体、服装等直观可见的元素;第二是主持个体中展现自我的个性部分以及定位后代表群体观念的“主持角色”[1]。  相似文献   

7.
企业的文化培育和提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文化精神的培育和文化形象的提升。文化精神是文化形象的核心,文化形象是文化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或者说是为了体现文化精神而塑造出来的形象。企业所蕴含的文化精神通过特定的文化形象逐渐为消费者所认知和接受,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市场占有份额,成为确立和巩固企业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8.
郭辉 《求索》2012,(8):101-103
随着秋瑾研究的不断广延深拓,秋瑾已不再是以简单的"政治人物"或"英雄人物"就可以概括的,她短暂的生命已经升华为更加复杂多样、精彩纷呈的文化标志。而到目前为止,尚无一部从总体上整合和把握秋瑾的文化身份和心理变迁的专著面世。笔者经过对秋瑾的身世和文学作品的深入研究,力图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把握秋瑾的多重文化身份和心理变迁,为读者展示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学术秋瑾"形象。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中国国家形象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出中国的形象建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由他者主导的。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文明交往空前深刻,大众传媒空前发达,中国应该抓住机会为自己发声,通过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将形象建构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从文化传播的内容和策略入手,协调表层文化与底层文化、平衡历史传统与当代生活、兼顾中国立场与天下情怀,通过分析受众实现分层传播,在传统文化的内核里融入现代化的中国元素,将古老、现代和未来的中国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多元文化平等互鉴的基础上,构建符合国际期望和自身利益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0.
王殿华  余钰琪 《传承》2008,(4):98-99
文化是塑造区域形象的重要力量。建设文化广西、和谐广西,必须充分认识提升文化软实力在塑造区域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要采取有力措施,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的潜力,加强文化创新与传播能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塑造一个开放、包容、美丽、自信、和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广西形象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1.
提升文化软实力塑造广西新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塑造区域形象的重要力量.建设文化广西、和谐广西,必须充分认识提升文化软实力在塑造区域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要采取有力措施,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的潜力,加强文化创新与传播能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塑造一个开放、包容、美丽、自信、和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广西形象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2.
狱徽是监狱的形象标志,是监狱的"文化名片",具有审美和文化功能。狱徽之美在意象、意境、典型。狱徽的文化功能包括文化标识功能、文化改造功能、文化引导功能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正>一、引言:如何看待国家形象的多维层次国家形象作为"自塑"与"他塑"的结合体,是国内与国际公众对于该国的整体印象与综合评价,其中包含理性评价与感性态度,是国内形象与国际形象的结合体。国家形象可以分为"客体形象""媒介形象""认知形象"和"认同形象"四个层次。"客体形象"是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客观存在,是镜像真实的现实基础。"媒介形  相似文献   

14.
跨地域语境下台湾电影中的台湾形象是中国形象的区域性建构与想象。台湾电影中的台湾形象总是置身于"中国大陆—台湾—日本"和"中国大陆—台湾—美国"的"文化三角"模式中,并以一个相对于"父"的"子"形象被加以建构和塑模。台湾历史性地纠结于我性的祖国之"母"、"宰制之父"(清政府和国民党当局)和"传统之父"与他性的"殖民之父"(日本)和"西方之父"(美国)所形成的文化"夹缝"中,表现为悲情"弃子"和现代"游子"的演变。台湾形象中强烈的主体意识、浓郁的文化乡愁和历史的无家焦虑之间的冲突,凸显了中国国家形象中最为纠结和最为繁复的特殊景观,昭示了想象和建构的艰巨性。  相似文献   

15.
社会文化方法研究刻板形象,使得人们认识到媒体在制造和传播特定的刻板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对于与其他文化相关问题,很少人会认为它们的社会建构是完全来源于自己的亲身体验。活跃于全球信息潮的人们,直接或是间接接触到很多由媒体带来的有关其他文化成员的讯息。通过媒体获得的对于其他文化的认识,不仅来得容易,而且往往有现成的总结、归类。在这种状况下,可以说,跨文化传播中有关其他文化的社会现实,很大程度上是由没有被接受者亲身证实的信息构建出来的,而这种信息主要的提供者就是媒体。媒体中出现的关于其他文化的信息被文化内成员,即"我们",分享,构成对文化外部成员,即"他们"的认知。而西方媒体就是通过塑造刻板"他者"以确立西方的权力,或是以完善西方社会"乌托邦"想象。  相似文献   

16.
杨琳  朱斌 《长白学刊》2021,(1):39-46
教科书是建构国家性"想象共同体"的载体之一,通过国民的共同阅读可产生和形成具体的国家形象。考察新中国成立初期教科书的"书写文化",可以看到新生政权从政治制度建设向政治文化传播的向外延展,亦可以反思这一叙述方式背后的"新中国"建构。具体而言,新中国成立初期教科书的国家形象叙述包括国家象征的编码、历史叙述的整合以及国家认知的建制。基于对三种叙述的分析,我们认为,国家形象并非单维的观念性存在,而是"点线面"融合的结构性产物,并呈现出一种非西方化的现代民族国家想象机制和话语建制。  相似文献   

17.
公务员礼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政务礼仪,是基层公务员在公务活动中用以维护行政主体形象和个人形象的手段,也就是基层公务员所要遵守的规矩。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基层公务员都要严格遵守本单位本部门所制定的规矩,要善沟通,巧沟通,工作中的形象不仅代表个人,而且代表单位形象,地方形象,政府形象。基层公务人员因为与人民群众交往最多,他们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团队给人民群众的印象。就礼仪来说,主要包括形象礼仪、仪表礼仪、办公礼仪等。  相似文献   

18.
刍议人民警察的执法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人民警察执法形象结构的三个组成部分:外部形象、内部形象和效能形象。外部形象处于整个形象结构的表层,包括警容、仪态和性格等表现在外的直观印象;内在形象处于整个形象结构的深层,包括思想、知识、胸怀和能力等内在的间接印象;效能形象既处于整个形象和结构的表层,又处于其深层,是内在素质的终极反映,包括廉洁、公正和效益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上对壮族形象的建构大致有三种情形,每种情形所建构出来的壮族形象都不一样.个中原因就在于建构所遵循的文化认同是不同的.这就给我们今天重建壮族形象的活动以启示,在建构壮族现代性形象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文化认同的建构,并紧密依据今天的文化情势建构出这一文化认同来.  相似文献   

20.
王新 《长江论坛》2014,(3):85-90
在国际社会树立一个开放、包容、和谐和负责任的文化大国形象,是新形势下我国外交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建构中国国家形象,首先要创新文化外交的管理体制,其次要革新文化传播的运行机制,再次要拓展文化外交的开展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