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5 毫秒
1.
张庆阳 《中国减灾》2012,(3X):49-51
<正>美国是气象灾害频发的国家,飓风、龙卷风、旱灾、洪涝灾害、雪灾等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年均十亿美元以上。美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基本理念是软件重于硬件、平时重于灾时、地方重于中央。早在20年前,美国政府根据《美国联邦灾害紧急救援法案》设立了总统直接领导的美国紧事务管理局,它直接对总统负责,专事国家灾害和突  相似文献   

2.
《中国减灾》2005,(7):60-60
6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滑坡泥石流灾害为主,流域性洪涝灾害与局部山洪灾害并存,灾情重于1990年以来同期平均水平,轻于大灾的1991、1998年;旱灾较常年同期偏轻,局部地区旱情较重;风雹灾害频发,北方地区尤为严重。据统计,全国受灾人口5664万人,死亡595人,紧急转移安置277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0500千公顷;倒塌房屋42.6万间,损坏房屋1413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320.4亿元。与近年同期相比,今年6月份灾情明显偏重。  相似文献   

3.
代山 《人民政坛》2013,(5):23-23
日本应对灾害的法律体制主要由灾害对策基本法、灾害预防和防灾规划、灾害紧急对应、灾后重建和复兴、灾害管理组织五大类。1947年颁布了《灾害救助法》,这是日本防灾领域最早的立法,旨在发生灾害时,国家在地方公共团体、日本红十字会及其他团体和国民的协助下,实施必要的紧急救助,以保护受灾  相似文献   

4.
美、日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和日本都是灾害多发国家,灾害管理体系比较完善。以下从制度、决策和程序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管理制度1.美国。美国的紧急灾难管理体系是以联邦国土安全部下属的联邦紧急管理署(FEMA)为枢纽,配合州政府紧急服务办公室(OES)以及地方(县、市)政府的紧急运作中心(EOC)。FEMA 在全国设有十处分区  相似文献   

5.
加强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灾害作为自然灾害的主要灾种之一,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持续超过一千亿元,因气象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约占整个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70%。  相似文献   

6.
美国国家灾害管理体系正在经历重大调整。美国正全力构建法制基础上统一化、标准化的国家灾害管理体系框架,以使美国的灾害应急反应更加有效和及时。联邦级灾害援助政策涉及总统灾害宣布、联邦援助的范围和程序等内容,是其国家灾害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美国是气象灾害频发的国家,飓风、龙卷风、旱灾、洪涝灾害、雪灾等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年均10亿美元以上。  相似文献   

8.
山区作为巨大承灾体之一,地质条件比较恶劣,孕灾环境脆弱。全球气候变化,暴雨致灾形势严峻,本文通过对2011年贵州省望谟县"66"山洪泥石流灾害成功应对的案例分析,为山区应对突发性暴雨灾害提供有益参考。2011年6月6日,贵州省望谟县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当地政府最终成功转移疏散4.5万人,与灾害本身的破坏性相比,灾害损失被降到最低,是山区气象防灾减灾的一个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9.
《中国减灾》2012,(3X):43-43
<正>三原则灾前防——未雨绸缪指根据气象灾害的前兆,气象部门做出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防灾对策,落实防灾措施,还包括增强人们防灾意识和软硬件工程建设的长期性工作。灾中抗——应急避险灾中抗是指在灾害发生时指挥系统根据抗灾决策和措施及时采取抗灾行动。灾后救——伤害急救灾后救是指气象灾害发生以后,相关部门迅速开展灾情调查评估、筹款筹物救济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等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新一轮的高速增长,灾害造成的损失也逐步增加。目前,我国年均受灾人口3.7亿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4亿亩,因灾倒塌房屋418.2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4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11.
姚润丰 《半月谈》2004,(15):42-42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气象灾害呈现三大特点:一是灾种多.暴雨洪涝、雷雨大风、泥石流和滑坡等频发;二是突发性强,突发性暴雨多,雷阵雨、雷击等突发性强;三是分布广.几乎所有省份都遭受了气象灾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骆继宾 《中国减灾》1991,1(1):25-27
一、我国气象灾害的特点是种类多、频率高、分布广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在我国的所有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种类最多,频率最高,分布最广,许多灾害造成的危害也很严重。气象灾害是指由大气现象所产生的灾害。  相似文献   

13.
1991年全国自然灾害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洪玲 《中国减灾》1992,2(2):51-52
1991年我国多灾并发,灾期长,灾害发生地域集中,经济损失比建国以来任何一年都重,是个大灾年。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水灾危害最大,江淮流域的洪涝灾害是百年罕见的。旱灾重于常年,对农作物的播种和生长影响程度深。此外,台风、风雹、冷冻、地震等自然灾害也有发生。经民政部、国家防汛办、国家抗旱办、农业部、商业部、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核定,  相似文献   

14.
灾害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康泰 《中国减灾》2004,(11):42-43
我国一般把自然灾害分为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七类。我国现行的灾害应急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分别针对这七类灾害确立了灾害应急法律制度。灾害应急法律制度,是指国家针对各种自然灾害及其引起的紧急情况,制定的有关防灾、减灾、救灾和灾后重建等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灾害应急法律制度是国家危机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及时有效处置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依据和手段。我国灾害应急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从现行的自然灾害应急…  相似文献   

15.
巴西位于南半球,是发展中国家中的第三大国.巴西东北部地区雨量稀少,水分蒸发严重,多发旱灾,造成局部地区粮食减产和大量家畜死亡. 气象综合防灾减灾 巴西政府设有灾害防御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灾害防御的日常管理,负责灾害现场指挥、救援、灾后救济等工作,与国土、气象、消防、军队等部门密切合作,形成政府领导下,综合管理与行业管理相结合的灾害防御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6.
巴西位于南半球,是发展中国家中的第三大国。巴西东北部地区雨量稀少,水分蒸发严重,多发旱灾,造成局部地区粮食减产和大量家畜死亡。气象综合防灾减灾巴西政府设有灾害防御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灾害防御的日常管理,负责灾害现场指挥、救援、灾后救济等工作,与国土、气象、消防、军队等部门密切合作,形成政府领导下,综合管理与行业管理相结合的灾害防御管理体制。巴西各州成立有防灾志愿者组织,主要由政府工作人员、企业雇员和民间社会团体成员组成。这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1月17日-28日,以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为团长的民政部灾害信息管理项目建设考察团,对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及其相关系统和日本灾害应急管理部以及亚洲减灾中心(ADRC)进行了访问。通过访问,大家认为,急需统筹规划,进一步转变灾害信息管理方面的观念,加强软件建设,健全管理体制,以救灾工作的需要为核心,在通俗与快捷方面下大功夫,争取在较短的时期内在灾害信息管理方面取得明显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是气象灾害多发的国家,旱灾、洪水、暴雨、热带风暴等气象灾害给澳大利亚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相似文献   

19.
减灾工作绝不是任何一个单灾种管理部门所能做到的。从灾害预防、应急反应、紧急救援和善后救济诸环节可以看出,我国目前还未形成完善、规范的减灾体系。因此,为了有效应对灾害风险,建立综合减灾体系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澳大利亚是气象灾害多发的国家,旱灾、洪水、暴雨、热带风暴等气象灾害给澳大利亚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一定的威胁。气象灾害防治四要素——预防、备灾、响应、恢复澳大利亚政府重视气象灾害造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