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先向世界宣传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是陈云同志,1935年9月,陈云受党中央委托,前往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报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进行战略转移及遵义会议情况。为了让共产国际和各国共产党以及世界人民了解红军长征的情况,陈云以施平的笔名在《共产国际》杂志上发表了《英勇的西征》一文。后来又以廉臣的笔名,假托被俘的国民党军医生的所见所闻,写了《随军西行见闻录》,  相似文献   

2.
在对遵义会议的回忆、研究中,虽然大部分史实已经清楚,基本问题已有结论,但是还有值得深入探讨之处。遵义会议是在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召开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是1935年3月17日,在红军三渡赤水后于川黔交界的陈福村成立的;选举张闻天代替博古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是当时正确的选择;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领导地位的确立,是在遵义会议前后半年多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四个阶段的中国共产党富农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对富农政策的演变,经历了四个阶段。即从国民革命到党的六大由打击到联合的阶段;从1929年中受共产国际的影响到遵义会议由联合到排斥的阶段;从遵义会议到三大改造的共存阶段;以及三大改造之后的取缔阶段。  相似文献   

4.
姓名始任职在职时间去职陈独秀党的一大1 921.7一1927.8八七会议瞿秋白八七会议1 9278一1928.7六大向忠发六大1 928.7一1931.6被捕叛变秦邦宪 由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王明和共产国际东方部部长米夫指定1 931.9一1935.2遵义会议弓长闻天长征途中1 935.2一1943.3中共中央会议毛泽东中共中央会议1 943.3一1976.9病逝华国锋中央政治局会议1 976.1口.7 198门.里2,5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胡耀邦中央政治局扩大会1 98戈).1 2.151()87.1中央政治局扩一大会赵紫阳中央政治局扩大会19吕7 .1一1 989.6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江泽民中共}一三届四中全会19吕9.6一至…  相似文献   

5.
王彬彬 《同舟共进》2009,(11):64-68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共党史大事年表》(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在记述到1935年8月时写道:"八月一日,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国苏维埃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的名义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相似文献   

6.
遵义会议的独立自主精神是遵义会议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有共产国际和党的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惨重损失;党具有独立自主的悠久渊源;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遵义会议独立自主精神的产生做出了决定性贡献;长征途中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电讯联系的中断等。遵义会议从酝酿、筹备到正式召开都是我党独立自主完成的;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军事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纠正过来的;重建党中央的领导机构问题是我党独立自主地完成的。遵义会议的独立自主精神对中国革命、建设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保证了长征的胜利完成,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等。  相似文献   

7.
陈云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根据共产国际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决定,以"既代表共产国际又代表中共中央的代表团"团长的身份,于1936年底从莫斯科赴新疆接应西路军,将西路军左支队培养成为我军航空、炮兵等技术兵种的骨干,并为我党在新疆的统战工作做出了贡献.从1981年11月起,他以事件亲历者和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成员的双重身份,在两年内四次谈论西路军问题,以高度的责任心、科学严谨的态度参与了澄清西路军问题的工作,作出"西路军行动不是张国焘路线""失败也不是张国焘路线"的科学论断,为西路军恢复名誉做出了他人无法替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孙金根 《前沿》2013,(14):143-147
有人认为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为关键和根本的原因是“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遵义会议推选张闻天担任党的总书记,一个重的考虑因素就是共产国际的态度,认为张闻天比毛泽东更能让共产国际接受;遵义会议前后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这些说法值得商榷。事实上,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关键和根本原因是党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没有解决党的政治路线问题,而是承认了党的政治路线是正确的,党的政治路线是在瓦窑堡会议上解决的;认为推举张闻天担任党的总书记是考虑了共产国际更容易接受,这种说法根据不足。对这些问题进行再探讨,有利于深化对土地革命战争史的研究,有利于深化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八一宣言》在中共党史乃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都发挥过重要作用。由于受历史条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八一宣言》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都具有很强的共产国际因素,它是由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倡议,在共产国际"七大"思想的指导下,由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王明起草和撰稿的。深入分析《八一宣言》的产生过程及其历史意义,寻找出《八一宣言》中的共产国际因素,对研究和理解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转变以及中国革命与共产国际关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王明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的深层剖析叶健君统一战线是共产党人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和策略.在中国共产党制定和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过程中,共产国际及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曾经起过正反两方面不同的历史作用。王明当时身居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共...  相似文献   

11.
正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草拟《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不久公开发表。宣言主张停止内战,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对日作战。12月,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两天后,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  相似文献   

12.
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9月21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第十五届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代表党中央、国务院欢迎代表团凯旋归来,向全体运动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和亲切问候.  相似文献   

13.
1936年11月,中共中央按照共产国际和青年共产国际关于建立青年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改造共青团的指示精神,根据中国青年运动的实际经验,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改造为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的抗日青年团体,这些青年团体不仅活跃在国内的抗日救亡运动中,而且参加了由青年共产国际倡导的国际青年反法西斯运动.本文着重考察有关青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青团改造的历史事实.共产国际、青年共产国际提出改造共青团1935年,共产国际总结了反法西斯斗争的经验教训,摈弃了长期推行的"左"倾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在7月至8月召开的第七次代  相似文献   

14.
陈琪瑶  王建华 《群众》2024,(2):64-65
<正>在长征宣传中,陈云是中国共产党内第一个向中国与世界介绍长征壮举的,他不仅是红军长征的亲历者,也是重要的决策者之一。毛泽东曾称赞,陈云是宣传中国红军长征的第一人,为中国共产党做了一件大好事。1934年长征出发前,中共中央大功率电台损坏,无法与共产国际总部取得联系,为了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的虚假宣传,1935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派陈云秘密前往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报告长征情况,以争取国际舆论支持和战略指导。7月下旬,在宋庆龄、潘汉年等人协助下,陈云抵达海参崴,乘火车前往莫斯科。在此期间,陈云根据自己的长征亲历,构思完成了长征纪实文集《随军西行见闻录》(下文简称《见闻录》)。  相似文献   

15.
向忠发是中共中央第三任负责人,这位仅有初小文化却在武汉“工运”中一举成名的“工人领袖”,1928年代表中共赴苏出席国际工运会议时,被苏共和共产国际领导看中,在7月举行的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当时中共受共产国际领导)。向忠发于1931年6月被国民党逮捕后叛变,成为中共历史上职位最高的叛徒。“向忠发事件”当时震动党内外。周恩来当时坐镇中央,直接处理“向忠发事件”。  相似文献   

16.
《黄埔》2009,(5)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8月19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高金素梅率领的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团全体成员,并发表了即席讲话。胡锦涛首先对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团来大陆参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台湾少数民族同胞致以诚挚问候。  相似文献   

17.
《时事资料手册》2009,(1):24-25
2008年12月11日,广西各族各界群众3万多人欢聚在南宁民族广场,热烈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发来贺电,向广西5000多万各族群众致以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央代表团团长周永康率中央代表团出席庆祝大会。  相似文献   

18.
弘扬实事求是精神──遵义会议的历史启示盖军1935年1月,在红一方面军被迫进行长征的途中,中共中央在贵州省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迄今已经60周年了。在纪念遵义会议60周年之际,回顾我们党70多年艰难历程,曾经出现过两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一次是从遵...  相似文献   

19.
李雅莉 《传承》2010,(27):6-7
大革命失败的主要责任实际上是共产国际和斯大林。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中共中央和陈独秀没有独立自主的权利,共产国际的"苏俄利益中心论"和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影响了陈独秀对中国革命问题的独立思考,干扰了陈独秀在一系列问题上的决策,而共产国际却把大革命失败的责任全部推卸到陈独秀身上。  相似文献   

20.
1928年7月,共产国际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会前,作为国际执委会主要领导人的布哈林草拟并签署了提交大会的《国际形势与共产国际的任务》的总结报告提纲。这一提纲未经联共(布)代表团审议,就分发给出席大会的各国代表团。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中央认为,这不仅在工作程序上违反了以往的惯例,而且更重要的是,该报告提纲在如何估计资本主义的问题上,存在着类似社会民主党人希法亭的“有组织的资本主义”的机会主义观点。因为“照布哈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