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2 毫秒
1.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要求“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进一步增强金社会法制观念,取得法治政府建设新成效,需要我们的领导干部进—步发挥守法模范作用。这就需要我们的领导干部进一步地增强尊崇法治的意识,进一步地深化对遵守法律的认识,进一步地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重要论述,对领导干部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和行为准则等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强化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具体体现,是提升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发挥领导干部引领示范作用的需要。当前,逆法治型思维及领导方式如"特权意识"和行为、"法律只是手段"、"权大于法"等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依然根深蒂固。因此,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倒逼机制建设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运用能力,在全社会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对破解改革发展稳定难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内涵要在与法律人的法律思维的比较中把握,并确立法治思维的主导思维、基本思维地位。建立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培训工作长效机制、法治思维能力考核评价机制和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是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生成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4.
缪愫生的"依法治国背景下的党校法治教育"一文指出,党校法治教育历来是党校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法治教育和实践,领导干部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必须为提升党校干部法治教育水平做出努力,特别是在提高干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能力方面体现实效。  相似文献   

5.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责任,决定执政者必须树立法治意识,并善于运用法律思维去化解社会矛盾,追求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因此,如何养成领导干部法律思维的习惯,各级党委与干部教育部门必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多次就依法治国发表重要阐述,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向和基本思路.其中最为重要的论述有五个方面: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再次强调,要"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是对新时期领导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升执政水平,加强执政能力,实现法治政  相似文献   

8.
陈海松 《党政论坛》2008,(15):52-53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责任,决定执政者必须树立法治意识,并善于运用法律思维去化解社会矛盾,追求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因此,如何养成领导干部法律思维的习惯,各级党委与干部教育部门必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储桃红 《党政论坛》2014,(11):44-46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再次强调,要“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是对新时期领导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10.
领导干部,在我国政治、经济和 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处于 “首领”地位,其法律素质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那么,经过这些年的普法教育,我们领导干部的法律知识到底有多少?他们的法律观念到底有多深?他们依法办事的能力到底有多强?围绕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河北省委党校课题组对华北某省的34名地厅级干部、59名县处级干部,158名科局级干部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相当数量的领导干部还远远不能适应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其法律素质之低令人吃惊。干部级别越低法律素质越差 本次调查…  相似文献   

11.
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核心要求。培养法治思维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因素,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才能更好约束权力运行,才能处理好改革中执法和市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新时期,领导干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起非常关键的作用,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助推领导干部的法治教育:注重解决思想观念问题,促使领导干部增强法治观念与思维;注重解决实践能力问题,促使领导干部提高法治能力与方式;注重解决权法关系问题,促使领导干部坚持依法用权、从严约束;注重解决学法用法脱节问题,促使领导干部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但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后,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要求将日益增长;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深化依法治国实践,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要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等法治理念;要以十九大报告的精神为指导,适时修改宪法。  相似文献   

14.
一、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关键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和法治水平,各级党校应当成为新时期培养法治型领导干部的“黄埔军校”1、我国的依法治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依法治国。我国的依法治国,不同于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的依法治国。西方各国走的是“内源发展型”或“社会演进型”的法治道路,而我国走的是“执政党推进型”法治道路。我国的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依法治国的领导,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早日建成。我国的法治提出在党、组织实施在党、最终成败也在党。2、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是提高各级…  相似文献   

15.
中国法治化过程是渐进发展的过程 ,要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价值目标 ,必须实现三个方面的突破 :一是大力培育全民的法治观念 ,使公民的法律意识和对法律的信仰大大增强 ;二是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 ,强化其为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提供有效制度安排的能力 ;三是保障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然而 ,中国在推进法治与建设现代民主国家的进程中 ,不能忽略近 13亿人口中有 9亿农民在农村的国情 ,依法治国的推行难点是上述三个方面在农村的整体推进。农村的法治氛围和农民的法律意识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中国法治化的进程 ,没有…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全面部署,对工会组织加强法治化建设、提高法治能力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在推进工会法治化建设方面,我们面临着工会维护职能不够突出、协调劳动关系的法规制度机制不够健全完善、工会运用法律武器不够经常有力、工会干部队伍的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较为欠缺、劳动关系双方法治意识不强等瓶颈问题,亟需各级工会贯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精神要求,紧紧围绕履行维护职能,大力提升法治能力,  相似文献   

17.
潘卫东 《理论探索》2015,(1):99-103,1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多次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表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又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重大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以及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开拓了依法治国的新境界,这主要体现在:把党和法治的关系明确为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的重要论断强化了宪法至高无上的法律地位;"总抓手"的重要论断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了谋划思路;新"十六字"方针为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提供了新的基本要求;"两个坚持"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了基本路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充分彰显了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和新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丰仕琪 《求知》2014,(3):44-46
<正>法治是我们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十八大报告不仅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了集中阐述,还特别提到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写入党代会的报告,是对依法治国基  相似文献   

19.
<正>确立法律权威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建设法治的普遍共识和共同追求,也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进目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确立法律的权威。法律能否至上是法治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和命脉。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讲:"法治的关键是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法治系统的特征为"法律主治",即"人民受法律治理,唯独受法律治理"。全面  相似文献   

20.
缪愫生 《党政论坛》2014,(19):40-41
党校法治教育历来是党校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法治教育和实践,领导干部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专门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