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应用电磁痕迹破案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高新电子产品得到了迅猛的的发展与应用,电磁痕迹也随之跻身于刑事犯罪痕迹领域。什么是电磁痕迹呢?传统的痕迹是指犯罪嫌疑人遗留在作案现场的指纹、足迹、工痕、枪弹等常规痕迹。电磁痕迹是指人的某种主动的或被动的行为通过某种电子设施,直接或间接地遗留或存储在电子设施记忆系统中的信息。电磁痕迹与传统痕迹同样重要,因此,我们在刑侦实际工作中应该注意搜集和应用。电磁痕迹具有如下特点: 电磁痕迹所包括的种类具有多样性能够存储记忆电磁痕迹的电子设施主要包括通信设备和电脑系统两大类。通信类主要包括程控固定电话、IC卡电话、电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电磁信息痕迹的概念和特征:特异性、精确性、非直观性。电磁信息痕迹的种类,视听资料、电信信息痕迹、金融商务财税电磁信息痕迹,计算机网络、其它。电磁信息痕迹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发现犯罪线索和犯罪人、证实犯罪、破获刑案;不断创新发展刑事侦查措施手段,补充和完善犯罪侦查对策体系内容,是侦查、审理具备有关条件必须收集的重要证据,发现,制止计算机网络犯罪活动,侦破“网络犯罪”案件,惩处网络犯罪。  相似文献   

3.
犯罪现场是指犯罪行为实施后,引起受害人、客体物发生变化的统—体。犯罪行为、犯罪工具造成特定的物质变化(被害对象直接发生变化,现场客体物表面发生变化.现场客体物增加或减少的变化,现场客体物位置和组合形态发生变化).产生相应的遗留痕迹(形象痕迹、印象痕迹、心理痕迹、电磁痕迹),痕迹与行为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4.
客观存在的犯罪现场,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痕迹物证,蕴藏着诸多的犯罪信息,是侦查破案的依据、刑事诉讼的证据来源。但随着社会的法制化、现代化、信息化,犯罪人作案手段越来越狡猾,他们为了逃避打击,不断变换手法,或者伪装现场、毁证灭迹,使遗留在现场的痕迹物证越来越少。因此,刑事科学技术人员除了在现场中心获取必要的证据外,也应高度重视现场外围,以获取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证,更有必要认真分析研究现场外围,以通过现场外围的勘验来印证和弥补现场中心获取证据材料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一 犯罪痕迹是指犯罪人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一切变化现象。按照痕迹的存在形态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有形的形象痕迹,主要是指遗留在犯罪现场的物质痕迹;另一类是无形的意识痕迹,即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印象痕迹,有人称之为感知痕迹;再一类是通过现场各种变化现象所反映出来能表征犯罪人心理现象的心理痕迹。 心理痕迹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在犯罪现场上能直接或间接反映犯罪心理活动的一切现象。这种痕迹能反映犯罪分子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6.
耳纹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凯 《中国司法鉴定》2008,(3):38-44,53
在法庭科学界,耳纹是一个新兴的研究课题,引起了欧洲、北美诸多法庭科学专家的极大兴趣。耳纹痕迹研究的三项阶段性成果:第一,耳纹痕迹显现提取问题的研究,包括耳纹痕迹的显现方法、显现效果与遗留时间的关系、显现效果与遗留客体的关系以及提取方法等具体问题;第二,耳纹认定人身问题的研究,在小范围耳纹样本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耳纹认定人身的科学性,并且提出耳纹认定人身的步骤、方法及认定标准;第三,根据现场遗留耳纹痕迹推定遗留人身高的研究,通过实验统计分析,试图找到一个公式,根据现场发现的耳纹痕迹遗留高度推定嫌疑人身高。  相似文献   

7.
在各类案件现场中,如盗抢车辆案件、交通肇事及利用交通工具作案等,常会在现场上遗留有车辆轮胎的拐弯印痕.对车辆直行轮胎印痕的轮距测量通常分别量取前后轮轨距即可,但拐弯痕迹的前轮轨距要短于前轮距,且通过车辆拐弯痕迹来推断车辆类型的文章少见报导.笔者通过对车辆拐弯痕迹的初步研究,发现车辆拐弯痕迹比直行痕迹能反映出更多的信息,如车辆的轴数、轴距等,这无疑对分析推断车辆类型有重要意义.下面以二轴四轮车拐弯轨迹为例作以说明,多轴多轮轨迹可依此类推.  相似文献   

8.
正手印是案件现场最为常见的痕迹之一,也是锁定犯罪嫌疑人、破获案件的有力物证之一。除了形态学鉴定,手印还能从DNA的角度发掘出手印的遗传学价值,该技术通过对手印中遗留的脱落细胞进行DNA检测,从而确定遗留者的基因信息,并且与犯罪嫌疑人的DNA分型进行比对,为侦查破案服务。本文对理想状态下捺印在纸张上的48份手印样本进行了DNA-STR检验,并对其成功率进行了统计。  相似文献   

9.
根据现场遗留痕迹物品收集证据 在实际工作中,侦查人员往往只是把现场上的痕迹物品提取了,没有围绕提取的痕迹物品进一步收集证据,证明现场上的痕迹、物品与案件联系的证据以及证明现场痕迹物品与作案人的行为有联系的证据,现场上的痕迹、物品本身不能说明它与案件的关系,要靠侦查人员收集证据来证明痕迹物品与案件与犯罪的关系。侦查人员赶到现场之后,对现场上遗留的各种物品,都要当成证据来对待。因为案件发生或者发现不久,案件事实并不清楚,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工痕检验实践发现,在一些常见的钳类工具中,由于生产工艺的原因,使其结构上具有某种特定性,即在刃口两端有一条与刃口角度呈垂直的对称“结合条”(咬合条)。剪切客体时,会将部分对称结合条的印压痕迹遗留在被剪客体的断端,形成剪切印压痕。该痕迹的利用为一些不具备剪切比对条件的客体提供了认定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据不完全统计,犯罪现场遗留的各种痕迹,约有百分之三十被一些物质覆盖。探讨无损剥离覆盖痕迹物质的有效方法,展示痕迹原貌特征,解读更多现场信息,是我们刑事技术人员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多年现场勘查经验和典型案例,参照痕迹形成三要素和相关的人为自然因素,就常见覆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移动电话、电子嵌入设备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犯罪活动遗留有数字痕迹(电子证据),例如手机信息、磁盘文件、存储数据等。为提高此类证据运用效率,武汉市于2006年12月建立电子证据检验系统,至今已检验各类电子证据70余起,物证120多件,在武汉市两起重大案(事)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笔者就电子证据检验技术的开展,介绍e-DEC系统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13.
蔡晓东 《刑事技术》2003,(Z1):62-63
近年来心理测试在公安工作中的运用越来越多,但由于心理测试的运用在我国还处于摸索阶段,在理论上还不是很成熟,我在心理测试工作中有一点体会,本文讨论一下犯罪现场信息在心理测试中的重要作用和运用。犯罪现场是指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和遗留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的一切场所。犯罪现场是获取犯罪信息及搜集物证的“宝库”,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的结果必然会使犯罪现场上的客观事物发生各种变化,这些变化是研究犯罪现场的关键。犯罪现场信息是从犯罪现场提取的相关痕迹、物证及通过现场走访和现场分析获取的犯罪资料。犯罪现场信息…  相似文献   

14.
现场勘验检查就是通过刑事案件现场上遗留的痕迹、物证认识和记录犯罪现场的过程,其中现场上遗留的手印痕迹是认识现场的重点特征,现场勘验检查人员在工作中应当注重发现和提取手印痕迹,这就要求现场勘验检查人员在勘验现场、检验手印时采用正确的方法,力求完整、真实记录现场手印。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DNA技术的进步,现场勘验检查时应当将手印痕迹检验技术与其他学科技术相结合,使现场手印痕迹的证明力更加直观、稳定。同时应当注重加强现场勘验检查人员人身防护,防止显现手印时使用的化学试剂和特殊光线造成人身伤害。  相似文献   

15.
工具痕迹(以下称工痕)是指犯罪分子使用某种工具破坏障碍物或目的物后遗留在犯罪现场的痕迹。工痕在现场出现率高,易发现提取。实践证明:以下步骤是利用现场工痕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1 研究现场,弄清形成工痕的客观条件。 现场工痕的形成,受造型客体与承受客体的制约,受作案人心理因素、行为技巧的限制,也与犯罪现场的周边环境、时空条件相关联。  相似文献   

16.
在痕迹检验中,常遇到一些残缺的手掌印或足掌印,它们多属掌纹的某一小块,纹线不多、特征较少,既无花纹中心,又无花纹三角。因此,这类掌纹定位不易,检验鉴定难度较大。笔者通过对3起杀人案件现场残缺掌印的检验鉴定,有以下几点体会。1确定残缺掌印是否罪犯遗留是检验鉴定的重要环节现场上的痕迹包括残缺掌印,可能是作案分子遗留,也可能是事主或其它无关人员所留。只有确定现场上的痕迹是罪犯遗留,检验鉴定才有实际意义。因此,作为检验鉴定人,首先要向送检人特别是痕迹的提取人了解有关情况,弄清手印遗留的情况。一是要分析留有残缺掌印的客体…  相似文献   

17.
1痕迹的形成原因痕迹是造痕体在力的作用下在承痕体上留下的反映形象,痕迹的具体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作案人实施犯罪活动时的具体作案行为方式,从而也就可以分析出现场痕迹是否为犯罪痕迹。2痕迹的遗留位置犯罪痕迹的形成或遗留,与作案人的犯罪过程是密不可分的。足迹、手印等现场痕迹常常是犯罪活动的记录,从现场痕迹所在部位、方向与分布可分析出犯罪活动的具体方式和范围。作案人为完成犯罪活动,就必然对犯罪障碍物进行破坏,对犯罪目的物进行触摸和翻动,因而在障碍物被破坏部位、目的物被翻动部位遗留下多种痕迹物证,据此…  相似文献   

18.
根据现场遗留痕迹物品收集证据在实际工作中,侦查人员往往只是把现场上的痕迹物品提取了,没有围绕提取的痕迹物品进一步收集证据,证明现场上的痕迹、物品与案件联系的证据以及证明现场痕迹物品与作案人的行为有联系的证据,现场上的痕迹、物品本身不能说明它与案件的关系,要靠侦查人员收集证据来证明痕迹物品与案件与犯罪的关系。侦查人员赶到现场之后,对现场上遗留的各种物品,都要当成证据来对待。因为案件发生或者发现不久,案件事实并不清楚,现场遗留的物品与案件有无联系、有什么样  相似文献   

19.
电话信息痕迹的特点一是动态性电话信息痕迹是连续记载通讯人通讯的号码、时间、次数、地点和持续时间的记录。因此,只要发生通讯行为,其记录就会随时刷新,并且这些记录的集合,还能够反映出通讯人所处位置,通话时间、通话对象的动态变化过程。二是限量性电话信息痕迹存储于通讯工具和交换机、无线基站、传呼台之中。由于受存储设备容量的制约,电话信息痕迹的存储量是有限的,当信息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存储设备就会自动删除最前面保存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作案人在作案过程中除了留下各种各样的物质痕迹以外,还会留下潜在的心理痕迹,通过现场勘查,提取遗留在现场中的各种痕迹物证,来分析作案人实施犯罪的心理过程,对于推断作案人的犯罪行为动机和目的,认定案件性质,明确侦查方向和范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