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杨  董贵山 《求索》2013,(8):146-148
《左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它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长达二百五十四年间春秋列国的兴亡变迁及诸侯公卿争权夺利的割据混战。如果没有恰当的叙事视角,那么就很难再现这一规模宏大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因此本文对《左传》的叙事视角进行了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分类和研究。笔者将《左传》中的叙事视角分为第三人称全知叙事视角、第三人称限知叙事视角和纯客观性的史官叙事视角三种.并主要结合《庄公》《僖公》进行了具体详实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早期历史叙事中的叙事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秋至西汉是我国古代史学建立的重要时期,其中足以构成史学发展阶段性的著述有《春秋》、《左传》和《史记》。《春秋》处在中国史学的草创阶段,其叙事极其简略;《左传》处于历史叙事的成熟阶段;《史记》处于中国早期历史叙事的辉煌顶峰,代表了中国早期历史叙事的最高成就。三部历史叙事文本的叙事者处于不同的位置,《春秋》的叙事者出现在本文的叙述层,《左传》的叙事者出现在本文的故事层,《史记》的叙事者以明确的身份“太史公”出现在交流层。  相似文献   

3.
诗思融合是《庄子》文本的基本特征。这一点可以从生命哲思的诗性言说、自然哲理的艺术显现以及政治理念的曲折表达等三个方面得到切实的证明。  相似文献   

4.
桑大鹏 《求索》2007,(1):147-149
《孔子诗论》的论诗方式与传世文献《左传》的“用诗”方式完全不同:孔子通过用“知”的理性范畴分析诗歌文本以及透过“民性固然”表达自己对人性的哲学领悟,展示了其论诗的人本主义立场。《左传》则采用赋诗断章的“用诗”方式,以诗的段节隐喻或预测现实、评断人物甚至用诗歌占察人的命运,显示了与其崇尚怪力乱神的神秘主义相得益彰的阐释策略。  相似文献   

5.
叙述视角是女性文学形式分析的一个重要向度,女性主义叙事学研究不再拘泥于聚焦者的生理性别,而是着重探讨写作者采用了哪种类型的叙述视角、缘何采用,及这种视角如何帮助作者建构女性声音的,这为女性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话语增长点。通过对《奔跑的火光》《轻重》《拐弯的夏天》《好儿女花》《流年物语》《婚姻》等新世纪女性写作的文本细读,探讨主人公叙述视角、主人公兼叙述者视角、叙述者视角等不同叙述视角所隐含的女性声音,以详实的文本分析实践丰富、充实了女性主义叙事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西方诠释学为参照系和对话者,中国哲学呈现为以经典为基础的哲学之思,以经典为依据,是哲学之思的主要形式,"天人之际"是其所指向的主要对象。在诠释者与文本之间,不同的视域相激相荡,意义不断生成,郭象注《庄子》作为哲学事件,代表着一种成熟,它不仅表现在郭象注《庄子》时对诠释者与文本愿意之间矛盾的解决思路中,更表现在郭象《庄子注》中所表达思想内容即"游于羿之彀中与独化于玄冥之境"中,儒与道,名教与自然,人的现实关怀与精神超越在此得到了安顿。  相似文献   

7.
海登·怀特是当代知名的历史哲学家,他在上个世纪70年代出版的《元史学》推动了西方历史哲学的第二次转向,又称历史哲学的"语言学转向"(或"修辞学转向")。怀特在文章中或访谈中多次提到维柯的历史理论对他的影响。《元史学》中所采用的修辞学的概念和比喻理论实际上都来源于维柯的话语科学,而作为怀特理论的核心部分的"诗性预构"实际与维柯在《新科学》中所阐述的第一原则——"认识即创造"密切相关,这种诗性预构突破了传统认识论的主客二分的模式,而在诗性预构基础之上建立的历史叙事并且打破了文学和史学之间的藩篱,引发了学界的争论,但也为整个历史哲学界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梦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庄周的“蝴蝶梦”,给人以瑰丽奇特的神秘感受,《红楼梦》中的梦境描写,算得上梦幻文学的集大成之作。而《左传》中的梦境描写,应该是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中梦幻作品的滥觞。无论是数量之丰富,手法之多变,还是想象之奇特,都无愧于这样的评价。笔者曾对《左传》全书进行过粗略的统计,所写之梦有二十七个之多。作为一部严肃的历史著作、它似失之于  相似文献   

9.
世界建构元素和功能推进命题是文本世界建构的两个组成部分。文学叙事语篇的叙事人称和叙述视角会影响读者文本世界的建构。在第三人称叙事中,由于叙述者不在小说的虚构世界中,读者直接走进小说故事表征小说的文本世界。由于全知第三人称叙述者既可以从外部观察小说世界,也可以进入小说人物的内心世界,因此读者的文本世界建构也会随着叙述者叙述视角的转换而发生变化。当叙述者站在故事外叙述时,读者建构语篇的文本世界;当叙述者进入人物内心世界时,读者建构从文本世界偏离的亚世界。  相似文献   

10.
张根云 《求索》2008,(12):163-165
清初的《左传》古文评点研究,特别注重探讨其叙事方法。王源由《左传》叙述战争的精彩篇章出发,以《周易》之道为本源,以《春秋》以来的良史笔法为评价依据,而以《孙子》在战略上追求奇变的宗旨为参照系,主张先从源头上体认作文之根本,进而从经世济民的实用目的出发,以天道变化的规律来指导章法的运用,从而实现道统与文统的合一。这实际上就是回归到一种先秦西汉史家叙事的传统。这一观点对清代文章学的发展颇有助益。  相似文献   

11.
黄禧祯 《岭南学刊》2008,2(1):125-127
《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论纲》是一部把理论阐释、学术研究和对策研究融为一体、以哲学的审视对科学发展观进行多学科、多角度的综合研究的著作。它对科学发展观探析的哲学理路,主要体现在:用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演进;把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展示了科学发展观世界性和民族性的视域;从认识论与价值论相统一的视角,探讨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结构;在理论与实践的契合上,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原则和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艾思奇《大众哲学》历史意义及学术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众哲学》是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的代表作之一,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现实化之先河。艾思奇的《大众哲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对中国广大老百姓起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启蒙作用,它反映着、代表着时代精神,使那个时代的广大青年抱着对《大众哲学》的良好忆念走上了追求真理的革命道路。迄今为止,艾思奇《大众哲学》仍具有十分强大的学术影响与历史价值,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研究与改革哲学的指南针;时代呼唤着新的《大众哲学》再次奏出新的时代精神的和谐强音。  相似文献   

13.
王振复 《探索与争鸣》2023,(8):139-150+180
从原始巫性文化角度探析中华审美意识的发生,论证中国原始巫性文化的人文特质,揭示从原始巫性走向审美诗性的内在机制,是中国美学的一种“本土化”研究。中国巫性文化的本土特质包含五个方面:以“大巫”居于重要地位;作为汉文字、类比思维、实用理性的历史与人文前导,对于科学技术具有某种程度的“宽容”;以祭祀祖神作为“中国巫”的独特品类,蕴含“生生哲学”的人文机制;从“巫”向“史”,形成影响深巨的“巫史传统”;封建王朝一般都对“大巫”文化采取崇尚与肯定的文化立场与国策。而从原始巫性转嬗为审美诗性的可能在于:原始巫性本就蕴含诗性审美这一历史与人文基因;构成中国美学主要范畴架构的“气、象、道”中,“巫性之气”成为中国式的“作为文化哲学的美学”的本原本体,“巫性之象”成为中国式的审美意象、意境说的历史与人文根因根性之一,“巫性之道”因其“实用理性”而历史地构系于德性生命“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巫性的“吉凶”判断,与审美诗性的性质不一而结构相同,可证从原始巫性走向审美诗性之可能。  相似文献   

14.
郑伟 《求索》2011,(8):194-196
《马氏文通》作为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古汉语语法学专著,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但同一语料常常出现用字的差别,这种"字面相近而义别"的情况影响了对语料的释读和运用。而对不同版本用字优劣的判定,需要从文本层面、文本关系层面、历史层面等多个视角进行综合考辨。本文以《国语》"惧干季孙之怨也"为例,通过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和历史学等多维视域的审视,认为《国语》公序本"惧干季孙之怒也"优于明道本"惧忓季孙之怨也",以期在方法上,为不同版本用字的辨析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刘颖  付天海 《求索》2013,(2):157-159
性别叙事学作为一种文本阐释的实践方法.将性别研究和经典叙事学纳入了同一视域,使得两种本无联系的文学批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文学批评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和分析模式。性别叙事学不仅注重对女性作品的性别化解读,它还把研究对象扩展到男性作家及作品.揭示了叙述结构和文学技巧所蕴含的性别关系本质。本文从叙事模式、不可靠叙述、叙述视角、叙事空间和叙事时间等诸方面阐述了文学的叙事形式与性别意识的相互作用及其表现形式.尝试使用叙事学的分析工具对文学文本进行性别意义的阐释,希冀为文学的性别叙事话语研究提供一个切实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春秋晚期之前的诗歌由于其诗、舞、乐一体、自足性的文本形态,以及当时的历史情境,使《诗经》的意义相对较稳定,但随着周王朝的分崩离析,诗、舞、乐一体也随之解体,面对只是文字文本的《诗经》,其阐释不可避免地趋向多元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孟子提出了“以意逆志”说。《诗经》之阐释方法也从“观志”到“逆志”发生了悄悄的变化,从而为中国古典阐释学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7.
邓艳  张映先 《求索》2011,(6):134-136
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为跨文化文本阐释研究提供了哲学反思的空间,"理解的历史性"、"视界融合"和"效果历史"三大原则向我们表明了文本阐释的现实:译者和原文本都是历史性的存在,任何理解、阐释活动都是在历史语境之内进行的,都必然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文本阐释过程其实也就是译者视域和原文本视域融合的过程,但这种融合是相对的,是差异基础上的融合;受"效果历史"的影响,文本的真正意义和阐释者一起处于不断运动生成之中。文本的意义是无限的,我们对其终极意义的把握只能是一个无限趋进的过程。不存在理想的、绝对客观、忠实的译文。  相似文献   

18.
马玉珍 《求索》2013,(6):73-75
《左传》由于述录了中国春秋时代的历史,自问世以来人们就围绕着其“传《春秋》”与“不传《春秋》”展开讨论,对《左传》的传播和研究也就围绕着是“野书”还是解经的经书展开:在争论与申述中不断推动学术研究的深入,拓宽了学术研究的领域,也使《左传》的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最终使这部反映春秋时期多方面生活的经典历史散文,在中国史学界和文学界奠定了双重身份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尼克·奈特认为,李达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声望,取决于《社会学大纲》所呈现出的博学。奈特站在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认为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以苏联哲学为模型,论述主题与方式都与苏联哲学的维度与框架相似,是苏联正统哲学对李达哲学思想影响的有力证据。奈特的论述驳斥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异端"的观点,但他对《社会学大纲》正统性认可的同时,过于强调权力对真理的正统性解读,忽视了文本本身所具有的"中国化"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为例分析经典民族志的叙述者,可以发现:在可感知度方面,它是"内隐叙述者",它的声音往往隐藏在文本中,不易被察觉;在叙述的参与程度上,它是处在事件之外的"异质性叙述者";在内容的知情程度方面,它往往是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有能力知道并说出一切事实的"全知叙述者";在叙述可靠性上,它对事件所做的描述、评论总是被读者视为是对真实的权威表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