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志辉 《求索》2014,(7):59-62
哲学阐释学认为翻译就是阐释,译者就是阐释者,在阐释过程中阐释者必然会表现出主体性。从理解的历史性来看,绝对客观的原文意义是不存在的,阐释者的历史处境和原文作者不同,他会对原文作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阐释,体现出其创造性。阐释也是视域融合的过程,阐释者和原文两种视域存在无法消除的差别,两者通过相互作用形成全新的视域,完成阐释和理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阐释者和原作者地位同等重要,渗透着阐释者的主观意识。  相似文献   

2.
阐释学的文本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云 《求索》2010,(6):119-121
阐释学是探求意义理解和解释的科学。本文以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理论为基础,从视域融合、理解的历史性,读者以文本为媒介与作者进行的对话等不同角度来审视文本解读过程中的实质,旨在为阐释学的文本解读提供全新的视点。  相似文献   

3.
哲学解释学提出了理解的条件性、历史性等主张,认为理解活动总是处于一定历史境域下的本文与读者相互视域融合的过程,理解按其本性乃是一种效果历史事件。哲学解释学还提出了其他丰富的解释学元理论问题,如理解的语言性、辩证法及评判理解有效性的标准,等等。所有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对于文学文本的阅读与研究都有着直接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哲学阐释学与文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宁 《求索》2007,(7):140-142
20世纪兴起的阐释学是基于语言在社会中的特殊作用而成为一门学科。本文拟从现代哲学阐释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解的历史性、偏见观、视域融合几个核心原则入手,论证理解观的演变发展对阐释学和文化交流的影响。而海德格尔提出的“先理解”和斯坦纳的“阐释过程”丰富了文化交流的文本模式。  相似文献   

5.
历史文化审美:庄子哲学和美学理解的当代视域□李建盛任何思想、观点的理解和解释,任何历史流传物的读解和阐释都有其理解和阐释的理论视域问题。这种理论视域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理解者和阐释者本身所具有所选择的用以理解和解释对象的理论视域,另一方面是指理解...  相似文献   

6.
话语是思想的凝聚,革命特指暴力手段夺取政权。在解释学视域中理解"革命"话语包括三个维度:前见基础、文本互动和视域融合。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是理解革命话语的前见基础,包括了颠覆国家权力、期盼圣人救国和追寻道德理想三个特征;通过"附会"的文本互动形式,理解者不断缩短阐释革命话语的"文化间距";在这个过程中也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与传统儒家文化的内在交流、会通的机理;最后,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与儒家革命文化会通于中国革命历史逻辑之中,彰显了传统革命话语的现代转化,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李熙 《求索》2011,(2):186-188
中国古代存在着丰富的阐释学资源。通过运用和融合西方现代阐释学与儒家经典的理论观点,本文试图论证中国古代固有的阐释多元化传统。通过论证"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阐释方法的不足,本文强调,重视阐释者历史性和读者反应的观点是一种具有理论价值的方法策略,普遍存在于古代的实际阐释活动中。具体剖析历代注疏家对儒家经典文本的阐释,亦可印证阐释多元化现象的合理性。本文还引用古代评论家对诗歌文本的不同阐释,分析了阐释多元化现象存在的各种原因,以此证明这种现象所具有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话语是思想的凝聚,革命特指暴力手段夺取政权。在解释学视域中理解"革命"话语包括三个维度:前见基础、文本互动和视域融合。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是理解革命话语的前见基础,包括了颠覆国家权力、期盼圣人救国和追寻道德理想三个特征;通过"附会"的文本互动形式,理解者不断缩短阐释革命话语的"文化间距";在这个过程中也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与传统儒家文化的内在交流、会通的机理;最后,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与儒家革命文化会通于中国革命历史逻辑之中,彰显了传统革命话语的现代转化,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立足于伽达默尔创立的现代释义学,文章从"理解本体论"的角度阐释"语言"、"视域融合"、"效果历史"等观点在音乐主体活动中的指导作用,突破原有的音乐本体论观点,发挥哲学对实践的指导意义,阐释这一课题研究引发当下对我国音乐创作、音乐文化产业及音乐教育的更多探索。  相似文献   

10.
对话何时开始,语词的意义就何时开始。文本话题何处开始,哲学阐释学的语言问题就在何处出现。谁进行理解,谁就已经进入了一种事件(民族的、历史的、文化的)之中,意义是或总是通过事件完成自我主张的。意义发生在语言事件之中,或发生在对话得以发生的空间中。每一个语词,作为一个瞬间的事件,通过回应和召唤,与和它相关联的未说之言(沉默)共舞。所有人类言说都是有限的,其中隐藏了需要解释和揭示的无限意义。现象学家梅洛-庞蒂认为,意义起源于存在的结构性振荡,而哲学阐释学家加达默尔认为,意义起源于言语的虚拟性和表达的无限可能性。他们关于意义发生的相关论述,对理解文本与世界、文本与读者及文本与历史—空间的结构性关系,以及把握文化翻译如何在语言中实现其诗学的、历史的、民族的“存在性投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1.
论阐释学观照下的一种主体性介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现代阐释学及其演变生成的接受美学为理论基础,从分析理解的历史性和期待视野等核心概念入手,深入剖析阐释主体(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读者的期待视野之间存在一种互动的关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不容忽视。译学研究应该站在历史的和发展的高度,辨证地展开翻译研究和批评。  相似文献   

12.
主体间性哲学视域中的语际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冬梅 《求索》2010,(5):104-106
主体间性是当代哲学消解一元中心式主体,用交往理性、对话理性取代主体中心理性的基础性论题,是一个普遍的哲学问题。将语际阐释这一古老而又复杂的人类活动置于主体间性的哲学视域之下,我们不仅获得了关于意义与理解的新知,看到了语际阐释过程中意义的对话生成性,还获得了实践与伦理意义上的启示,看到了在语际阐释这一文化对话活动中建立彼此尊重之对话伦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文浩 《求索》2010,(7):216-218
在西方学界以复调和狂欢化理论著称的巴赫金和以接受美学闻名的伊瑟尔,表面似无学术关联,实际上文本问题是他们的理论聚焦点。他们都阐明了文本的事件性并发现:文本是对话的开放结构,文本意义产生于对话关系中。由此,他们从人本主义立场守护了文本的人文性和接受者的主体性。不同的是:巴赫金理论中的理解者是实际接受者而伊瑟尔理论模型中的"隐含读者"是结构性预设;巴赫金的文本理论重视历史性而伊瑟尔的文本理论缺乏历史性。这种差异源于巴赫金的超语言学、历史感和伊瑟尔的现象学立场的区别。在比较中可以发现,巴赫金比伊瑟尔更为彻底的坚守了接受者的主体地位,而且巴赫金的文本理论较之伊瑟尔的文本理论具有更为辩证圆融的阐释效力。  相似文献   

14.
在经由迦达默尔所实现的解释学的“本体论的转折”之前,旧解释学已经认识到,理解者和文本之间的历史时间间距使理解者自身的主观成见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对文本的理解之中。但旧解释学把这种情况看作是必须在理解和解释过程中加以消除的因素,克服历史距离、消除误解和偏见被看成是解释学的任务和目的。于是,施莱尔马赫把解释学定义为避免误解的艺术。然而,迦达默尔认为这种重建作者原意的企图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不论是文本还是解释者都内在地镶嵌在历史之中,解释者的历史性表现使他不可能摆脱自己被历史时代所限制的理解视域而以一种纯粹的意…  相似文献   

15.
王清 《前沿》2014,(17):55-56
西方阐释学经历了古典阐释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方法论转变,狄尔泰将阐释学进一步提升为精神科学方法论。到了海德格尔,阐释学转变成为哲学本体论,具有存在的意义。海德格尔的学生伽达默尔强调理解的普遍性和历史性,阐释学成为哲学主体思潮,解释的历史性是当代西方哲学阐释学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6.
孙琳 《前沿》2011,(7):76-80
通过"反思的问题域"来观察"理解的发生学",是哈贝马斯批判哲学的一个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出场学批判继承哈贝马斯的批判哲学,从"反思的问题域"中"主体中心论"视角的分化消解过程入手,来获得重建现代性的理性话语的基础,从而将主体中心理性的哲学视域转入出场学的哲学视域,由此在当代众声喧哗的后现代主义视域中以及多元化碎片化时代背景中,为缺失和空场的主体理性找到一个非主体理性中心论的根本立足点。  相似文献   

17.
奠基于全面而系统的文本基础之上的研究,最终呈现出一个与以往很不相同的马克思形象,形成对马克思哲学新的理解,把其关乎理解世界的哲学方式的超越、新的世界观的阐释、社会历史的全新把握、社会认识论和历史阐释学的探究和鲜明的哲学归旨与思想特征等方面充分揭示出来。文本研究的最大启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必须是在正确理解马克思哲学、在其哲学革命的基础之上展开。  相似文献   

18.
吕国升  刘玢 《前沿》2012,(8):9-10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个人的现实性和人类的历史性对资本家进行了人本主义剖析,指出资本家的现实规定性是异化、历史规定性是创造,资本家在历史上有消极和积极双重作用。对"资本家"诞生和初期发展过程的人本解构,对于我们理解"以人为本"和指导科学发展有很好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习根 《前沿》2009,(12):36-39
历史与哲学融合为一个总体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古希腊哲学缺乏一种“纵向的”总体观,它不能将历史理解为一个具有开端、中间和终点的进步的过程,而是将历史看作一个没有任何进步的无限循环。基督教在对总体的认识方面是有进步的,它在保持静态的、封闭的总体观念的同时,具有了历史进步观念的萌芽。历史与哲学的融合在动态的资本主义社会得到发展,在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近代哲学中达到完全的融合,形成为一个开放的、进步的、动态的历史总体。  相似文献   

20.
由于晚清翻译活动的特殊性,译者作为原文本的阐释者,他们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开启民智、救国存亡。阐释的非文本目的对于阐释过程中的主体来说是多方面的,阐释者作为世俗社会的一员,不可避免地带上世俗功利目的而进行阐释。这种目的性是由赞助人、稿酬制度等多方面的因素而得以实现的,虽然不崇高但也应予以承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