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社工人才是我国人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急需加强的人才建设领域.2011年11月,中组部、民政部等18个部门和组织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第一次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进行界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解决社会问题、应对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基础性作用.社工知识和技能涵盖了民政的全部职能,民政部门是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只有掌握了社工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做好民政工作.作为民政人,都应该自觉致力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深圳市盐田区大力发展专业社会工作事业,以探索建立符合现代社会工作职业体系为目的,出台了《盐田区关于加强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及职业分级管理、职业分级实施和人才激励"1+3"文件,以"六创新"推进专业社工职业化改革,为社工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改革提供了"盐田样本"。一是领先建立专业社工职业体系,打通晋升渠道,创新社会工作职业发展路径图。目前全市社工没有职业发展体系,仅有中心主任、督导助  相似文献   

3.
《传承》2016,(5)
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在民族地区农村提供专业性的社工服务,促进民族地区城乡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和均等化,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要坚持政府倡导和支持、专业社工机构主导、其他社会组织和社会大众广泛参与的发展理念,形成良性协作机制,培养专业化社工人才和社工机构,推进社会工作本土化、常态化以及相关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宣传社工的职业内涵和社会价值、有效提升东莞社会工作的形象,切实增强广大东莞社工的凝聚力,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社会工作发展、尊重社会工作人才的良好氛围,东莞社工办决定从6月21日开始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东莞社会工作形象标识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5.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治国方略的提出是当代中国的理性选择。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在逻辑起点、功能作用、发展目标等方面具有互构性发展的逻辑关系。社会工作既是社会治理的主体,也是社会治理的内容和手段。社会工作从建立健全社会工作发展制度、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制度、激发社工机构组织活力三方面参与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以"十九大背景下社会工作发展新机遇""创新三社联动营造美好社区"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社工年会在北京召开。全国各地社会工作行业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负责人,专家、学者及一线社工近400人齐聚大会,就上述主题及"社工如何助力美好社区营造"进行了深入讨论。大会还发布了"2017年度促进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十件大事",同时启动2018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社会工作主题宣传周——"牢记社工心,建功新  相似文献   

7.
专业社工介入社会性突发事件精神救助的瓶颈与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性突发事件的特性要求在其精神救助系统建构中需要专业社工介入.而专业社会工作作为服务社会、发展社会的专业和职业,只有当其成为社会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时候,才能在制度层次上使得精神救助成为社会性突发事件,乃至人们相关需求的常态服务.在此过程中,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专业化、政府职能转变、公共服务提供模式转变、经济政策向社会政策转型、服务本土化切合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系,是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精神救助发展模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调查研究显示,当前公众对禁毒社工工作的职业认同度较高,但禁毒社工队伍在年龄、文化教育、专业结构,以及对禁毒社工工作内容的认知与实践等方面都与专业化建设目标存在较大的差距。要提高禁毒社工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必须明确界定禁毒社工的身份和职责,突显其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色彩,并加强对禁毒社工的社会工作专业化训练,通过合理的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提升禁毒社工的职业认同感,以逐渐实现禁毒工作的专业化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社会工作语境下,家庭社会工作领域关注社工的个人经验与性别角色,对从事家庭项目的女社工往往有超越专业范畴的期待。本文不仅对社工专业性与个人经验间的关系与界限进行了具象化的描绘,从社工的细致回顾与反思中梳理其职业成长阶段,勾勒出当前实务环境中的“专业性”图景,还特别捕捉了性别因素影响下的特点与变化。对M市不同社会工作机构的家庭项目的研究发现,社工在处理不同工作内容时会根据情境调用两方面的经验,如何运用专业知识和个人经验、二者的界限如何均受工作年资的影响。处于职业发展中段以前的社工在两者的边界方面呈现部分重叠与单向渗透的特点;资历较深的社工认为两者应能互相转化,不分界限。女社工内化了传统女性气质塑造的性别形象与工作期待,其工作内容与方式以及对职业成长、个人经验和专业性关系的理解,都超越了工作本身,体现出女性与家庭、情感、关系的捆绑;她们的性别观念对其在工作中的公私界限产生了影响,但实际并未改变或打破它。  相似文献   

10.
熊贵彬 《前沿》2013,(2):87-89
十八大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离不开社会工作的全面发展.当前,我们有必要对各地社会工作开展状况、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探讨.上海、深圳、北京、江西万载等地的实践各具特色,民政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社会工作融入我国的服务系统,然而在社工教育、考试、落实、职业吸引力、社会影响等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1.
廖鸿冰 《湖湘论坛》2010,23(4):117-120
从生物学的共生理论视角分析社会工作组织与政府共生关系的建立,社工组织与政府共生系统的形成动因与运作模式,明确指出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的形成,是灾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工作服务组织与政府共生模式的发展目标。然而从长远来看,灾后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社会工作服务组织必须秉持公益目标、争取政府购买服务、建立多维的社会资本、规范自己的组织行为,才能获得社会工作服务组织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健全体制机制是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现实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励 《理论月刊》2008,(7):98-100
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要尽快建立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和体制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卓有成效地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领导机制,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建立培训机制,促进社工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立服务机制,为社会工作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建立激励机制.打造社工人才"洼地".  相似文献   

13.
正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万秀区民政局积极探索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在全区率先启动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试点,成立5个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立"六社联动"机制,逐步建立起以养老领域社会工作服务为特色的专业化社工服务体系。"六社联动"是指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服务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社会工作者、社会志愿者之间的联动。万秀区结合辖区特色资源——云家庭智慧养老服务平台、3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5个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通过搭建基层社会工作服务平台,增强社会组织服务能力,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相似文献   

14.
正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宣传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展示社会工作发展成果,推动社会工作事业发展,民政部于3月15日-21日组织开展2021年社会工作主题宣传活动。本次宣传活动主题为"汇聚社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各级民政部门积极响应,结合各自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有力提升了社会工作的认知度和知晓度。  相似文献   

15.
正北京市顺义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积极探索打造"五+五"社会工作服务新模式,提升顺义区社会工作服务水平,推动顺义区社会工作的发展。"五+五",即"五个依托""五个起来":依托社区党建、依托社区资源、依托社会人才、依托服务项目、依托志愿服务;社会工作香起来、城乡社区动起来、社工机构转起来、服务项目做起来、社工人才美起来。  相似文献   

16.
刘洪 《中国民政》2010,(10):23-25
<正>近年来,广东各级民政部门按照国家民政部的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规划纲要》,按照《部省协议》提出的"率先建立现代社会工作制度","将珠江三角洲地区逐步建成社会工作发展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示范区"的要求,充分发挥珠三角地区先行先试的引领作用,大力推动社会工作试点,加快社工人才培养,领导组织机构日益健全,民办社工服务机构发展迅速,试点领域不断拓展,人才队伍日益壮大,专业化程度稳步提升,服务效果逐渐显现,社会认同度显著  相似文献   

17.
从社会工作专业进入我国高校,到国家承认社会工作职业、出台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到政府开始从民间社工机构购买专业服务,社会工作这一舶来品在本土化进程中越来越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与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给中国的社区治理提出了"结构性"的挑战,呼唤我国社区治理走向多元协调的"协同治理",强调在政府主导下形成政府与社会组织以及社会服务者共同提供社区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的格局。这一模式的形成,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与条件。社会工作以其助人自助的社区治理理念,以其恢复、预防和发展功能,以及专业化职业导向,为实现社区协同治理提供了新的人才资源、组织资源与方法介入。  相似文献   

19.
张启荣 《广东民政》2011,(11):45-47
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深圳社会工作的1+7文件出台后,深圳社会工作迅猛发展,得到了民政部领导的充分肯定。目前,全市由政府购买岗位以及项目的社工已达1331名,其中岗位社工1213名,项目社工118名,服务的领域分布在全市各区和民政、司法等领域,社工机构有42家。政府购买服务、率先引进社工督导的做法,为全国社会工作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但随着这项工作的不断深化,有些矛盾和问题也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主要标志在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以主要矛盾的转化为视角,分析当代青年社会工作人才发展的现状,面对服务对象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与社会工作者均衡、充分提供专业服务之间的矛盾,迫切需要加强青年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创新青年社会工作人才机制,注重发挥学历教育与社会服务双向平台和高等院校与实践基地双联动作用,推动青年社会工作人才机制的顶层设计,以层级清晰的薪酬福利及职业晋升体系来保障青年社工人才机制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