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就上期“人大代表法庭‘挑刺'”一说,笔者认为,人大代表不仅可以“挑刺”,还可以评判法官庭审情况。 第一,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对同级法院的审判工作进行监督。因此人大代表有必要了解同级法院法官的职业技能情况。而法官的职业技能一般来说包括公正司法的能力:庭审能力:裁判文书制作能力;调研能力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推行审判长选任制是改变目前法院行政管理模式,落实法官审判职权,改革和优化法官结构和管理制度,促进法官精英化,提高审判效率,从而促进司法公正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人民法院审判组织改革的重要内容。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提出要“强化合议庭和法官的职责,推行审判长和独任审判员选任制度。审判长和独任审判员依审判职责签发裁判文书。”实现审判长选任制,强化合议庭的职责,  相似文献   

3.
最近笔者在接受咨询时接连发现几起婚姻登记机关在法院判决或调解离婚的裁判文书上加盖"注销"章的情况。经了解,是离婚诉讼当事人在法院调解离婚或判决准许离婚后,办理再婚登记时,婚姻登记机关为防止离婚案件当事人持此生效裁判文书再次另行办理结婚登记,采取不收取法院的裁判文书,而是在裁判文书上加盖"注销"章后,将裁判文书退还该当事人。  相似文献   

4.
司法与立法、行政不同,司法的本性在于裁判,司法的范畴就是审判,那么司法独立也即审判独立。从司法独立原则提出与发展的历史脉络来把握其丰富的内涵,从现代宪政制度结构和公正制度保障二个层面来剖析司法独立的内涵核心,司法独立即意味着“司法权独立”和“法院和法官的独立”。我国目前司法独立仍处于预备状态。  相似文献   

5.
裁判文书上网,让中国数亿网民有机会接近人民法院,是司法公开的路径之一。网上公开裁判文书是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不容忽视的是,因裁判文书上网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人民法院和法官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一、问题检阅:舆论来势汹汹,法院忧心忡忡网络时代,人民法院和法官的工作被置于摄像头、显微镜之下,一起纠纷、一桩案件、一份判决、一项执行都可能以始料不及的新闻点引起网  相似文献   

6.
案件的审理报批制度,是法院内部通行的、在合议庭对个案拿出审判意见后,报主管庭长、院长签发,或报上一级法院批准的制度。长期以来,该制度对提高法官的办案水平、保证案件裁判质量,防止关系案、人情案和司法活动中的钱权交易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暴露出严重问题:一是判审分离的问题。案件由合议庭审理,却要报院长、庭长审批,导致审者不判、判者不审。本来,在案件审理中,法官应当亲自审查控辩双方提交的证据,并出庭直接听取控辩双方进行的举证、质证和辩论,等等,在此基础上对争议形成独立的专业判断。但案件审批制度撇开这种“裁判者的亲历性”,要求裁判意见层层上报审批,把司法裁判搞成了行政决策—谁官大谁说了算,实际上是法院内部“权大于法”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徐振光 《青年论坛》2005,1(3):79-81
审判独立是确保司法公正的必要条件。法官是独立行使审判权的主体。要实现审判独立,在外部必须保障法院独立,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在内部必须保障法官的独立,独立地适用法律。  相似文献   

8.
出于对法律文书(特别是裁判文书)的偏爱和职业习惯,笔者有收集古今中外、各级法院、各类案件法律文书的嗜好,其中也包括有“瑕疵”以及法院和法官又对其进行“补正”的法律文书。  相似文献   

9.
网上公布裁判文书虽然是一项落实审判公开的重要形式,是实现"以公开促公正"的有力举措,但伴随着网络的巨大影响力,在裁判文书公开透明的同时,如果处理不当,会给当事人的隐私造成巨大威胁。笔者认为,网上公开裁判文书是当事人权利而非法院"权力",应以尊重当事人意愿和隐私不受侵犯为前提。当今国际社会所公认的《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院长马艾地日前宣布:凡年满18周岁的我国公民持合法有效证件,可以查阅该院已经审结案件的裁判文书:外国人查阅一中法院裁判文书的,须按外事管理规定办理. 允许公民自由查阅裁判文书,是该院继去年6月全面落实公开审判制度之后的又一重要举措,是审判公开向更深层次推进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黑小兵 《人民论坛》2013,(8):152-154
当前司法缺乏公信力的原因包括司法体制现状无法满足群众期待等多方面。司法公信力主要包括维护法院生效裁判文书既判力,提高法官作出权威性判断的能力等。提升司法公信力,要规范司法行为,维护司法权威;要强化司法终局性,减少生效裁判的不稳定性;增强司法独立性,保障司法公正;提高法官司法能力,加强法官职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民主与法制》2013,(29):24-25
1.要消解法院系统浓厚的“行政化”现象 法院系统浓厚的“行政化”现象表现为:用管理、考核行政系统公务员的办法来对待法院的审判人员;在法院内部院长、庭长不审案却对案件裁判有氟大决定权;下级法院院长越来越多由上级法院下派,导致宪法、诉讼法所规定审级制度不断虚化;党政干部缺乏基本法律素养却被安排担任法院院长……等等。法院系统的过度行政化,会牺牲法院的自主性,损害法官的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13.
试论审判权配置原则罗安荣,贺清生审判权作为司法权的重心,是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审理和裁判诉讼案件的权力。具有排它性、公正性、平等性、权威性等特点。审判权按照审判主体可以划分为法院审判权、审判组织审判权、法官审判权;按照审判客体即诉讼案件的性质,可以划分为...  相似文献   

14.
民事诉讼法院调查取证制度若干问题之再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院调查取证制度是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核心内容之一.实现法治、树立审判权威要求审判权与调查取证权相分离,审判法官与调查法官相分离.我国现有调查取证的模式含糊不清,有碍于程序公正.从制度上完善法院调查取证制度,让调查取证独立是审判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前提,是证据体系改革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完善裁判文书签发制,规范院庭长批示案件的范围和程序,充分尊重独任法官与合议庭的意见。可见改革后将还权于法官,但对于目前法官的人身安全剂职业权力保障制度却并未提及,笔者认为在立法上应当把法律的利剑交给了法官,但同时应当给予法官抵御外侵的盾牌.亦即亟待法官的人身安全剂职业权力保障制度。目前法官在法官的人身安全剂职业权力保障制度的欠缺表现在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李静 《西部社会》2002,(12):42-43
人民法院司法改革从总体上讲,就是通过改革法院的内部体制和外部环境,实现法院独立审判,维护司法公正。内部运行体制的改革包括法院领导的体制的改革、审判方式的改革、法官队伍的管理、监督制约机制的完善等内容。审判流程管理改革则是审判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同其他改革一样,审判流程管理之所以要改革,是因为原有的模式与新情况、新形势发生了矛盾,出现了弊端,原有的模式已经成为新需要的阻滞因素,必须予以改进和完善。原有审判管理模式存在以下弊端: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录制并保留全程庭审资料增强法律文书说理性,推动公开法院生效裁判文书。”为新形势下的司法公开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英美法系国家控方不移送卷证给法院,庭审以口证的方式进行,能保障控辩平等,实现庭审实质化,但造成庭审的冗长和低效。由于卷证具有某些积极功能,大陆法系国家在刑事审判中广泛使用卷证,卷证虽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庭审和法官的裁判,但在庭审中有限度地使用卷证,法官的心证在庭审中形成,也能保证审判的公正性。我国审前控方把卷证移送给法院,庭审以卷证为中心,证人不出庭作证,卷证不当影响裁判作出,庭审实质化难以实现,庭审效率高但公正性欠缺。我国卷证制度的改革方向应该是,让法官审前了解辩方的观点和证据,庭审限制使用卷证,庭后裁判的作出不依赖卷证。  相似文献   

19.
王娟 《公民导刊》2011,(8):22-22
目前,不少地方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旁听并评议法院庭审。有人认为,评议法院庭审有干预司法个案之嫌,有损法院独立审判原则。但有人认为,组织人大代表评议法院庭审,有助于推动和提升法官庭审质量,促进公正司法。可否组织人大代表评议法院庭审呢?请看本期争鸣。  相似文献   

20.
网上公开裁判文书有利于提高司法透明度、便于社会公众监督、有效引导司法行为和公众行为,但如何在公开的裁判文书中保护当事人隐私却广受质疑。笔者认为,网上公开裁判文书应慎行。网上公开裁判文书不是审判公开制度的法理逻辑。《宪法》第12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我国三大诉讼法规定,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