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年的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讨论了"青年"概念的使用和有用性,讨论了年轻人被概念化的方式,探讨了青年向成年过渡的假设,提出将青年概念看作是一个社会过程的观点.青年时期是重要的,它是成年的临界点,同时它又有很大的问题.媒体话语中的青年流行概念不仅再现了青年而且实际上建构了青年的经历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代青年"丧文化"表现出青年亚文化的仪式抵抗,以自我嘲笑、麻木颓废等消极情感的表达为主,通过多样化的解构拼贴与具象重塑,反映了青年复杂的社会心态与情感。"丧文化"的生成是青年寻求自我认同与价值实现的内在需要与我国社会转型现实境况、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发展、商业营销行为的推动等外部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观上要引导青年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当代青年精神成人;客观上要优化外部条件,满足当代青年合理的物质利益诉求,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引导"丧文化"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实指定义的正确理解之所以是以掌握一门语言为前提的,是因为实指定义产生的是"符号概念",而"符号概念"却已内含了"实体概念"。对基本层次的考察发现了两种认知倾向:求同和寻异,用图式表示为"a=b"。借助于"a=b","实体概念"便能够得以形成。这一切说明"a=b"可能是人类认知的一种基本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正网络中"丧文化"的传播主要表现为借用经典台词和动漫表情,呈现出的一系列自嘲、戏谑式表达,是对"现实世界的温和反抗"。"丧文化"是中国社会新时期出现的青年网络亚文化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着青年群体的社会心理。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涌现的社会情绪、互联网技术发展塑造的媒介生态、部分青年群体求异叛逆的心理动因,共同助推了"丧文化"的传播。"丧文化"流行带来的负面化情绪渲染,对  相似文献   

5.
"丧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具有较为复杂的心理动因,是近期在青年群体中广泛流行的表达沮丧、焦虑情绪的青年亚文化。对待"丧文化"不应该强行压制,而应该因势利导,关注处在青年阶段的学生的情绪,同时需创制新的网络文化,平衡与稀释"丧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避免青年群体过度沉浸在自己的"丧"情绪中。  相似文献   

6.
青年的发展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应避免青年陷入"丧文化"的泥沼。对此,要引导青年克服心理压力,以积极健康心态面对社会,通过价值观引导、物质文化需求的合理满足、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消除"丧文化"带给青年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空巢青年"是发源于网络的词汇,其概念、特征和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不确定性。基于对网络新闻的文献研究发现,网络新闻对"空巢青年"的报道主要集中于"空巢青年"的精神状态、精神追求、网络媒体评价、信息报道、经济行为等五个方面。精神上的孤独和自主是网络上"空巢青年"的主要形象,孤独和独立是"空巢青年"网络形象的两个面向。网络媒体对"空巢青年"的解读占据重要部分,"空巢青年"受到消费市场的广泛关注。"空巢青年"是带有青年网络自嘲亚文化的概念,其解读和诠释受到市场和媒介的影响,但概念和特征的不确定性使得"空巢青年"作为研究主体的可能性降低,因此要对"空巢青年"这一概念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8.
青年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对"党"的概念的理论描写,是他党建思想的集中体现。他从两个维度分析了"党"的概念,从而彰显了他党建思想的两大原则——"思想建党"和"组织建党"。在当时的欧洲,青年卢卡奇的"思想建党"思想并不能真正回答或解决无产阶级政党意志淡薄的问题,"组织建党"思想也难以贯彻,而二者本身又存在张力而难以实现统一,因此具有历史局限性。在当代的中国,时代背景与当时的欧洲有某些相似之处,而时代主题却不同,使得青年卢卡奇的党建思想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青年"概念辩证的目的和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2008年第8期刊登了郗杰英、杨守建撰写的<"谁是青年"再讨论>一文,对多年以来学界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澄清了一些问题.具体的来说,是回答了某一类事务所照应哪一个年龄段的青年群体,指出"青年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在这里我们试图为青年组织定个更为确切的概念,其用意在于跳出某一团体自身发展的范围,超越某一理论或学科的局限性,概括出能够得到实践验证,并具有青年组织所特有的社会本质特征。这就要把它置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系统完整地加以考察和分析,从中归纳出较完整的概念。 1.青年组织是一种社会文化表现青年较之于其他年龄群体往往处在最进步的时代,受到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和社会教育的影响,容易建立起一个具有新的社会理想和要求的世界,容易形成具有自己特殊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文化形态。青年组织既受着这种具有明显的时代要求和年龄特征的青年文化的影响,也深深受  相似文献   

11.
"低欲望"与"躺平"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近年来以"丧文化""佛系文化"为代表的"颓废型"青年文化的延续。它是青年面临社会难题而群体性焦虑的文化反映,也是青年主体的代际特质与亚文化表征,本质上是所谓社会"内卷"后青年的自我贬损。一些青年选择"低欲望"和"躺平"有其现实缘由,但任其发展下去,会走向消极宿命论、价值虚无主义与犬儒主义。当代青年的需求世界多元复杂,不应夸大青年"躺平"现象并将其绝对化、标签化,而要整体把握并关切青年多元需求,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需求观,形成青年个人奋斗与国家蓬勃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探讨和梳理"中国梦"的青年向度,是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从事者和研究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青年"中国梦"的形成,紧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青年"中国梦"的践行,寓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既饱蘸一腔热情、热血,又充满干劲、冲劲;青年"中国梦"的实现,筑基于每个人的奋斗汗水之上。在对青年"中国梦"的形成、践行和实现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基础上,推动"中国梦"融入青年文化,成为青年文化的主题,是"中国梦"思想引领青年的必由之路。青年面对"中国梦"的行为取向也是青年研究必须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个科学研究领域,离不开对隶属于该领域的若干基本概念的探讨与界定.青年研究领域同样涉及诸如青春期、青年现象、青年概念、青年群体、青年文化以及"青年本质"等基本概念的研究.然而,这些概念往往众说纷纷、尚无定  相似文献   

14.
正"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前不久召开的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这一要求,吹响了新的一年广西经济加快发展的号角。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第一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全面开放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本期半月话题以"为‘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为主题,从增强产业竞争力、推进乡村振兴、融入新发展格局、补齐民生短板等角度切入,探讨广西"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的有效路径,着力推动广西"十四五"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7,(8)
正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加快推进台资集聚新高地建设,台资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同时全面加强对台交流合作,帮助台湾青年来淮就业创业,推动淮台两地人才交流。淮安市委、市政府对来淮就业创业的台湾青年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主要做法有:一是以多样的交流活动汇聚台湾青年。在重大活动中,如台商论坛、"淮安周""淮安经贸交流合作周"等专门为两岸青年设立板块,为台湾青年交流提供平台;二是以丰厚的文化底蕴吸引台湾青年。举办特色文化交流活动,积极推  相似文献   

16.
李渊 《前进》2018,(11)
正涵养实力之源,坚固腾飞之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振兴实体经济摆到十分突出的位置。"把实体经济抓上去","国家强大要靠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有关实体经济的重要论断。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我国"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相似文献   

17.
正主持人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我国进入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也是我国人才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其中青年的培养教育更是面临新的挑战。本栏目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视野下的青年人才培养为主题,选取了青年中的四个重要骨干群体,即青年马克思主义骨干人才、青少年事务专业人才,农村青年领袖人才、高校学生干部,围  相似文献   

18.
青年的概念     
“青年”这个词眼,常常与生机、朝气、活力和革新等词联系在一起,青年也日益被视为充满生机和活力并蕴藏着巨大能量的特殊社会群体,是社会变革与进步的一个最积极的社会因素。然而,尽管青年这个词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若对青年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作一个确切的规定,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古今中外,至今众说纷纷,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9.
新的社会阶层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以自由择业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新生社会力量。新的社会阶层概念经历了由"六种人"到"四个群体"的变化。相应的,其政治属性也由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转变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劳动者。厘清新的社会阶层的概念及属性,并重视新的社会阶层群体对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力,重视新的社会阶层群体的思想状况,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20.
胡妍 《小康》2023,(29):58-59
<正>近年来,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力争打造成为全国经济强镇、大湾区青年人才小镇,奋力开创“双轮驱动、三产融合、绿色发展”新局面。2023年,是深入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杏坛落地见效的重要一年,也是杏坛开创“双轮驱动、三产融合、绿色发展”新局面的关键之年。杏坛以高新区、临港经济生态圈建设为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