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已成为一把“双刃剑”。目前中国网民总数已超过3亿人,30岁以下的青年和青少年网民占网民总数的70%。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人格健康,阻碍了青少年情绪社会化的进程。网络依赖、网络性心理障碍可导致青少年的自杀行为。“自杀网站”成为青少年自杀帮凶,沉溺网吧、在线游戏可间接导致自杀。“网恋”有着重大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2.
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认知方式、情绪调控、意志品质、角色认同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可能导致青少年的人格偏差和行为障碍.网络成瘾已逐渐成为青少年性犯罪、暴力犯罪、财产犯罪的主要诱因,不仅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还有碍法治秩序.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应通过心理疗法、道德约束、法律规制予以有效应对,以减少网络成瘾犯罪.  相似文献   

3.
网络传播对青少年人格和行为方式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日益普及,青少年已成为网络最为活跃的使用者.在低俗有害信息泛滥的网络环境中,无序、无界、匿名传播的网络状态,对青少年人格缺失甚至形成犯罪型人格起着诱发乃至推进的作用,给个人成长、社会治安带来隐患.对于网络传播有害信息的行为,需要采取严厉的打击取缔措施,要完善网络立法,并从互联网技术上对低俗信息予以过滤堵截,从而使低俗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和侵害降到最低,同时,学校、家长乃至社会各个方面也应自觉承担起责任,教育和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网络、使用网络.  相似文献   

4.
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正处在网络信息时代 ,网络对青少年成长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这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从发展趋势上看 ,网络已成为青少年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 ,已成为影响青少年成长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网络时代青少年工作面临的六大课题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生活在现时代的青少年,将与网络一起成长。他们区别于“在电视机前长大的一代”,成为新的“网络世代”。受网络的影响,网络世代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工作方式都会呈现一些新的特点,给我们青少年工作带来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提升当代青少年道德能力,在道德教育方式上急需实现由教育者强制性道德教育向青少年自主性道德学习的转型。现代社会,虚拟网络情境正在成为青少年道德学习的“第二空间”,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道德信息,培养青少年对道德信息内容的真伪判断能力、锻炼青少年对道德信息评价的辩证思维方法、引导青少年树立文明健康的网络娱乐生活方式,已成为促进青少年道德学习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和迅速发展,网络参与已成为公民参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网络参与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新世纪的青少年网络参与迅猛发展,相关研究也日渐丰富。近二十年来,关于青少年网络参与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概念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学理性研究、比较性研究、归因性研究、影响性研究和对策性研究七个方面。已有研究在取得巨大进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研究内容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队伍有待进一步壮大、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拓展、研究范式有待进一步创新的困境。未来研究需要不断拓展研究的内容体系,更新研究的科学理念,借鉴多元的学科视野,创新多维的研究范式,最终提升青少年网络参与研究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8.
华伟 《青年探索》2002,(1):10-13
在我国较为发达的城市中,青少年上网已成为普遍现象,青少年使用网络的目的主要是人际交往。网络交往在满足青少年心理需求的同时,也深入地影响到他们“自我”的形成。本文将探讨网络交往中主体的特征,以及网络交往对青少年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9.
被共青团中央列为2004年度全国青少年研究重点课题之一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及矫正》课题组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分析,获得了一批最新的成果,这项课题的主要负责人——安徽省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李晓驷近日告诉记者,研究结果显示:不良的家庭关系模式已成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重要导火线之一;网络成瘾率男生远高于女生、高中生明显高于初中生;父母的文化程度高低与孩子网络成瘾的发生率高低成正比,高知父母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压力太大,导致孩子网络成瘾的发生率偏高。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网络犯罪:原因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互联网络在我国的普及,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发案率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已成为一个需要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文章描述了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的表现形式与特征,分析了诱发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各种原因。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提出了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一些建设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她是一个全身面积91%被严重烧伤、只有一个健康手指的残疾人。她却以“网络妈妈”的热情和自己身残志不残的人生观,让无数迷茫的网络青少年找到了方向。 在青少年沉迷网络已成为社会问题,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现实任务和社会工作时,“网络妈妈”刘焕荣给健康人以启迪和力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电脑和网络在中国家庭的普及,青少年上网问题成为家庭、学校及社会日益关注的焦点之一。有的青少年能够健康地使用网络并从中受益,而有的却陷入到所谓的网瘾之中不能自拔。本研究以正常青少年和成瘾青少年两个群体为研究对象,以家庭社会资本理论为框架,采用定性的方法进行探究,剖析家庭对于青少年网络使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网络犯罪已引起社会的重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青少年在网络犯罪中的被害更应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中的焦点。由于青少年生理上心理上的特殊成长期,在网络犯罪中属于易被害群体,针对其被害现状、原因及特征,应积极建立青少年网络被害预防系统,它包括社会预防、群体被害预防和个体被害预防。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日渐突出,其对于青少年社会化过程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我们要了解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我们首先必须了解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社会背景和原因。在这个信息时代,青少年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网络的影响,同时由于他们正处于青春期,这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期,所以他们在学习、交友、家庭教育等方面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大量的问题和冲突,这也大大增加了他们患上网络成瘾的可能性。然而,青少年一旦成为网络成瘾者,他们的正常社会化进程将受到严重影响,具体表现在社会权威的树立、社会角色的形成、社会交往的模式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姚俊  张丽 《青年探索》2004,(2):31-35
随着“网络社会”的日益到来,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也由传统的真实社会化模式向虚拟社会化模式转变,网络同辈群体正是这一转变过程中的产物,成为影响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崭新因素。本文在指出网络同辈群体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它给青少年社会化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事业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的互联网络发展呈现出了相当惊人的速度。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字反映,截止到2001年12月31日我国的上网计算机数量已达1254万台,比2000年同期增长40.6%;中国网民的数量已达到3370万人,比2000年同期增长49.8%。这其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网络的发展为中国青少年带来了走向世界,了解世界,丰富知识的广阔天地;但同时网络的安全问题,也日益成为青少年家长及青年网民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石河子市人大常委会针对网吧给青少年带来的不良影响,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对网吧的整顿治理,进一步规范了网吧的经营活动,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一、关注社会热点,执法检查促整改。网络作为新生事物,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未成年人沉溺网络世界,成为社会、学校、家长的“心病”。大量网吧开设在学校周边,有些网吧通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青少年网络及由网络引发的各种社会、道德、教育等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对新时期网络空间中存在的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进行研究,促进理论工作者进一步深入地探讨与研究,为我国政府、社区和各级学校开展网络伦理教育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以庞大的信息数据库和信息高速公路等要素构成的互联网异军突起 ,并以惊人的发展速度进入千家万户 ,成为现代社会的一道新的风景线。互联网已成为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 ,它不只给青少年带来灿烂的未来 ,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因而要有针对性地做好防范工作 ,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青少年网络及由网络引发的各种社会、道德、教育等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对新时期网络空间中存在的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进行研究,促进理论工作者进一步深入地探讨与研究,为我国政府、社区和各级学校开展网络伦理教育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