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4 毫秒
1.
因地制宜 积极稳妥 发展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赵伟之,张化本近年来,我国农村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试行了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对这种经营方式如何认识?目前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我们认为,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江西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加快,农地规模经营却面临一定困境,主要有农地流转问题较多、农村富余劳动力难转移、农民传统小农意识深重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不完善等。笔者通过分析江西农地规模经营现状及问题,探讨了江西农地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可行性,并提出江西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要大力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要努力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农地流转市场中的不确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振兴是国家一项重要战略,农村土地流转及其规模经营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在社会转型时期,农村社区愈加多元化,社区信任持续弱化,并伴有社区规则、农民职业转型及市场交易风险等诸多不确定性,影响农地流转市场扩展和土地规模经营。农地流转市场中的不确定性根源于市场结构、产业结构及社会结构的二元悖论,本质上是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传统与现代的结构性矛盾。确立农地流转储备金制度、促进政府有效介入、打造社区共同体以及规范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降低农地流转市场中不确定性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三权分置"农地制度改革,有助于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和农村多种经营,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农地对农村人口城镇化的牵绊。但是,这种改革针对的只是农村中的农业生产用地。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应该成为下一轮改革的关注点,类似于"三权分置"的办法或许可以作为下一步研究和试点的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5.
建立和发展农地市场是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最基本内容,没有农地市场的发育和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难以巩固和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不能向第二、三产业顺利进行转移,适度规模经营也无法实现。因此,农地的分配、利用与管理必须吸纳市场机制,进入市场流转,并与建立和完善整个社会主义币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协调。一、我国农地市场的目标模式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化,集体土地经济逐渐繁荣起来,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日趋活跃,其科学、合理、有效的流转依赖于农地产权流转市场的建立。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可…  相似文献   

6.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提出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然而,目前我省广大农村地区农地的小规模经营,已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处理好这个问题,不仅有望大幅度提高农地的经济效益,使农业取得较大发展,而且也有利于目前农村仍然存在的大量耕地地界相邻权纠纷的解决。为此,对我省尽快实现农地规模经营,提出如下建议:一、加强对农地规模…  相似文献   

7.
唐茂华  陈丹 《长白学刊》2009,(4):99-103
农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但台湾地区和日本农地经营的历史进程表明,农户数量而非农业就业人口是其决定性变量。据此来看,中国的农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也将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渐进过程。而非一蹴而就。当务之急是避免农地非农化和非粮化的进一步蔓延,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框架下推动农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否则必将损害中国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8.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今后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基本趋势。然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有条件的,目前就经济落后地区而言,推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条件还远未成熟。因此,经济落后地区应把农地制度创新的重点放在进一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部制度及改革和完善农业社会化...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坚持农业发展的将来是规模化、产业化、社会化经营。然而,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路径有多种。在我国目前的制度环境下,自由农地规模化由于农地市场的交易费用十分高昂、耕地租赁期限短、面积小、从别家租入的地块与自家起先承包的地块往往并不相邻等等原因很难使农地集中、规模经营,而强制农地规模化则由于违背农民意愿、干部趁机寻租、敛财等缺陷也很难实行。唯有以市场(自由)为基础的略带计划性的激励性农地规模化途径才是我国农地规模化发展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发展进入了新时期。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农村改革从其产生到最终确立,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随着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现有土地制度的局限性日渐暴露。适度的土地规模经营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关键,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应逐步推行农地股份合作制。  相似文献   

11.
冯涛 《中国发展》2011,11(1):64-69
农地所有权转让与经营权流转是农村土地市场形成的基本条件。农地规模经营是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基本动力。依据当前国家政策和法律,国家通过强制征收制度垄断了农地所有权交易市场,农地产权的自由交易仅限于承包经营权流转。实践证明,这种二元交易机制导致效率和公平双重损失。该文提出,深化农地市场改革,重在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防止各种形式的利益侵蚀行为。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农地规模经营的前提条件不充分,实现规模经营的政府服务水平不到位,实现规模经营的配套改革措施滞后,制约规模经营发展水平。为此,应差别化引导土地规模经营,走高新技术型和高附加值型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提供多样化的资金政策扶持和创新性的用地政策保障,加强对土地规模经营的监督和管理,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现行土地管理办法,助推土地规模经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土地管理法》第四轮修改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伴随着此轮修法,对于土地制度改革的争论也越来越激烈。推动农地有序流转和规模经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已基本成为理论界的共识。土地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无疑应在这一背景下来考量。但对如何有效推动农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充分实现农民的土地权益,研究者尚存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在现行农地产权制度框架下无法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一目标。而土地私有制又不适合我国政治经济与社会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业规模经营现状制约了农民增收,延缓、阻碍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农业在呼唤着适度规模经营的到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诸多要素的客观要求.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须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行农村土地经营机制的创新,加大对农业投资的力度.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农地经营制度变迁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人地矛盾是农地制度变迁的基本动力、效率高低是农地制度变迁的关键变量、社会公平是农地制度变迁的倒向砝码 ,因此 ,人地矛盾的有效缓解、促进效率的制度构建、社会公平的必然兼顾就构成展望农地经营制度变迁的思维逻辑链条。本文认为缓解人地矛盾有利于拓展农地制度的选择空间 ,合理界定产权是完善家庭承包的当务之急 ,有组织、有计划地逐步实现农地规模经营是改革农地制度的长期任务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农地制度创新与农村经济发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完善与创新我国的农地制度,以促进农村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成为非常迫切的问题。本文论述了制度变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方式与机理,探讨了我国农地制度的演变过程,并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对农地制度创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种植业新型经营主体是指从事粮、棉、油等生产经营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在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和农地加速流转的背景下,种植业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湖北省种植业有良好的基础条件,但发展面临三大困境,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是新型主体的规模经营。目前全省新型主体发展较快,但发展层次和质量不高;土地流转的障碍、农业基础设施的薄弱制约了规模经营发展的潜力;新型主体发展急需的融资、保险服务滞后;政府的财政支农政策尚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农地制度是中国千百年来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之基本的制度支撑,而农地产权制度则是农地制度之核心。现代产权理论指出,完整的产权应包括专有的使用权、收益的独占权和自由的交易权。中国农地产权不明晰、不稳定、不完整对于农村发展的负外部性已经成为国内学界共识,但对于农地产权的权利构成尚存争议。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与美国农村发展研究所(RD)I于2005年和2011年共同组织的17省农村土地权利情况调查所取得的一手数据,通过实证研究解析农地产权,将其分为农地使用权、农地转让权、农地收益权和权利稳定性四个部分。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省份、不同地域的农地产权绩效进行量化比较,并考察2005~2011年农地产权的改进程度,以期为中国农村土地产权绩效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广西贵港市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以来,贵港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和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市家庭农场发展势头迅猛,但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土地流转困难、投入资金不足、经营者素质低和社会服务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建议加快深化农地制度改革,促进农地有序向家庭农场流转;创新财税金融扶持政策,破除家庭农场建设的资金瓶颈;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家庭农场经营者整体素质;完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促进家庭农场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土地的法权思想决定了我国土地法律制度,集体所有制的农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两权分离,土地使用权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参与利益分配,是解决农民参与分享改革成果的重要举措.将农地收益作为成为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是解决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关键,政府在此应构建相关的配套法律制度,对农村农地在政治上应从公法和私法两个方面来主导配置资源的法权思想,是我国农地改革的社会主义导向的逻辑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