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新贡献刘宏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的基本...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为什么要调整、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呢?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也不是消极被动的,它们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表现为:当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同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时候,对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深远意义中国民主革命花了28年,在近代世界各国革命史中。算是比较长了。而改革已经搞了30多年,为什么还要全面深化改革呢?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全面深化改革是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出,一切社会都存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正是由于这个矛盾的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才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相似文献   

4.
唯物史观把影响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体系概括为两大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而两大基本矛盾所包含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诸要素,又分别构成各自相对独立的矛盾子系统,并已在人类文明的学术研究中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对生产力的研究分别形成各门自然学科、技术学科、应用学科等,对生产关系的研究分别形成各门类的经济学科,对上层建筑的研究分别形成政治学、法律学、哲学、伦理学、宗教学及其他社会科学等等),它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对社会发展施加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科学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9卷第 3 72页 )人类改造自然 ,创造物质产品 ,满足人类社会物质需要的物质生产 ,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 ,是生产力不断改进 ,不断丰富人类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 ,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生产力发展 ,促进人类社会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不断充裕。科学技术反作用于社会主体 ,并通过社会主体的能动作用 ,变革生产关系 ,使之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 ,进而完善上层建筑 ,使之适应经济基础不断改进的需要 …  相似文献   

6.
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是与协同动力学原理相一致的社会动力学理论.在术语上,唯物史观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概念,分别与协同动力学中的竞争、协同、动力学模式和序参量等概念密切相关.在原理上,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以及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的原理,揭示了社会有机体系统内部大量子系统运动状态与系统序参量互动的伺服过程.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我们要遵循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内在规律行事,推动农村政治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必将有力地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民主政治教育,增强其民主政治意识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  相似文献   

8.
流行的观点认为,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具有一致性质,它们都是根本性的对抗性矛盾。由于根本性质一致,其运动规律也一致,都是由基本适合发展到基本不适合,再由基本不适合发展到新的基本适合。笔者认为,把阶级社会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性质及其运动规律,说成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性质和运动规律一致,其理由是不能成立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矛盾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9.
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是与协同动力学原理相一致的社会动力学理论。在术语上,唯物史观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概念,分别与协同动力学当中的竞争、协同、动力学模式和序参量等概念密切相关;在原理上,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齐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以及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的原理,深刻揭示出社会有机系统内部大量子系统运动状态与系统序参量互动的伺服过程。  相似文献   

10.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的认识和运用胡长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原理是唯物史观的基础和核心。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对此曾作过经典性的论述,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演进的规律。毛泽东则进一步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历史上 ,任何一种社会形态 ,都是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是马克思主义考察社会性质的基本原则。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 ,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①在这里 ,马克思首先讲到的是与一定…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始终贯穿着“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里提出的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论断正是体现了这一规律,并为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明确的方向。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使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体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推动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迅速发展。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1、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形式。邓小平…  相似文献   

13.
<正>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它包含以下内容:(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二)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的基本结构、基本性质和基本面貌。(三)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基本源泉和动力。(四)社会基本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是: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于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和民族化都是全球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产物。全球化是现代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结果,规定着世界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为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跨国联姻创造了前提,使落后民族可以通过革命或改革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给民族传统以时代性提升。民族化是现代生产方式所要求的全球性上层建筑,对世界历史发展进行政治设计和文化牵引,特别是非西方、非资本的民族国家探索本国特色发展道路的理论和实践,矫正着全球化进程中的不公正、不合理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全球化良性互动,挣脱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循环怪圈,使中华文明获得时代性升华,并推动全球化向更公平、更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营造有利环境。  相似文献   

15.
正是生产关系概念的形成,马克思科学阐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就马克思而言,生产关系概念的形成、社会历史的本质和规律的揭示是从"国家"开始的。马克思研究国家、法和宗教,论述其与市民社会关系,形成生产关系概念,揭示了二者的正确关系,从"国家"走向"国家的深处"。国家、法和宗教等成了上层建筑的内容,而"国家的深处",则指决定"国家"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社会历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在阐释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时候,马克思始终没有离开"国家",始终承认和强调"国家"即上层建筑的地位和作用。社会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二者各居其所,各得所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虽然,在我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的,以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是同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但是相适应并不等于没有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的某  相似文献   

17.
生产力、利益、文化是社会运转系统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支柱的基本组成部分,无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经济规律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经济规律、事物发展运动的规律,都从根本上要求实现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者有机统一。作者在本文中论证:本着科学客观的态度,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和基础。  相似文献   

18.
论发展经济必须有政治保证潘树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社会形态发展的基本动力。无论何种社会形态,归结起来都不gM由这三大系统构成,即经济、文化和政治。后两者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主体,对经济基础发生着巨大的反...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传统社会基本矛盾结构关系理论的局限性日益显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生产力发展模式的改变,推动上层建筑与生产力的逻辑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进而导致社会基本矛盾三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由传统“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线性结构模式转化为“三角式”结构模式,构成彼此间由直接与间接作用方式相结合的循环式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早期思想对唯物史观的论述并非将历史发展的主体与历史发展的规律分开,而是将"人与社会"的矛盾作为其基本框架,将自然界与人和社会形成了"三圆交叉"的并存关系,并围绕"人、社会和自然界"三者的关系,形成了以"生命、生活、生产、生态(自然界)、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为主要内容的矛盾体系,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相关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