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在神与人的关系问题上,索洛维约夫认为,人是有神性的,是按照神的形象和样式造的。与此同时,神也有人性,耶稣基督是神人。他坚信,人类的最终归宿就是精神上的人类,或者说是精神上复兴了的人类,即神人类。  相似文献   

2.
在神与人的关系问题上,索洛维约夫认为,人是有神性的,是按照神的形象和样式造的.与此同时,神也有人性,耶稣基督是神人.他坚信,人类的最终归宿就是精神上的人类,或者说是精神上复兴了的人类,即神人类.  相似文献   

3.
唐申硕 《学理论》2010,(10):74-74
针对宗教的演变过程,从早期犹太教的耶和华到后期新约中的耶稣基督,神被赋予了更多人性的元素。如果神真的是全能的,他的形象便不可能被更改。只能说,文化与地缘的差别,让不同的民族产生不同的经验,而宗教乃是"经验为"的存在。宗教是一种建构在直观基础上的"经验为"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存神尽性"问题是王船山<张子正蒙注>体系的落脚点,涉及<正蒙注>之根本宗旨和终极关怀,意义重大."神"指心神,"性"指人性,"存"与"尽"是功夫,文章重点讨论"存神尽性"论中的心性和功夫问题.文章以为船山所论存神尽性功夫并非十分清楚,但大体上可以说存神尽性的为学意义是既要穷理也要涵养,伦理意义是破除物欲的阻碍,功夫极致是达到化物不滞的境界,宇宙论意义是形死而神不亡之超道德的带有准宗教意义的宇宙意识.  相似文献   

5.
现代西方神学的人性思考是围绕对上帝问题的重新审视而加以展开的。上帝问题的存在决定着现代神学不可能找到人性问题的答案,因而也没有最终回应西方社会的人性危机。基督教神学试图藉信仰之爱获致人性的圆满,表明神学有着“信仰的傲慢”。以神学信仰批评理性传统,只是以“信仰的傲慢”置换“理性的傲慢”。本文最后指出,如果把基督教神学“信仰的傲慢”与新儒学“良知的傲慢”加以批判性比较,或可领会到中西方人性论思想的对话可能。  相似文献   

6.
刘爱娣 《学理论》2010,(12):60-61
传统人文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其特点是在各种关系中突出了人的重要性。神人关系上,人对神的实用主义态度;人与自然关系上,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利用自然为人造福,突出人的价值;社会关系中,强调以人性为基础的社会准则;它将自然、社会和人视为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以伦理道德为价值取向,追求人格和道德的完善。科学地审视  相似文献   

7.
党性与人性是两个联系十分紧密的概念。党性包含先进性、人民性、组织纪律性、实践性,人性具有复杂性、社会性、创造性、历史性等特征。人性是党性的基础,党性深深扎根于人性,党性是人性中真善美的政党表达;人性制约着党性,党性又丰富人性,党性在严格锤炼过程中,引领人性实现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8.
人性与道德     
《学理论》2015,(25)
人性与道德伴随着人类发展史,对其研究应立足于时代性和历史性。因此,本文尝试在人性和道德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其形成过程和研究价值,并揭示出人性与道德是一种从属关系,道德从属于人性,人性是道德的基础,道德推动人性的提升并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4,(36)
共产党员这样一个角色面临着两种价值标准的衡量评价,即人性和党性的双重限定标准对共产党员的要求。那么在看待一名共产党员党性和人性的关系上,我认为对于党性和人性的关系问题上应该辩证看待,人性是党性的存在基础而党性是人性在政治化方面上的升华。  相似文献   

10.
本文比较简略地阐述了理论界关于人性的理论,论述了人性理论在政治中的作用。文章认为,人性问题是政治学者和政治家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人性问题最基本的判断,决定统治者确立什么样的治理国家的思想和原则,选择和建立什么样的国家机构体制和管理手段,人性思想是设计和建立现代政治体制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1.
人性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哲学基础,法学也不例外,以马克思的人性论为基础探讨人性需要对法治的作用,可以看出:主体权利意识离不开人性的需要;人性需要与法治理念是相统一的;人性的需要是公民权利的内在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朱冰倩 《学理论》2013,(14):47-48
人性与法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它贯穿法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全过程。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属性是法孕育的土壤,人性善恶两极的并存是法产生的根基,人性既是法的逻辑起点,又是法的最终目的。中西方基于人性的不同预设必然导致其治国方略上的差异。人性作为法的存在根基,与法的各种现象息息相关,因此,在对法的研究中,需要给予人性应有的态度和关注。  相似文献   

13.
《民主》2016,(12)
正神站在海上,神就是海上的桥。神在自己的桥上往海里投石头,投完石头,神就走了,神走了,桥就不见了。在海上,我们看不见有桥。可是,桥下边有神投过的石头,石头是神来过站在的证明。海涛翻滚,石头从来不跟着海涛翻滚,因为石头是神的留在。神在什么时间投下石头,石头就停在什么时候。石头若是在婴儿时被投下,石头就永远是婴儿,石头长不大。婴儿纯洁。长不大的婴儿更纯洁。谁在婴儿里,谁都纯洁。有时候,神就把自己藏在婴儿里,婴儿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人性观在实践及实践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基础上,实现了对传统非实践人性观的超越;和谐人性观立足中国实际开创了实践人性观的新境界。实践人性观以现实和全面的人性超越了非实践人性观的抽象和片面的人性;中国和谐人性观继承了实践人性观的科学内涵,强调实践人性观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协调性方面。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等理念,都渗透着对人性的深刻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5.
人性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的统一,它的形成和发展受自然规律和社会实践的制约。人性完善是人类社会的理想目标,只有在社会完善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社会塑造是实现人性完善的主要途径,主要方式是道德教化和制度规范。其中,制度规范具有优先地位。制度规范是社会塑造的有效方式。制度环境是人性完善的基础和保障,人性完善的程度取决于制度环境的优良程度。  相似文献   

16.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所依赖的哲学人性论的思维方式是使得其思想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学会人性论的思维方式要求我们在理解中把握人性的逻辑起点、原则和演变规律。在综观全书的基础上进行抽象和矛盾分析则不难发现,人性可以被置于"力"与"爱"的双重空间维向中考察。在考察中,人性经历了由实体的本来性质延伸出思想属性的转变。"力"与"爱"是人性转变的先天形式条件。人性的思想化若无科学证据证明,是时刻偏向二者之一方的。  相似文献   

17.
杨彬 《理论探讨》2008,1(3):109-112
共产党的先进性与人性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党的先进性具有深厚的人性基础.党的先进性来源于人性.人性中真善美的成分和要素是党的先进性的原始根据.虽然人性并不等同于党的先进性,但人性修养是党的先进性的基础和起点,党的先进性是人性中真善美成分的结晶和升华.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必须建立在完善的人品和高尚人格基础上.启发人性,完善每个党员的人格和人品.是党的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的基础环节,也是党的先进性教育的立足点和切入点.共产党员首先必须做一个被人民群众认可和信任的好人,才能成为一个具有党性和先进性的好党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警民冲突事件频发,其中警察队伍自身人文素质较低、人性思想缺失等原因不能忽视。因此,加强人性思想教育内容就成为公安教育的当务之急。人性教育是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领域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根据马克思主义人性思想,教育的基本问题就是人的发展问题。警察职业要求也是以人性思想为基础的。当前公安高校教育目标与教育模式强调了人才所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却对人才所应具有的基本的人文素养有所忽视。要构建公安教育中人性思想内容,首先必须明确公安教育的根本目的和目标在于育人,其次要通过在人文通识课程中加大人性思想教育内容的比重,在公安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性思想教育内容,透过校园文化创造敬畏生命、尊重个人的人文环境等途径使人性思想内容融入到公安教育课程体系中。  相似文献   

19.
腐败是人之所为,无论是制度建设或是其它什么途径来解决腐败问题,归根结底都要解决人性的问题:人性中恶的因素,要求反腐败要依靠制度建设;人性中善的因素,在培养理想人格,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人性的可塑性,要求我们对人性中善的弱化进行社会救治,对人性进行提升和引导;同时也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进行党性修养和锻炼。  相似文献   

20.
正人性是指在一定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人的本性,其具有自然、社会和精神属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人性观认为,人性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实践的。德性是指人的道德和品行。党性是政党的固有属性。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是先进性、纯洁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人性德性党性这"三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人性是德性的基础,德性又是党性的基础,有人性才可能有德性,有德性才可能有党性,人性的修为便是德性,德性的升华便是党性,同时,淬炼党性有利于提升德性,涵养德性有益于修养人性。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