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法审查是对行政行为的一种司法监督制度。关于反倾销措施的司法审查制度是指按照WTO有关协议及国内法的相关规定 ,倾销案件的有关当事人如对处理反倾销措施的国家主管机构所作的最终裁决或行政复审结果不服 ,有权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 ,请求对该案重新作出裁决。文章以中美两国反倾销措施的司法审查制度为研究对象 ,并通过一系列对比分析 ,揭示反倾销措施司法审查制度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
我国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初步建立。文章借鉴外国及其他地区的立法,对我国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的启动、审查方式和内容、管辖等问题进行评析,并提出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12月公布的关于反倾销司法审查的司法解释,提高了中国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的国际化水准,推动了采取反倾销措施程序的法制化进程。在中国司法审查程序上,第一次明确规定划分事实审查和法律审查的司法审查结构。  相似文献   

4.
美国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是美国反倾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司法审查的主管机构、司法审查的范围、提起司法审查的主体以及司法的审查标准等内容,是美国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宪法原则的体现。中国企业在应对美国的反倾销指控时,应充分利用该司法救济制度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同时要注意该司法审查制度存在的局限性,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5.
倾销是指一国产品在另一国市场上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销售商品,从而对被销售国造成损害的行为。为了维护我国对外贸易秩序和公平竞争,保护国内相关产业合法权益,国务院于1997年3月25日颁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与反补贴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借鉴了外国反倾销立法与实践经验,并基本上与世界贸易组织《反倾销协议》的基本原则接轨。但是作为反倾销措施的基本法规,《条例》并没有对反倾销司法审查作出规定,这无疑是立法上一大疏漏。下面笔者就建立我国司法审查制度的必要性,以及反倾销司法审查中的几个重…  相似文献   

6.
我国未决羁押的适用采取行政化的审查方式,强调羁押权的内部制约,缺乏完善的司法审查机制,嫌疑人的人身自由受到严重侵害。完善我国未决羁押司法审查制度,应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从转变司法理念入手,确立司法授权原则,建构以法院审查为中心的司法审查机制,同时确立公开的审查程序,以实现未决羁押的司法化。  相似文献   

7.
司法审查制度的构建对我国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完善来讲具有重要意义。司法审查主体的确定必须统合考虑内外两方面的因素,即司法审查制度自身的内在要求以及司法审查制度赖以运行的外在制约条件。基于此,在审前司法审查主体的确定上,立法者应当着力构建一种"以内部制约为必要补充的二元主体审查模式"。惟其如此,方能既契合司法审查制度自身的内在要求,又能有效回应中国司法特有的现实状况。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我国在加入WTO之后,行政司法审查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认为应当处理好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关系,保证司法独立,充分保护公民的诉讼权利,扩大司法审查的范围,明确司法审查的标准,确立司法最终审查原则,以完善中国的行政司法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9.
行政程序和司法审查程序是保证有关影响自由贸易的实体立法与WTO协议完全一致的有效方法。我国现有的行政程序制度还达不到WTO规则的要求,因此,行政程序和司法审查程序是国内立法修改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0.
司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机制的立法设置及实践运作,对于人民调解活动的规范化发展,对于人民调解制度正当性的塑造及权威性的提升,具有极大价值意义。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审查应主要限于形式方面。文章从主体、调解原则、调解范围、调解依据和调解程序等五个方面论证司法审查人民调解协议的具体审查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