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中国共产党在缔造新型现代国家和推动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中国形成了政党与国家相互嵌入、政党主导型现代国家建设模式。在该模式中,“政党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协同推进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性与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历史必然性之间的相互促进为内在机理;以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执政能力和全面从严治党能力来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统筹规划功能、系统推进功能和激励凝聚功能为互构联结的整体呈现;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同向同行的价值目标。三者共同彰显了中国特色治理框架下的独特互动逻辑。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社会治理从大国之治迈向强国善治,实现了历史性飞跃。新中国的社会治理之所以能够取得一系列伟大成就,关键在于始终遵守政党逻辑、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新时代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全面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系统优化社会治理方式,持续创新社会治理手段。  相似文献   

3.
党内治理是政党改革自身及其领导方式以适应新环境和迎接新挑战的必然选择。中国公量社会的兴起对中国共产党内部治理有着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合乎逻辑的选择是变革传统的党内治理模式,实现党内治理模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4.
党内治理是政党改革自身及其领导方式以适应新环境和迎接新挑战的必然选择。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对中国共产党内部治理有着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合乎逻辑的选择是变革传统的党内治理模式,实现党内治理模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通过项目制的形式进行乡村治理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逻辑。项目制既有利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又有助于解决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矛盾。以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为“透镜”审视乡村治理中的项目制,其优势在于价值合理性、工具合理性以及二者的统一。即项目制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底色、提高了农民的政治认同;增强了国家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能力、激活了乡村治理的内生要素。然而,由于项目主体行为逻辑间的张力,导致项目制辩证性地存在限度。中央政府、基层政府、乡村社会与农民等主体之间行为逻辑的差异,使得“项目”主体的目标定位、行为方式、利益判断存在罅隙。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看,构建科学、合理的项目主体结构,理顺项目主体间行为关系是充分发挥项目制治理优势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6.
国家治理与基层自治具有历史性和当代性,二者存在博弈关系,农村治理过程中的非正式性和社会的矛盾性是诱发二者博弈的原因所在。当代乡村社会由于仍然存在阶层分化,且集体文化缺失,致使国家治理与基层自治在相互博弈的同时,又都面临着组织治理能力降低的现实问题。要实现乡村组织振兴,解决乡村发展的瓶颈,就必须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大力弘扬和创新适应时代发展的集体主义模式,坚持弘扬集体主义文化和价值观,坚持农民主体共同富裕、同步发展,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权威性和组织力,在新的历史阶段,通过政党下乡实现国家治理与基层自治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湘西苗族乡村治理发生了巨大变迁。改革开放以前,国家主导乡村治理,实现了乡村社会重构;改革开放后,国家正式制度与乡村社会的非正式制度实现“双轨并治”,各自发挥治理优势;新时代以来,在国家治理指导下,乡村社会启动实施“共治共享共建”治理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这一变迁轨迹对于未来民族社会治理创新具有重要启示:党和国家是引领民族社会治理的强大力量;在国家治理的规划下,实现国家与乡村社会的良性互动,是少数民族乡村善治的重要保障;维护民族团结理应成为我国治理制度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郝丽  冯玉丽 《前沿》2023,(6):5-13
中国特色公共危机治理是由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政府主导、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协同共治的政党领导型治理。在中国特色政治体系中,党内制度体系与国家制度架构具有共通性和强大的制度合力,党的制度和组织体系能够有效地弥合政府行政体系中科层制的短板与弊端。中国共产党既是执政党,也是国家治理的主导者,在各项事务中总揽全局负总责。建构健全公共危机治理的中国模式,必须依托于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体系,解构中国特色公共危机治理机制的三维逻辑,即着力于从政党与社会的关系、政党间的关系、政党与政府关系的结构分析框架,探究在公共危机治理全过程中党对社会力量的组织动员机制、党与民主党派的协商合作机制,以及党的领导决策与政府施策机制,深研中国特色公共危机治理机制的内在逻辑,以期全面科学推进中国特色公共危机治理机制、能力与体系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国家治理中,政党、国家、社会是基本主体,"政党—国家"、"国家—社会"与"政党—社会"是制约国家治理成效的三组核心关系。因此有必要以"政党—社会"关系为研究出发点,从历史变迁、现实挑战和实施路径三个方面,探讨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应当如何通过"转变和改善党对社会的领导方式"以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乡村权力下沉治理模式的运行策略及其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后农业税时代,当乡村治理面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公共政策贯彻不畅等难题,从而使"乡政村治"的治理结构力不从心之时,逐渐出现了政府权力向乡村回流的趋势,权力下沉的乡村治理模式成为治理实践主流,该治理模式采取了一系列运行策略,包括:通过财政手段将村委会吸纳于政府体制之内、通过交叉任职实现政党权威在村民自治中的嵌入、通过干部驻村制向村庄注入行政纽带。权力下沉的乡村治理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回应力和善治效果,但它潜藏着巨大的治理隐患和治理危机,包括:加重了地方财政负担,侵蚀了村民合法权益,加剧了差序政府信任,尤其是挤压了基层自治的内生活动空间,权力下沉治理模式因高昂的政治成本和财政成本而具有不可持续性,乡村治理亟需走出一元化的威权治理体系而遵循现代简约的治理逻辑,从权力下沉走向权力下放,通过激发乡村社会组织的力量和提供充足的公共空间而奠定乡村秩序稳定和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与脆弱性治理和刚性治理相比,韧性治理具有通过事前规避、事中调整、事后恢复等途径提升治理对象面对风险时的自我调整、自我恢复以及自我发展能力的治理优势,因此在后扶贫阶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具合意性。本文以韧性理论为工具,分别从历史变迁与未来路向两个维度分析新中国贫困治理与乡村治理中韧性治理逻辑演进因应、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以及推进韧性治理的路向抉择。研究发现:韧性治理是贫困治理和乡村治理能够而且应该共同遵循的治理逻辑。当前乡村面临着经济韧性水平偏低、组织韧性亟须提升、社会韧性面临考验、生态环境韧性遭遇挑战以及文化韧性亟待重塑等困境,优化供给结构,转换发展动能、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再组织化、创新治理范式,构建新型乡村共同体、强化协同治理,推进绿色转型以及深挖文化资源,重构文化自信是贫困治理与乡村治理中强化韧性治理的主要路向。  相似文献   

12.
<正>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新型政党制度的提出,是对中国政党制度的理论定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一、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产物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政党制度探索的最  相似文献   

13.
《传承》2015,(10)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三方面的逻辑合法性:理论逻辑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历史逻辑是出于中国共产党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实践逻辑是源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需求。这三个方面的逻辑分析表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以数字技术驱动乡村治理效能提升是数字化时代实现乡村善治的迫切要求。探索性构建了“数字治理-治理能力-治理绩效”的逻辑分析框架,基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数字乡村试点县与非试点县农户调查数据,实证探究了以数字化党群教育、数字化村务管理和数字化民主监督为表征的数字治理对乡村治理效能的影响效果及潜在路径。研究表明,农民数字治理参与显著提升了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绩效,且现阶段主要表现为对乡村法治能力、德治能力以及乡村治理的政治绩效和福利溢出的促进作用。农民数字治理参与不仅直接促进乡村治理绩效改善,还可通过乡村治理能力尤其是德治能力和法治能力提升间接优化乡村治理绩效。研究还发现,农民数字治理参与削弱了村庄空心化程度对乡村治理能力的负向影响,强化了村庄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息化环境对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绩效的积极作用。据此,从完善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机制设计、多路径提高乡村治理效能、增强发展包容性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土社会治理的内生性需求与国家政策的外部性导向为乡贤回归乡村、参与乡村建设提供了可能空间,对推进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独特作用。如何理解和解释乡贤参与乡村建设,激活乡村共同体背后的机制逻辑成为当前学术界和政府关注的热点话题。文章基于现实案例,从治理共同体激活、经济共同体复兴与文化共同体唤醒三个维度深度解析包含情感治理、资源整合与文化培育等行动策略在内的振兴机制,并将乡贤视为行动者网络的核心行动者,从问题聚焦、利益捆绑、征召与动员以及异议消除五个层面探讨乡贤兴村的内在逻辑。行动者网络的建立与运行是乡贤兴村的关键逻辑,而加强乡贤文化培育、加强政府资源支持和建构有效的“异议”消除机制是未来推进乡贤参与乡村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不同的乡村治理时期会对不同的治理主体产生特定的结构性需求。在乡村治理步入现代化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显现出其巨大的基层治理优势。随着乡村事务逐步被纳入体制,基层治理同时遭遇行政内卷、自治乏力,以及行政与自治互为负担的困境。乡村治理亟需一个强有力的治理主体发挥组织村庄社会和回应村民需求的功能。基层党组织因其内含的组织性和政治性制度潜力,可以回应乡村治理实践要求,发挥精英重构与组织赋权、分类治理与分层动员以及政治引领与主动回应的作用。其弥合行政与自治裂缝、达至上下治理耦合的过程,也是在不同治理维度上将自身型塑为新时期乡村治理主体的过程。基层党组织借助其实现体系效应和国家力量在场的优势,获得了不可或缺的主体性地位。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时期,基层党组织将获得更大的治理效能释放空间。  相似文献   

17.
浦永 《桂海论丛》2020,(1):95-100
边境地区是国家政权的末梢和地缘政治的缓冲区域,其战略地位随着国家崛起进程的加快而得到前所未有的凸显。边境乡村振兴的特殊理论与实践源于边境地区乡村衰退问题,边境地区特殊的"边情"决定了该地域空间实施乡村振兴独特的价值逻辑和实践逻辑。边境地区乡村振兴对于守边固防、乡村价值重构、跨境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塑造、国家认同强化和国家形象塑造等具有独特价值。边境乡村衰退以及基于其逻辑基点而实施的乡村振兴的实效性与独特价值的实现需要通过整合边境内外治理资源、强化边境基层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力、新型城镇化建设、人口增长动力机制、国民意识教育机制等多重路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李蓬 《长江论坛》2013,(6):74-77
基于信任、互惠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的社会资本,在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实现农村社会整合,维护乡村社会秩序方面显示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论述了乡村治理与社会资本的理论关联,并具体分析社会资本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农村社会整合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弄清中国农村社会资本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重构农村社会资本,以解决“乡政村治”模式下的治理困境,实现乡村治理的“善治”问题上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当代广西》2011,(19):17-17
9月6日,亚洲政党专题会议在南宁闭幕。会议通过了凝聚各方共识的《南宁倡议》,积极评价亚洲各国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问题进行的积极探索和富有成效的具体实践,高度赞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赞赏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及其实践。  相似文献   

20.
纵观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乡村战略的历史脉络,乡村战略历经思想解放、政治重构、经济提升及全面振兴四个发展阶段。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近百年、建国七十年乡村发展战略的系统总结和升华,是我党乡村政策思想历史性跨越,是新时代下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平稳有序推进乡村振兴伟大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