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还记得取汇款时或上飞机前突然发现自己忘了带身份证时的那种恼火经历吗?很多时候,你会突然发现如何证明自己的身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其实,能够证明我们身份的东西有很多,只不过我们没有意识到,或者我们的科技还没有达到那个水平。我们平时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可以看出你的所思所想,出乎人们意料的是,眼睛同时还是一张可以证明我们身份的、完美的微型身份证。有人可能会纳闷:这怎么可能呢?脆弱的水晶球般的眼睛竟然可以成为无法复制的身份的凭证!通过眼睛中的虹膜和视网膜进行身份识别,这原本只是科幻小说或电影中的想像,然…  相似文献   

2.
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和老妈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冷战,家里再也没有了那种欢乐融洽的气氛.一日三餐老妈照样给做,我呢,照样也吃,但都冷冷淡淡的,连话语都减少到了必说不可的几句,如吃饭吧,我走了.我呢,是心里有了阴影,总也亮堂不起来;老妈呢,她是真生气了呢,还是心里有鬼坦荡不起来?  相似文献   

3.
《RUTTER FLY》在振叫着、喧泄着,古镇已褪色的油漆一块块从飞檐画栋上脱落。人们不经意历史在一天天远离我们,也无所谓古镇女人是否像往日那般水灵还是像今日这般红黄难辨。现实生活的节奏,已令我们无暇顾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今天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白领成为工作狂?职场压力的剧烈和商务竞争的残酷都是世界性的遭遇,并非中国所独然;但是我们却只听到欧美白领们纷纷来到丽江古镇"隐居"的消息.……  相似文献   

5.
很少有一种角色,像人民陪审员这样广受争议。随着《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于2005年5月1日实施,书面的争议弱化,口头的争议再掀高潮。陪审员都是居民委员会大妈,还是质疑者局限于理论上的假设?这项舶来的制度,在中国有哪些“本土化”的表现?这棵老树在故土正在经历着怎样的痛苦?一系列没有打开的问号,让我们产生了从“根”上了解这项制度的冲动。《撩开陪审员的面纱》一文,通过讲述4个陪审员的故事,来解读“谁有资格做陪审员”,“陪审员在法庭上下都做什么”;《编外法官入主法庭》从多侧面——包括法官的角度来评判陪审员的价值。接…  相似文献   

6.
公、私法责任分析——论功利性补偿与道义性惩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期以来,我们在法律责任问题上没有区别对待私法责任与公法责任,致使私法责任亦带有惩罚或制裁的性质,有意或无意地使私法责任带有了公法责任的色彩。考察古代中国法我们会发现,民刑不分,民事司法与刑事司法合为一体,民事责任带有浓厚的刑事责任色彩。我国目前没有区分公、私法责任是否与传统有一定的历史联系?笔者以为私法责任是以功利为基础和特征的,公法责任是以道义为基础和特征的。变功利性为道义性,可以说这与中国传统的“轻利  相似文献   

7.
读编往来     
《法学》1991,(7)
从寒到暑,我们向广大读者共奉献了七期《法学》。我们一期期追求,一期期探索,广大读者都给予公正的评说。综观今年上半年读者来信,大多对今年《法学》的封面设计不甚满意:一是色彩过于灰暗与沉闷,与读者心目中的《法学》形象相去甚远;二是封面上没有篇名要目,给读者造成不便。肺腑之言,金石之声,它引起了编辑部的重视。为此,我们破例从本期起更换封面,不知新封面是否体现了读者的心愿?  相似文献   

8.
<正> 刑诉证据究竟是客观的还是主客观的统一?这是当前法学界对刑诉证据特征的两种对立意见。其中争论的一个焦点是:刑诉证据有没有法律性特征?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我们认为,法律性不是刑诉证据本身的特征,它只是认定证据的诉讼程序问题。如果认为法律性也是证据的特征,那就是给证据本身硬塞进某种主观因素,势必会动摇和削弱证据的客观性。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正因为如此,我们不  相似文献   

9.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经常面临的一个困境是:每天要经受呈几何级增加的各种资讯的轮番轰炸。信息爆炸带来的不仅仅是满足和见识,有时更是一种折磨,资讯的速食化和消化不良还会让你记忆模糊,神情恍惚。地球越来越小,心灵的承载却越来越大,喧闹与浮躁相随,人们已经很难找回曾经的那种从容和沉静。这使我们在梳理纷繁的记忆时,越发显得手足无措,心不在焉。忘却还是记忆,这是一个问题。2005年即将远去。一年之中,多少人和事随着时间的流逝,已渐行渐远。蓦然回首,那些人、那些事、那段时光,曾经的那种兴奋、那份感动、那丝哀伤,个体的体验构成了我们集体的记忆,我们的2005。这一年,哪些事件让你难忘?这一年,哪些新闻让你感动?这一年,哪些瞬间记录了你的欢笑与悲情?在即将挥手作别2005年之际,在纷繁的变迁和凌乱的记忆中,让我们一同搜索记忆中的那些人和事,一起梳理我们的年度记忆,定格曾经让我们感动与痴迷的瞬间。  相似文献   

10.
我想上学,但小艳却拒绝回学校读书,因为不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不知道该住男生宿舍还是女生宿舍?我想不通……52岁的农妇不知道当年自己的善良行为是救了这个弃婴一命,还是害得她要承受如今的痛苦。2月22日,农妇一直流着泪说完了小艳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杨金才 《刑警与科技》2013,(19):66+68+70
<正>当我们满怀激情投入2013年金色秋天怀抱的时候,欣喜地迎来了《中国公共安全》杂志创刊20周年。编辑部的编辑记者们准备策划制作一期专题以之纪念,同事对我说在杂志创刊20周年的专题里,应该留下一点文字。是啊,《中国公共安全》创刊20周年了,作为一个与之相伴了七千多个日日夜的编辑者,是完全应该的。可是,我该写一点什么呢?是写一段回忆的文字?还是写一篇激昂文章?虽然是中秋佳节却也没有赏月的浪漫,细  相似文献   

12.
你见过猫上树那种抓挠吗?有时心里就像那么难受。我们也是人啊!就是生错了地方,不知道老天为何对我们有这样的惩罚啊?看着妹妹眼神一天比一天忧郁,我简直感觉自己不配当哥哥。我们还能抱怨谁呢?怪父母把我们生在这里?那是不合天理。我只能怨自己没本事,命不好,生在这么个祖辈穷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的“人治”观新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耘耕 《法学》1993,(12)
毛泽东的讲话中,就“人治”,“法治”问题讲话讲得最多的要数1958年8月21日下午在北戴河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这个讲话流传的版本不尽相同,意思则是一致的,那就是人治比法治好。他说: “法律这个东西没有也不行,但我们有我们这一套。还是马青天那一套好,调查研究,就地解决,调解为主。大跃进以来,都搞生产,大鸣大放大字报,就没有时间犯法了,对于盗窃犯不靠群众不行.(刘少奇插话:到底是法治还是人治?法实际靠人,法律只能作办事的参考.……)不能靠法律治多数人,多数人要靠养成习惯。……民法刑法那样多条谁记得了?宪法是我参加制定的,我也记不  相似文献   

14.
在轻风微拂的3月骄阳中,在华阳古镇清静的街道上走着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子,她叫张国花。想起12年来在这城镇上经历的一场场恶梦,面对检察院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构成犯罪,不予起诉”的判决,她百感交集。刚从看守所出来的她今后将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呢?想到天真可爱的女儿——霞霞,张国花心里顿时升起了希望,有了目标。张国花加快了步伐往家赶,急着回去抱抱、亲亲自己亲爱的女儿,她已经很长时间没见到她了。张国花是如何进的看守所,又是怎么被无罪释放的呢?我们还是从去年8月11日那天给大家讲起。  相似文献   

15.
我国村镇传统的招商引资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或大中城市.很少涉及到广大的内部村镇。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布局的调整,部分沿海地区企业要内迁或向村镇地区转移,这就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但自发的产业转移只会惠及到企业原所在地的周边地区,要想大力发展村镇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搞好村镇招商引资工作才是关键。从一些地区已经开展的村镇招商引资工作来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果不尽快加以解决的话,势必影响到今后招商引资的顺利进行,甚至会产生得不偿失的后果。因此,客观评价村镇招商引资的过程及其问题。将是进一步搞好村镇招商引资的重要环节。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和国内外相关经验提出完善我国村镇招商引资的对策和建议是本文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6.
围城内外不时地在上演故事,故事的内容、情节五花八门。在各个时期,都有相应的“热门话题”。今天,我们的周围有了“大学生夫妇在校园能同居吗?”的议论,于是乎,一场新的讨论由此展开,其势远远超过了当年某高等院校免费发放“安全套”事件被媒体炒作的程度。应该说,法律上没有明文禁止的,它的存在就是允许的。可针对大学生夫妇同居的特殊性,我们的校园又作如何选择呢?当然赞同者有之,反对者咂舌,不管者嗤之,不问者不屑。本期话题,我们约请了几位朋友来聊聊这个话题, 但这完全不是赶热闹。  相似文献   

17.
吕斌 《法人》2006,(12):56-57
经过几年超高速的发展,4S店作为国内汽车销售的主要形式,似乎已经没有以前的那种高枕无忧,甚至有的店是在惨淡经营,那么国内的4S店到底面临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我的很多同行都在探究一个问题,我们这群人的理想是什么?我们的未来在哪里?我国的律师制度恢复已经28年了.这个问题的答案究竟是越来越清晰了,还是越来越模糊了?没人给出明确的答案。同样,28年的行业历程,我们所走过的每一步,无论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她都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印记,这些痕迹促使我们形成了怎样的文化。我们究竟该有一个怎样的文化?我作为这群探究人中的一分子,同样迄今在孜孜寻求着答案。坦诚地讲,有些同行对律师的理想是什么尚未清晰;对我们的行业该有、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文化也不明确。可我记得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律师,我们清醒。我们替我们的客户答疑解惑,我们为我们的当事人维护其合法的权益;但我们又有一些人,不希望仅仅把律师作为一个职业或谋生的手段来  相似文献   

19.
他们之间从来不发短信.她的短信很多,就是没有他的.谁家两口子有事没事老发短信玩?结婚7年,所有的新鲜劲全过了,而理工科出身的他更是做事有板有眼的,加上单位的工作性质,她觉得,这个人基本上是既没有情趣又无聊的那种男人.  相似文献   

20.
飞翅无痕     
林森  赵志伦 《检察风云》2005,(18):64-65
是不是检察官都是一脸严肃的执法者形象?是不是“法苑风采”讲的都是检察官秉公执法的故事?是,也不全是。瞧,下面这位检察长不仅是位优秀的检察官,更是位作家。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朋友讲的检察官作家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