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2008年是中国法治进程稳步推进和稳健发展的一年,也是法治亮点频频闪现的一年。2008年的立法景观依然多姿多彩,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继续推进,公民对立法工作的有序参与进一步扩大,已出台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编织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梦想,值得人们期待。司法领域彰显了浓厚的亲民性、群众性,“司法”与“人民”的关系越来越贴近,“人民司法”的人民特色越来越浓厚。此外,实施不久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全面开展的监狱体制改革,以及此起彼伏的问责风暴等都是值得人们关注的法治亮点。  相似文献   

2.
刘武俊 《中国法律》2008,(6):30-31,94-97
2008年,是中国法治进程稳步推进和稳健发展的一年,也是法治亮点频频闪现的一年。2008年的立法景观依然多姿多彩,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继续推进,公民对立法工作的有序参与进一步扩大,已出台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值得人们期待。此外,实施不久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全面开展的监狱体制改革,以及此起彼伏的问责风暴等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法治亮点。  相似文献   

3.
2011年是中国法治“发力”的一年,是法治进程稳健发展的一年,也是法治亮点频频出现的一年。用“发力”这个流行词形容2010年中国法治进程的主题,颇为恰如其分。立法领域,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础上,刑法修正案(八)充分彰显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精神,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三大诉讼法的修法引起社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执法和司法领域,重拳出击酒驾醉驾行为,醉驾入刑成效显著,并且成为考量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的考卷。  相似文献   

4.
赵钢  王杏飞 《现代法学》2012,34(4):163-171
古今中外均曾有过形形色色的法律虚无主义思潮。新中国成立以来,曾一度盛行完全否认法律作用的法律虚无主义,使得中国社会全面陷入了"无法无天"的混乱状况,甚至到了崩溃的边缘。当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治的观念亦已初步深入人心。然而,近些年来,在我国民事司法领域却悄然出现了新的法律虚无主义倾向与实践,集中表现为轻视、否认、虚置立法权威与法律规范的"违法司法"与"法外操作"等。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法律虚无主义,倡导在严格遵守现行立法与遵循司法规律的前提下适度地能动司法,这是社会主义司法原则不可动摇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2010年是中国法治"给力"的一年,是法治进程稳健发展的一年,也是法治亮点频频出现的一年。用"给力"这个流行词形容2010年中国法治进程的主题,也是恰如其分的。立法领域,"如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无疑是值得大书特写的立法成就,中国的立法重心正在由以经济领域立法为重心到着力加强社会领域立法,民生立法驶入快车道。  相似文献   

6.
2013年,是中国法治建设全面推进、稳健发展的一年,也是法治亮点频频出现的一年。  相似文献   

7.
从司法改革到政法改革,是法治领域改革的一次历史性飞跃,标志着法治领域改革迈入新阶段。新时代政法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平安中国的必由之路,是构建开放型政法工作新格局的迫切需要。这场改革是由党中央统一部署推进的重大改革工程,是政法领域的一场全方位深层次的革命。深入推进新时代政法改革,应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宪法法律至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尊重和保障人权,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提高执法司法效率,加快现代科技应用。新时代政法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深化政法机构改革、法治实施体制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政法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政法职业管理制度改革、政法科技体系创新,推进政法工作体系和工作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法治领域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篇章。中国式刑事司法现代化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基本要求、重要标尺和有力保障。中国式刑事司法现代化要体现法治现代化要求,具有司法现代化品格;要遵循司法客观规律,契合司法实践需求;要立足中国制度国情,传承优秀法律文化;要秉持全人类共同价值,借鉴海内外先进制度。实现中国式刑事司法现代化,要从刑事司法理念现代化、刑事司法体制现代化、刑事司法程序现代化、刑事司法能力现代化等四个方面着力推进。  相似文献   

9.
司法是法治的基本保障。法治中国建设离不开建构科学、运行良好的司法体制的支撑与推动。然而,当前我国司法体制确远远滞后于法治中国建设的需要及民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因此,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精神,明确新时期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着力从法治思维、司法内部管理体制、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司法权力监督机制等方面全面推进我国司法体制改革,乃法治中国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正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2013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四个方面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战略部署。2014年4月21日,习总书记在听取司法部工作汇报后,对推进司法行政工作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推动法治建设的基础性、专业性、建设性力量,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司法行政部门应围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  相似文献   

11.
《政法学刊》2018,(1):6-13
精准扶贫的法治保障主要体现在立法与司法两个方面。为了保障精准扶贫的顺利实施,中央扶贫立法十分必要。中央立法需要在地方立法实践的基础上,根据精准扶贫的指导思想,在立法上明确或者规范"谁来扶"、"扶持谁"、"怎么扶"、"如何退"、"如何监督"等问题。司法相对立法而言,在精准扶贫法治保障中的作用应该是次要的、辅助性的。司法除了降低职务犯罪的发生以防止扶贫资源的不当漏出,还可以通过恢复正义、人权保障、司法监督的方式减少、预防贫困现象的发生和增强扶贫的针对性,为精准扶贫的顺利推进减少难度和阻力,从而提供全面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外国国家豁免法》立法进程和文本是国际法学研究者和外交、司法、立法等实践部门积极、良性、持续、有效互动的见证和成果。我国在该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立法体现了中国学术研究和涉外事务对于豁免问题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此领域国际社会优秀成果的借鉴。这一立法既具有司法层面的功能,更具有话语表达方面的功能。从司法功能上看,这一立法确立了我国对于外国国家行为进行管辖和评价的基本立场,使得我国司法机关有机会对外国国家及相关行为进行定性和评判,在具体案件中有机会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和非法人团体的诉权。从话语表达功能上看,这一立法代表了我国积极推进涉外法治的信心和决心,意味着我国在涉外法治领域丰富和完善了法律工具箱,更加充分和有效地认可和保护人权,为世界各国司法权力的均衡使用提供了规范基础。我国外国国家豁免法的颁布实施,对于一个更为注重人权和法治的大国而言,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密切结合中国实际,全面阐述了在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如何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推进司法体制和司法能力的现代化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命题,形成了丰富、严谨的司法改革理论体系。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司法改革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邃的理论内涵,其以创新性为统领、以人民性为根本、以科学性为内涵、以实践性为导向,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理论与司法改革实践的创新发展,必将在深化司法改革、建设法治中国的道路上发挥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保生  常林 《证据科学》2014,(2):133-156
2012年,我国证据法治建设继续稳步前行,在证据立法、证据司法和证据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许多进展。以下从六个方面做一个简要概括和评述。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5月29日上午,由"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国诉讼法治发展报告(2012-2013)》首发式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十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数十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祝贺《中国诉讼法治发展报告(2012-2013)》一书首发面世,并就该报告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与会专家认为,该报告客观全面地记录了我国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在2012年、2013年中的立法、司法和学术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与进步,并对国外诉讼法治发展的最新动态作了简要综述。同时,该报告首开法学各个学科门类专业性报告的先河,是从事诉讼立法、司法和教  相似文献   

16.
法治中国:时代意义、逻辑维度与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中国概念的提出,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一个新里程碑。法治中国概念,体现出了中国政府要通过自身力量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主体独立意识和清醒的方法意识。从空间维度来说,法治中国是全方位建设中国法治的时代话语;从时间维度来说,法治中国是中国稳步渐进发展的逻辑目标。建设法治中国,要更新传统立法优先的价值理念,转向司法优先的新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7.
傅达林 《政府法制》2011,(16):22-25
(上接本刊2011年5月新闻月刊)案例篇案例是流动的法治。十年间,那些为社会广为关注、引起立法和司法变革、影响公众法治观念的典型个案,传播出绵绵的法治意蕴,深刻改变着传统社会的心理状态。1."齐玉苓案":宪法司法化的美丽"昙花"山东枣庄姑娘齐玉苓,当初或许不会想到,她"为受教育权而斗争"的努力,竟然成就了"宪法司法化第一案"。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司法行政部门承担着法治宣传、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等方面的职能,是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者和主要参与者。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既是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上升为全党意志和目标,在我国法治史上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理论。从实践领域来看,社会治理问题仍是当前我国法治建设的薄弱环节,司法行政机关需要以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为切  相似文献   

20.
刘宏成 《法制与社会》2012,(27):124+129
司法诚信的建设关涉到社会主义法治能还真正得到实现,但是司法诚信的构建却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涉及到法治文化的建设,也涉及到立法建设、司法改革等方面.本文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规范立法、改革司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