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一个不应忽视的重大事实:在横跨新旧世纪的十余年,日本的思想舆论界在"新民族主义"政治思潮的激情中已极富成效地完成了社会舆论的"共识动员".在此过程中,政治领袖和社会精英借助媒体不仅实现了对自身国家发展战略的议题建构,还确立了国民内部对华的广泛共识.日本经过长达十余年"共识动员"所达成的"国民合意",其大部分内容尚未全面实施,今后随着日本国家发展战略的加速推进,各项政治诉求的陆续付诸行动,中日两国在地缘战略利益上的对立冲突有可能进一步升级.  相似文献   

2.
从 1972年中日帮交正常化至今 ,日本对华贸易已经经历近 30个春秋 ,表现出许多特点。笔者试探性地总结出五大特性并分析其经济原因 ,希望能够对 2 1世纪中日关系的发展有所启示。一、日本对华贸易的主要特征(一 )比较优势互补性就日中两国而言 ,日本作为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拥有资金、科技方面的优势 ,但同时作为一个国土面积狭小、资源贫乏的岛国 ,资源和劳动力相对不足 ,劳动力成本较高 ;中国作为日本的邻国 ,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是原料、燃料的最大储存国 ,并且拥有数量巨大的廉价劳动力 ,但是资金、技术水平不高 ,这种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杨茜 《日本问题研究》2004,(4):33-36,32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随着经济增长率的不断下降,甚至出现了通货紧缩、经济衰退的严峻局面。面对日趋恶化的经济形势,日本政府采取了以扩大国内需求为主要目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本文结合当前日本经济的情况,对10年来日本财政政策的效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90年代以来日本的财政政策。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财政政策的实施及其效力为摆脱经济的长期萧条,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投入大量财政资金用于刺激景气,这突出的表现在:一方面,日本政府在减税的同时,不断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即扩张预算。税收占国民收入比重下降,由1990年的27.2%下降到1999年的22.1%,后略有回升,2002年为  相似文献   

4.
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经济现象变化--结构性变化 1.概观 20世纪80年代后期,韩国经济的根本变化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首先对70~80年代韩国经济性质作一个总体评价,其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基于低粮价(低谷价)和低工资的出口主导型经济"或"依靠日本的原材料生产产品后打进美国市场的外向型经济".基于不同的政治立场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评价,但出乎意料的是,评价中的共同点是韩国国内市场(国内需求)过于狭小,主流经济学的新古典学派一直批判靠出口主导经济增长的政策或从原则上替代进口的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化战略,他们也常常指出韩国国内市场比较狭小.  相似文献   

5.
刘迪 《新民周刊》2012,(16):24-24
日本全国上下都试图温故以知新,找到通往"下一个社会"的道路。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崩溃,随之而来的是长达20年的经济停滞,GDP长期徘徊不前。对于"失去的20年",日本各界时有探讨,但笔者认为,导致日本停滞的最大的根源在于整个社会的保守心态,日本不愿打破"坛坛罐罐"。回顾历史,引导日本政治、经济、社会的巨大革...  相似文献   

6.
"蛰居"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病理现象,是一种丧失社会行为、自我封闭的消极生活状态。在当代日本急剧的社会转型中,蛰居经历了从萌芽、增多到社会问题化的演变过程。青少年蛰居萌芽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后已步入富裕社会的20世纪70年代末期。80年代,伴随着大众消费社会的到来和"不登校"问题的凸显,蛰居现象不断增多。90年代,日本进入泡沫经济崩溃后面临全面转型的多元化时代,蛰居逐渐由隐性现象向显性社会问题转化。21世纪以来,随着"格差社会"的出现及少子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愈演愈烈的蛰居现象已成为关系到日本社会未来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日本职业高中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越 《日本问题研究》2003,(3):37-39,43
日本作为职业教育发展较早的国家,历来有重视职业教育的传统。近几十年来,经济和科学的飞速进步又引发了日本职业教育内部的多次改革。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起,日本职教界提出了新的职业教育思想,适应产业经济的发展,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灵活措施,培养适应能力强的就业人员,发展开放型的职业教育,在改革职业科目和充实教育内容、设置灵活多样的教育课程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我国职业高中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兴盛、20世纪90年代的滑坡后,在新世纪又出现了复兴的可喜现象,这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教育的全面发展都是一个好时机,抓住这一时机,提高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2008年度日本经济财政白皮书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年一度的日本经济财政白皮书2008年7月发表,副标题是"风险中的日本经济",重点分析了日本经济面临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风险,认为短期的风险在于美国经济下滑、石油价格及原材料价格上升等外部风险,而中期的风险是日本经济的脆弱性,家庭和企业不能积极地应对各种外来风险,长期的风险是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和财政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美国相继爆发大规模的左右翼社会运动,这种现象在美国社会运动史上十分罕见。从国内层面看,"占领华尔街"运动与茶党运动相继发轫于美国,主要是由于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给美国社会酿成的恶果、2007年底开始的金融危机、政治极化等因素所致;从国际层面看,近几年社会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高涨是"占领华尔街"运动继茶党运动之后发生的助推器。比较而言,茶党运动比"占领华尔街"运动更强势,这不仅延续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左右翼社会运动力量对比的特点,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这种局面也很难改变。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初期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经济开始了长期的调整阶段,经济增长持续低迷,特别是自1997年以来,日本经济停滞进一步深化。到目前为止,已出现了战后未曾有过的连续两年的负增长,消费、投资低迷,金融体制不稳定,信用收缩,复苏乏力。本文主要分析20世纪90年代日本政府为促使其经济走出萧条实施的经济政策及其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1.
风骨与物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的专业是日本语言,但闲时也思考一些有关中日文学的问题,且此癖已积20余年,因而对中日文学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由表象而入里的渐变过程。在这一漫长的渐变过程中,笔者也拜读过不少中日学者关于中日文学的论著,其中又以中国学者的论著居多。每当读罢掩卷之际,均感茅塞顿开,受益良多。然而,这些论著的内容主要是中国文学在日本的流布与传播、日本对中国文学的师承与借鉴、中国文学在日本的历史地位、日本对中国文学的评价与研究等等。至于中日文学的本质区别,可能因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之不同,诸学者所论甚少。有鉴于此,笔者拟就中日文学的本质区别聊发议论,以陈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2.
石原现象是日本国内政治环境整体"右倾化"的具体表象之一,以其所代表的右翼势力为主要依托,其主要特点是思想上体现右倾与民族主义情结,行为上进行组织整合、企图问鼎国家政权,在政策主张上修宪、改变国家制度以及外交上的排外反华等;其产生与持续演化,受到日本的经济萧条、政党制度、社会思潮与日本文化的特性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石原现象不仅冲击了日本政局、毒化了日本社会,也严重损害了中日关系,必须引起重视与警惕。在安倍当政且日本第三极势力崛起后,注重研究石原现象是审视日本内政外交之间多元互动、应对日本在整个国际格局中非良性作用渗透的重要参照物。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对东南亚的经济外交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对美依存外交"、70年代的"桥梁外交"、80年代的"积极自主外交"、90年代的"重视东南亚外交"和进入21世纪后的"小泉福田主义"和"新福田主义"外交。日本战后的经济外交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遭受了一些挫折。20世纪70年代末,越南入侵柬埔寨导致日本"桥梁外交"的失败;80年代,日本对东南亚国家实施的"积极自主外交"受到美国的干预而没有实现目标;90年代的"重视东南亚外交"因与"对美依存外交"发生结构性矛盾,而无法有效推进等。进入21世纪后,日本对东南亚外交将出现两种趋势:"小泉福田主义"和"新福田主义",但两者都摆脱不了战后日本外交面临的一个结构性矛盾,即对美依存与独立自主的亚洲外交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万物的声音     
近日,"万物的声音"在西岸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百余年蓬皮杜艺术中心藏品,从立体主义先驱、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领军人物到当代观念艺术前卫代表,众多艺术家代表作品将悉数亮相。深入20世纪初至今全球化背景下艺术先锋运动腹地,以"物"碰触历史时代脉搏,沉入聆听艺术背后的声音。  相似文献   

15.
两千多年来,日本民族在弹丸之地筑起了独特的东洋文化堡垒,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尤其是二战以后,日本从战争的废墟上迅速崛起,演绎了仅用30年造就世界第二超级经济大国的神话,使全世界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向这个东瀛国家。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迎来了战后半个世纪以来最为重要的转折时期。日本政府积极地为大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的做法被证实带有很大弊端,经济景气转为衰退,并将日本带入长达10年之久的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中国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的背景下,考察20世纪的日本环境抗争,既能够对当前中国环境治理提供借鉴意义,也有助于在理论上扩展社会运动研究。通过20世纪50至70年代日本熊本水俣病抗争事件,能够探讨政治机会结构变迁如何对环境抗争产生影响。基于对水俣病抗争的文献搜集与实地考察,将20世纪50至70年代的水俣环境抗争分为"前抗争"阶段(1956年—1959年)、"政治机会结构扩张"阶段(1960年—1968年)和"抗争发展"阶段(1969年—1973年)。为何水俣病抗争从零散的地方暴力事件逐渐沉寂,继而在60年代末期逐渐兴起并产生全国范围的影响?其中的重要机制在于20世纪60年代期间政治机会结构的扩张。政治机会结构的扩张从4个方面促进了水俣环境抗争的发展,它们分别是:抗争组织规模扩大、抗争议题上升、官僚系统内部分裂加剧、生态合题的重要性加强。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国债的持续发行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及国债风险。日本政府为了实现财政健全化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尤其是20世纪末期的两次财政改革,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当时及其后国债政策的运用。当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的长期萧条影响到了改革的进展,使改革出现了一些反复。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以来,日本经济一直在较为低迷的状态徘徊。1992年 至2000年,日本经济年均增长率仅为0.9%,大大低于同期美国经济增长水平。亚洲金融 危机以后,日本经济GDP增长率进一步低落,并在2001年跌落到-1.9%的最低点。2002 年,日本经济开始步出泥淖,并连续三年维持了较高增长率。最近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表 明,随着日本对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出口的大幅增长以及国内需求的逐步恢复,日本经济已 经走出了持续10余年低迷的局面,复苏势头非常明显(参见图1)。分析日本经济复苏和增 长的经验,对我国经济保持健康高速发展具有突出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01年日元汇率变动与影响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以来,日本经济形势持续恶化,日元兑美元汇率出现大幅波动,从年初的114:1持续下跌至年末的130:1左右,贬值幅度高达17.5%。日元作为世界上三极货币(美元、欧元、日元)之一,其汇率走势对亚洲(包括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经济都具有重要影响。 一、日元贬值的主要原因 (一)日本长达十年的经济衰退是日元贬值的根本原因 自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以后,日本经济便一直不景气,多届政府对此都无能为力。1999年下半年至2000年上半年经济曾出现了短暂而微弱的复苏迹象,随即又再度滑坡,2000年三、四季度增长为-0.6%和-1.4%,2001年经济仍持续下滑,全年经济增  相似文献   

20.
日本化解贸易摩擦的对外经贸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竞争力的恢复,日本对美出口开始快速增加,1965年,日本首次出现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其后整个对外贸易也出现顺差,并且连年累积,其数额越来越大。与日本相对应的美国贸易收支却在1971年出现逆差,这是此前80年来从未有过的现象,从此连年持续赤字。美国贸易赤字的主要原因是对日贸易逆差,美国对日本的逆差1965年为4.4亿美元,到1969年增加到15.6亿美元,1972年迅速增加到49亿美元;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日贸易逆差迅速增加,1987年已高达598亿美元;在整个上世纪90年代,美日逆差基本上是在500亿美元上下波动,到1998年达到创记录的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