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危机协同治理下政府与媒体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燕飞  卿艳艳 《求索》2010,(6):76-77,55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公共危机频发时期,但政府并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单独应对危机,构建一个由政府主导,第三部门、媒体、企业和公民多元参与的公共危机协同治理框架是必然趋势。公共危机发生时,政府与媒体成了公众心中两大权威,参照协同治理理论,从理念、实践和法制三个维度构建政府与媒体协同治理关系,有利于公共危机的治理。  相似文献   

2.
多省交界区是我国公共危机的多发地段,"囚徒困境"与"屏障效应"严重影响治理效果。以湘渝黔边"锰三角"为例,分析了我国多省交界区公共危机跨界治理"至下而上"推动和"至上而下"干预模式,存在着治理主体单一、缺乏规范化的跨边界合作治理制度保障和一体化协同合作机制等缺陷。美国《州际应急管理互助协议》(EMAC)以法律的形式构建了跨州协同治理框架和运作机制,给我国多省交界区公共危机跨界治理极大启示。我国多省交界区应构建全国性的危机救助合作框架、跨省多中心治理网络、一体化的运作流程,以实现跨界协同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3.
协同学语境下的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已具雏形,但处于"粗放"状态,形式主义比较严重,应急反应结构单一,"条条"与"块块"分割,难以形成整体的协同效应。要打破各地为阵、自成体系的格局,既强化危机时中央政府的统一决断权,又保证平时组织机构正常的分权运作,同时调动多元社会力量协同应对,就必须创新公共危机管理模式。为此,本文根据协同学的科学原理,尝试性地提出构建公共危机协同治理模式的主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界定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概念,揭示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特征、结构与层次,探究构建公共危机协同治理机制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日本公共危机治理机制建立在灾害应对长期实践基础之上,它具有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演进特征,并与日本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形成了制度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特征。21世纪以来,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东亚非典疫情(SARS)等事件导致全球公共危机问题更加凸显和严峻,这也影响到日本公共危机治理模式,它出现了向一元化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5.
日本、美国、中国都受到过大规模自然灾害的侵袭,三国在救灾方面的表现各具特色。由于日本、美国的发展程度较高,其在自然灾害类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具有示范性和启发性。构建我国公共危机治理体系应保持并完善政府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引入多个治理主体,提高公众应对自然灾害类公共危机的素质和能力,同时政府应在公共危机治理中与公众进行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6.
"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提出,使得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成为可能,这为青年参与公共危机治理提供了机会。现阶段,囿于社会转型、国家权力、历史文化、社会共识中存在的问题,我国青年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能力、制度、渠道、程度均存在不足。为此,要多维度地重视青年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能力培养,"全景式"地加强青年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制度建设,形成共青团与青年社会组织通力配合的联动机制并形成鼓励青年积极参与的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7.
张玉来 《人民论坛》2014,(2):20-23,256
日本公共危机治理机制建立在灾害应对长期实践基础之上,它具有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演进特征,并与日本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形成了制度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特征。21世纪以来,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东亚非典疫情(SARS)等事件导致全球公共危机问题更加凸显和严峻,这也影响到日本公共危机治理模式,它出现了向一元化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8.
杨勇 《传承》2011,(3):74-75,77
近年来,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公共危机治理日益受到关注。政府通过危机公关唤起公众的理解与支持,对于公共危机治理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成长时间短,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较少,我国公共危机下政府公关存在着许多现实困境。为此,需要树立政府公关主体意识,设立专门的政府危机公关机构,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传播和沟通机制,培养政府公关专业人才,健全与多元社会的合作机制来提高危机公关及危机治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吴长剑 《前沿》2011,(1):170-173
目前,我国公共危机的突发和频发亟须其治理模式向"善治"转变,在此背景下,NPO参与治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通过考察NPO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绩效现状,重点分析其参与治理的路径困扰和危害。进而,基于"善治"的研究框架探讨优化我国NPO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最佳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公共危机治理日益受到关注.政府通过危机公关唤起公众的理解与支持,对于公共危机治理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成长时间短,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较少,我国公共危机下政府公关存在着许多现实困境.为此,需要树立政府公关主体意识,设立专门的政府危机公关机构,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传播和沟通机制,培养政府公关专业人才,健全与多元社会的合作机制来提高危机公关及危机治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我国协同治理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萍  闫亭豫 《理论月刊》2013,(3):107-112
我国学者对协同治理理论的研究源于理论与现实的双重呼唤,尽管对协同治理存在同一论点多重表述的现状,但是这些表述并没有根本分歧且能够达成理论共识.目前的研究重视对协同治理参与主体的分析,并关注于公共危机、区域合作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治理难题,而对协同治理理论的研究方法则有待进一步的探索.本文试图通过对广义协同治理研究现状的论述与简评,以期为我国学者对协同治理理论的深入研究提出可供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处在转型阶段,不确定性、风险性等因素增加,社会组织迅速发展,提高了危机治理效能。应加强法律体系建设、建立协同治理合作方案、建立信息交流与沟通平台,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为公共危机治理开辟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胡薇 《中国减灾》2022,(3):48-51
社会工作作为一支专业力量,在危机治理特别是灾害治理中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在我国,由于起步晚、发展相对滞后等多重原因,社会工作队伍往往以"编外化"的方式参与到灾害管理等危机治理中,缺乏制度化的参与途径,这不仅限制了社会工作作用的发挥,更影响了危机治理的成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经验表明,全社会的参与和多部门的协同将会是现代...  相似文献   

14.
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处在公共危机多发期,加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迫在眉睫。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法律不完善、机构不合理、机制不健全、信息不畅通等诸多不足。我国政府应在法律保障、机构设置、信息公开以及社会参与等方面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廖业扬 《前沿》2010,(17):159-163
公共危机治理模式的创新是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创新的重要内容和环节,对治理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我国公共危机治理模式的创新,在吸收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和理论研究最新成果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中国所处的社会大背景,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在市场经济不发达、公民社会发育不成熟的条件下,构建"政府主导的公共危机复合共治"模式,以应对全球风险社会和社会大转型所带来的日益复杂多样的社会风险和公共危机,是一个较为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陈少贤 《人民论坛》2020,(6):142-145
2003年爆发的全球SARS疫情使得各国对原有的公共卫生体系和危机管理进行了反思和改革。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引起人们对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高度重视。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突发公共卫生危机应对和管理方面带有一些共性的做法,如开展早期预警监测、部门协同和资源准备、科学的管理体系、及时到位的科学研究以及不断更新的防控理念和手段,其中有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以来,随着欧美各国政府公共管理改革的深入推进,公共管理理论研究进入"第六波"发展浪潮。当前,公共管理研究呈现出新的理念与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研究视野从新公共管理(NPM)转向新公共治理(NPG);研究重心从强调"管理"要素转向"公共"要素;行动主体转向科层制与市场的结合体———网络。展望后危机时代,全球公共管理发展将面临系列共同挑战,出现新的主题与研究方向:全球化3.0时代的比较公共管理和全球公共管理研究;处理全球复杂公共事务问题的协同治理和网络治理;Web2.0信息技术时代的数字治理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对登革热在广州市的历史状况和疫情应对形势进行描述, 从而对2014年的登革热疫情作出性质界定——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阐明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性;针对登革热在广州长期存在的形势, 阐述政府建立协同治理模式的必要性、重要性. 同时,引入协同治理理论,并对公共危机协同治理进行概念和理论范畴界定, 运用该理论,结合实际的登革热危机应对案例,分析当前广州市政府协同治理的现状和运行机制,对政府协同治理的模式和具体实施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 找出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公共危机威胁着社会的发展与稳定,而公民参与可以及时发现危机,整合社会力量,并对危机治理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危机治理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存在较多问题,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如政府的支持力度不足、参与机制不完善、相关的危机信息不透明、社会组织和企业等社会主体的参与不规范,等等。面对日益频发的公共危机事件,必须从现实出发,正视当前公民参与存在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强化政府问责,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与能力,规范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参与行为,进而实现公共危机及时、有效的治理,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公共危机日益复杂,并对政府的危机防治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公共危机协同治理能力,应壮大社会力量、强化公共危机预警、重视社会资本、加强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