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洛布里,位于泰国曼谷以北153公里处,在6世纪到10世纪期间。这里被称为“拉埚”,属于孟族建立的达瓦拉瓦提王国的领域。后来,素可泰以及大城王朝先后统治这个地区。在11世纪时,柬埔寨吴哥王朝的苏雅瓦曼一世驱逐了居住在这里的盂族,并把洛布里作为吴哥王朝西边的门户。因此,在洛布里,不难发现现今仍保存多座中小型高棉寺院,  相似文献   

2.
十三至十五世纪,是东南亚历史急遽变化的时期,它集中体现在封建主义的普遍发展,对东南亚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试就其原因、表现和影响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一封建主义所以能在这时期得到普遍发展,主要原因是东南亚的政治势力重新改组。即原来的国家走向衰落,新的国家纷纷兴起。大陆方面:首先是吴哥王朝。十一世纪上半叶,它征服了西部孟族的堕罗钵底王国和马来族的单马令王国(即以后的六坤);十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1986,(1)
柬埔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驰名世界的吴哥古迹是柬埔寨古代文化艺术的珍贵遗产,是东方文明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公元九世纪初期到十三世纪中叶,是古代柬埔寨国家强盛、经济繁荣、文化艺术辉煌灿烂的“黄金时代”,史称“吴哥王朝”。在这五百多年间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吴哥建筑与雕刻艺术,集中反映了“吴哥文化”。  相似文献   

4.
缅甸的族群关系自古至今较为复杂,其中缅族与孟族、掸族、克伦族之间的纠葛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本文通过阐述缅甸王朝历史上缅族和孟族、掸族、克伦族的关系,揭示出缅族封建王朝的民族治理政策,即同化孟族,控制掸族,忽视与遏制克伦族等,正是导致缅甸各族产生离心趋势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5.
公元1432年被迫放弃吴哥,1594年洛韦陷落,是柬埔塞从极盛走向衰落的主要标志。在经历了吴哥王朝几个世纪的繁荣昌盛以后,柬埔寨为什么会呈现出逐渐衰落的趋势呢?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君主集权制度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6.
柬埔寨历史上的吴哥王朝(公元802年——1432年)不仅是东南亚历史上,而且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王朝之一,它开创了柬埔寨历史上最光辉的时代。吴哥王朝之所以显赫一时,其原因除了它的统治者不断对内政实行革新外,外交的成功,也是它能够称雄一时的重要原因。可以说,吴哥王朝六百三十年的历史,在错综复杂的外交形势下度过。吴哥王朝的建立,是在赶走了异族侵略之后才得以实现的;同时,建立山庙,信奉佛教也是服从于同室  相似文献   

7.
泰国和柬埔寨是中南半岛上的邻国.泰柬两国在历史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文化上同源于“印度文化圈”,信仰小乘佛教.在人种、语言、宗教、文化以及社会组织、政治制度和经济模式等方面都相似.一、泰柬关系的过去(古代和近代)1.高棉吴哥帝国时代(公元3世纪-1238年)泰国在素可泰王朝建立之前,曾隶属于柬埔寨的古国扶南,公元2世纪末到3世纪初,扶南就控制了暹罗湾.嗣后,又转归真腊所辖.泰隶属于柬的时间长达1000多年.高棉人残酷的奴役和掠夺,迫使暹罗人起来反抗.公元1238年,泰国的两位部落首领坤邦克览刀和坤坡孟首先率部起来造反,打败高棉军队,赶走了吴哥派驻素可泰(当时为高棉吴哥帝国西北部省的首府)的太守,建立了泰族第一个统一的国家,即素可泰王朝.从此,泰柬关系进入了新的时期.  相似文献   

8.
老挝的舞蹈艺术分为古典舞蹈和民间舞蹈两种。古典舞蹈又称为宫廷舞蹈,它来源于老挝澜沧王国时代的古老文化。据历史记载,老挝的古典舞蹈艺术深受柬埔寨的影响,澜沧王国法昂王的王后乔京雅是柬埔寨吴哥王朝国王的公主,她从柬埔寨带来了吴哥王朝时代的古典舞蹈精华,并且  相似文献   

9.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在柬埔寨定居的华人约有40多万 ,占柬埔寨全国人口的4 %。华人在柬埔寨定居的历史已经十分久远 ,最早可以追溯到1500年以前。扶南 ,是柬埔寨人的第一个王国 ,始建于公元1世纪。公元3世纪以后 ,扶南逐渐强盛 ,与中国的商务往来也逐渐频繁起来。到3世纪后半叶 ,两国为商务往来互换了使节。在两国交往中 ,一些中国人在柬埔寨定居了 ,在那里劳动生息 ,世代相传 ,成为柬埔寨最早的华人。据史料考证 ,公元7世纪下半叶 ,已经具有高度文明的吴哥王朝与中国盛唐之间的交往更为密切了 ,一些华人不仅已在吴哥定居 ,而且还开设了极为…  相似文献   

10.
吴哥王朝时期的柬埔寨曾经地跨中南半岛,声威震于南海;但历经400年盛世之后却走向衰亡。沧桑巨变,根源何在?不少中外学者正确指出了发达的灌溉农业对强盛的吉蔑帝国所起的重要作用,但很少有人涉及王朝社会经济发展的局限性和弱点,因而也就难以找到帝国由盛到衰的最根本原因。本文试图对吴哥王朝的经济结构的内容、特点和优劣做初步的探讨,以求有助于这一重要课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吴哥:东南亚文明的窗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哥 (Angkor)是柬埔寨真腊王国的最后一个古都 ,建于公元9~13世纪。这是柬埔寨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 ,称为吴哥时代。吴哥的建筑分两部分 :吴哥通 (AngkorThom)和吴哥寺 (AngkorWat) ,均由巨石砌成。因其建筑雄伟壮观和精美卓绝 ,而使吴哥成为与中国长城、埃及金字塔、缅甸蒲甘的佛塔、印尼的婆罗浮屠、印度的泰姬陵等齐名的世界古代奇观之一。遗憾的是 ,公元1431年暹罗人一度攻占吴哥 ,真腊被迫迁都金边 ,从此吴哥被掩没于热带丛林中达数百年之久。公元19世纪西方的探险家和博物学家偶然在密林深处发现…  相似文献   

12.
在柬博寨的热带丛林深处,有一群全世界最神秘的寺庙建筑瑰宝--吴哥窟,它曾与中国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同列为世界七大奇观,但是却在吴哥王朝崩溃之后埋没于荒烟蔓草四百多年,连柬博寨的子民都遗忘了它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在柬埔寨史研究者中,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种看法:经过约两个世纪水、陆真腊的分裂之后,公元802年阁耶跋摩二世结束了水、陆真腊的分裂,完成了真腊的统一,宣布了国家的独立,从而宣告了一个新的王朝——吴哥王朝的建立和开始。因而,公元802年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年份而被载入史册。公元802年在柬埔寨古代史上的意义是无容置疑的。但上述意见中关于这一年结束了水、陆真腊的分裂,完成了真腊的统一的说法却有着可商讨之处。在这一年,阁耶跋摩二世在摩诃因陀罗山(即荔枝山)选建新都,并在这里宣布了国家的独立,他本人正式登位为王,这些人们不存在疑义和争执。  相似文献   

14.
姜永仁 《东南亚》2003,(1):42-49
一、早期原始崇拜缅甸文化是在骠族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是在孟族文化的影响下变得丰富多彩的。它吸收了印度文化的部分内容 ,兼容了适应缅甸的成分 ,并使之形成了具有缅甸特色的文化。① 孟族源于华南 ,其祖先为我国百濮族群 ,大约于公元前 2 0 0 0年进入缅甸境内 ,是最早从我国南部进入缅甸的民族。② 骠族据认为也是源于我国氐羌部落 ,同缅族同源 ,大约于公元 1世纪前后进入缅甸境内。当印度文化尚未进入缅甸以前 ,孟族和骠族的先民信奉原始宗教。缅甸人以农业为主 ,农业种植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主要手段。因此 ,气候的好坏就显得特别重…  相似文献   

15.
一、吴哥的衰亡 从吴哥被暹人围困、攻占、洗劫开始,到柬埔寨人将其首都迁至王国的另一边为止,其间发生了一系列事情,历史学家在记载时,习惯上称其为吴哥的“衰亡”。到目前为止,有关这些事件发生的确切日期,史学界并没有取得必要的共识。一些史学作家认为,暹人——也许我们现在该称他们为速古台及阿瑜陀耶的泰人——在吴哥作为高棉帝国首都的最后一个半世纪中曾经不止一次攻陷过它。然而,本人现在坚信,吴哥在这一期间只有一次沦陷记录,而吴哥被围困及攻陷的时间是1430—1431年,放弃吴哥通作为首都发生在1432年。  相似文献   

16.
一、老挝语中的梵语、巴利语借词在老挝语众多的外来语中,对老挝语起重要影响的要算梵语和巴利语。梵语和巴利语都是古印度权威性的语言,是古印度向国内外传播婆罗门教和佛教的主要媒介。显而易见,梵语、巴利语传到老挝,以至成为现代老挝语中主要外来语,和婆罗门教、佛教传到老挝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从公元7世纪起,婆罗门教就通过吴哥王朝时代的柬埔寨传到老挝来。婆罗  相似文献   

17.
从周达观访问吴哥(周达观1295年奉元朝之命随使出访真腊,1296年3月启航,8月抵达,1297年6—7月乘船回国,约在吴哥居留一年时间。——译者),到16世纪50和60年代安赞国王(Chan)在位时对吴哥一些寺庙进行修复,这可能是柬埔寨历史上记载最少的时期。这两个世纪,柬埔寨在经济、对外关系、语吾,可能还有——尽管较难证实——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18.
《东南亚》1993,(1)
仰光是缅甸的首都兼仰光省的省会,是全缅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人口近300万,面积约345平方公里。气候炎热,全年可分干、雨两季,干季可再分凉季和热季。凉季(11月至翌年2月)平均气温23℃—25℃,热季(3月至5月)平均气温35℃—38℃,雨季(6月至10月)平均气温27℃—32℃,降雨量为3000—5000毫米。 古时仰光只是个小渔村,称为达贡。公元1755年,雍藉牙王朝的开国国君在这里战胜南方的孟族军队,将达贡改称为仰光(缅语意为敌人没有了)。1852年第二次英缅  相似文献   

19.
美国著名学者L.P.布里格斯的《古代高棉帝国》是一部叙述柬埔寨古代历史的大型的权威著作,1951年由美国哲学协会出版于费城。它的叙述起于公元一世纪扶南王朝的建立,止于1432年吴哥王朝的灭亡,共分三章,第一章是《扶南时期》(公元一世纪至550年),第二章是《真腊时期》(550——802年),第三章是《柬埔寨或吴哥时期》(802——1432年)。作者着重写吴哥时期,这一章约占全书篇幅的三分之二。D.G.E.霍尔名著《东南亚史》有关古代柬埔寨的部分,以本书为基本参考著作,援引了其中的很多观点和材料。这篇序的作者R·赫涅一凯尔顿是研究东南亚的著名学者,有《苏门答腊的考古与艺术》(1935)、《荷属印度史前时期研究》(1945)、《东南亚王国与国家的概念》(1956)等著作。作者在这篇短序中除了略介本书及其作者以外,还提出了一些关于古代高棉史的饶有趣味和富于启发性的观点,谨译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学者们通常把柬埔寨历史上的吴哥时期定于公元802年至1431年之间。无论标示起始还是终结,这些年代都是不正确的。公元9世纪,通称为吴哥的国家(这个名字来自梵文nagaua,意为“城市”)在柬埔寨西北部兴起。在此之前数百年,那里已经居住着讲高棉语的居民。尽管这个城市已经在15世纪放弃,16世纪70年代它又短暂地恢复王都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它的一个主要寺庙吴哥窟(即“变成佛寺的城市”),可能从来没有被高棉人放弃,因为它包含有从15世纪到19世纪的各个世纪的佛雕像以及迟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