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认为,当前中欧关系的核心问题在于欧盟对华认知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包括:经济上不愿再将中国视为发展中国家,而是将中国视为可能对其造成潜在威胁的竞争者;政治上对中国未能向欧洲价值观靠拢感到失望和焦虑;在安全问题上欧盟出现"美国化"趋势,即在"防范"中国崛起问题上,与美国的共同语言开始增多。欧盟对华认知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中欧双方实力对比和相对地位有变、美国对欧盟影响力增强。欧盟对华认知变化已导致欧盟对华政策出现一定调整,对华经贸政策更趋保守、更具防卫性和保护性,在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全球性议题上强调所谓"中国责任论"等。未来中欧关系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欧盟对华政策调整的方向和力度。  相似文献   

2.
陈志敏 《国际观察》2006,10(5):1-10
就其制定和实施战略的能力以及其对重大国际安全问题和重要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而言,欧盟至今尚未成为一个完全的战略行为主体.本文以中欧关于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的谈判为例,探讨欧盟作为国际战略行为主体的属性及其对中欧战略伙伴关系的影响.本文认为,在欧盟许诺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后,中方提升了对欧盟的期待,但是欧盟在解除对华军售禁令方面的犹疑不决使得中欧关系产生了一个"现实--期望差距".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欧盟对华政策及中欧关系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欧洲的"新中国观"入手,分析近年欧盟对华政策的调整和变化,并探讨中欧关系的发展前景。本文认为,在新形势下,欧盟更加重视对华合作,但在对华交往中也更现实、实用,同时成员国之间的政策协调日益受到重视。未来中欧关系能否顺利发展,将取决于双方能否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维护经济互补性,弱化竞争性。  相似文献   

4.
欧盟对华援助的主要表现在援助资金呈递增趋势、援助领域由早期的农业援助转向经济和社会改革领域、援助项目要按照"标准化"要求操作等三个方面。从援助特征可以看出欧盟对华援助背后的政治经济逻辑正好吻合了新自由主义对国际政治经济生活进行必要干预的主张,把欧盟成员国和欧盟内部的社会经验在援助国得以拓展,使其经济运行和社会秩序朝着欧盟所拟定的方向发展,这也恰好表明欧盟对华援助的行为不可能偏离自利立场。但是,中国在坚持独立的外交政策和方针下,使得中欧关系逐步朝务实性方向发展,在合作基础上解决面临的共同难题,谋求长期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依然符合中欧关系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日益紧密,欧盟在中国对外贸易合作中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但中欧贸易也存在着贸易不平衡、知识产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不够完善等问题。未来,中国除应关注欧盟对华经贸合作的共同政策和指导原则外,更应注重拓展与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6.
《里斯本条约》生效后,欧洲议会在欧盟对外关系领域的权能得到强化。欧洲议会内部有众多涉华行为体,其中议会委员会和党团是涉华决议的重要形成机构。欧洲议会的涉华议题已由主要关注人权单一问题转变为关注政治、经贸、社会、发展、外交环境等多个议题,视角更加广阔。欧洲议会与中国的多种沟通渠道为中欧双方增进理解奠定了基础。但欧洲议会的人权决议对中欧关系的发展有消极影响,其在欧盟贸易和投资领域的新权能使该领域的谈判过程更加复杂和多变。随着欧洲议会权能的不断增大,其在未来中欧关系中的地位将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7.
中欧目前正在进行<伙伴关系与合作协定>的谈判工作.作为未来中欧关系良性发展的法律基础,新协定将涵盖中欧双边关系的全部领域.人权问题一直是中欧关系中的敏感议题,欧盟期望在新协定中纳入"人权条款".形式上借鉴了国际法规则的"人权条款"是欧共体缔约时必然坚持的一道门槛,兼具制裁和激励的双重功能.参照欧共体以往的缔约经验,结合"人权条款"的具体实践,就法律和政治角度而言,中国在正确认识"人权条款"对欧盟的重要性和潜在法律风险的基础上,有限度地接受"人权条款"似乎利大于弊,较为可行.  相似文献   

8.
自2012年7月以来,中国与欧盟围绕光伏贸易问题的争执逐步升温。至今年6月初,不少国际舆论甚至认为中欧之间出现激烈贸易战似乎难以避免。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宣布建立10周年之际,如何解读关于中欧关系的类似认知,对理解和判断今后中欧关系的发展走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简要回顾了中欧光伏之争的由来及其近期进展基础上,结合对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基本定位及其内涵的综合分析,认为中欧关系持续稳定发展的大势仍值得乐观期待。  相似文献   

9.
邹磊 《国际问题研究》2023,(3):97-116+141-142
自2020年以来,欧盟接连以“安全”“人权”“环保”“公平竞争”等名义制定或实施一系列经贸立法,并将中国企业、实体和供应链作为重点限制对象,在相当程度上塑造了中欧经贸关系的新常态。这些法案均以保护和增强欧盟产业竞争力为核心目标,凸显政治和意识形态考量,单方面赋予欧方“长臂管辖权”和自由裁量权,是欧盟应对大国经济竞争的重要手段。相关法案将大幅提高中国企业对欧出口合规成本和投资准入门槛,阻碍欧洲企业对华投资和技术溢出,限制中国参与国际经贸前沿议题规则制定。对此,中国需以更加精准有力的措施综合应对,维护本国企业、实体合法权益和供应链安全稳定,推动中欧经贸关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对欧盟政策研究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报告是我们试图对欧盟近年来对华政策报告所作的一个回应.9月5日,朱镕基总理将出席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四届中欧领导人会晤,双方将就中欧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全球性问题进行密切磋商.这从一个角度反映出当前中欧关系发展的深度与广度.中国与欧盟都正处于巨大的变化过程中,双方未来加强合作的潜力很大.尽管由于最终目标的不明确导致欧盟一体化的深化和新一轮扩大仍面临重大挑战,但机遇也同样存在.欧盟现正凭借其独特的实力和优势,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对欧盟战略需充分反映出欧盟现有实力及其发展潜力.1995年欧盟在其通过的第一个对华政策文件--<中欧关系长期政策>中指出"欧洲需要一种注重行动的而不仅仅是宣言性的政策来加强欧中关系."中国现在需要的也正是这样一个对欧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