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国定贫困地区的各种致贫因素中,素质性贫困的份量比较大,其主要原因是人力资源开发不够。为了彻底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必须优先开发当地人力资源,而回乡大学生恰恰是一支传播科学,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生力军。此调查报告针对保亭县什岭镇回乡大学生参加农村脱贫实践的几个问题,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开发人力资源是实现农村脱贫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村经济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因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但能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改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结构和制度环境,从而为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文基础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研究和探索农村"人力资源扶贫"开发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把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引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道肖尤利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广大贫困地区如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住机遇,把经济开发引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道,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一个重大问题。一、贫困地区从根本上脱贫致...  相似文献   

4.
姜振  柏曙邹 《前沿》2012,(16):103-104
自从感知建设新农村的号召后农村的人力资源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是由于农村人口密集,而且实施农村体育人力资源的开发很大程度上是看重了农村这个广阔的人力市场,农村的体育人力发展较积极,身体素质条件要相对城市的人要强.但是目前来讲,农村体育人力资源素质都相对较差,这使得农村的体育人力资源素质严重滞后,制约了农村体育人力资源的适时开发.所以,这就需要看重这片潜力无穷的市场的人要有耐心将他们集中培训,积极的开发他们的潜在价值,积极开展农村体育人力资源文化活动,积极完善农村体育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使得体育人力资源在农村打开市场.  相似文献   

5.
戴国辉  郝春新 《前沿》2012,(2):78-79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综而括之,笔者认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指根据农村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等现状,通过各种教育形式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政治法律修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并通过加强医疗保健等措施提高其身体素质,使得人口数量和质量协调发展,以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推动农村经济科学发展,最终解决根深蒂固的"三农"问题。本文从城乡统筹的背景出发,客观地分析了河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现状及原因,提出了开发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八面来风     
《浙江人事》2008,(6):47-48
为鼓励支持大学生回乡创业,诸暨市委人才办、市人事局、共青团市委、诸暨农村合作银行近日联合发文,决定对年龄在40周岁以下(含40周岁),遵纪守法、无不良信用记录;毕业3年内创业、户籍在诸暨市辖区内、大专以上学历,归国留学生户籍及毕业年限不限;能积极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符合银行贷款基本条件回乡大学生,实施创业项目贷款贴息补助。创业者单体最高贷款额度不超过100万元,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相似文献   

8.
杜秀 《青年论坛》2003,(5):30-32
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关键问题。目前 ,我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状况存在严重不合理现象 ,即青年数量少、性别结构不合理和学历层次低 ,这些现象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运用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深入研究我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有关问题 ,制定出具体措施推动农村青年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区内视点     
正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2月13日在广西河池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胡春华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他强调,深度贫困地区是决定脱贫攻坚进展和成效的关键区域,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更有力的举措、更扎实的行  相似文献   

10.
摘要贫困地区是矛盾和不和谐因素的集中区。当前存在的各种不和谐因素,经济发展不均衡、收入分配不平衡、人口环境压力、城乡差异等,主要集中在贫困地区。而且贫困地区自身生态脆弱,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基础薄弱;城乡居民收入低,贫困人口集中;处于初期开发建设时期,矛盾集中;政府财政困难,统筹能力有限;农村教育落后,农民素质低。是构建和谐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作为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弱势群体数量大,农村贫困化和城市贫困化问题均很突出,脱贫任务极其艰巨,对此,有关政府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对我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各种困难和制约因素进行理性的分析,找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对策。贫困地区要加快发展,必...  相似文献   

12.
中国贫困地区的女童教育问题史静寰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国外一些大学的教育学院或改名为“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学院”,或增设“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中心”,这标志着国际社会和教育界在努力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研究教育问题。在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中,开发最不充分的是...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扶贫的新思路韦显寿,谭云霞我国现在尚有6500万农村人口未脱贫,其中很大部分在少数民族地区。解决这些人口脱贫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提出到本世纪末基本消除贫困,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加大扶贫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4.
正扶贫是为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改善民生、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为了加快贫困地区减贫脱贫步伐,确保贫困地区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2015年11月29日)和重庆市委、市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2015年9月16日重庆日报),重庆市内各区  相似文献   

15.
梵净山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试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梵净山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表现为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景观的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在市场经济下充分开发梵净山旅游资源,并与脱贫开发相结合,建立贫困地区经济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6.
帮农民摆脱“文化贫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活动,使得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大面积减少,但是,多年来我们反贫困的路径却只注意到物质上的扶贫,即送衣,送被、送粮,这只能解决一时之需,而非治理贫困的根本。而后来的“造血”开发。即向贫困地区大量注入开发资金,上项目,办企业,但由于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文化、科技素质不济,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目前,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多位于自然环境恶劣、社会经济基础薄弱的老少边穷地区,这些地区也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重发区,贫困与灾害相互交织。不  相似文献   

18.
扶贫攻坚     
《重庆行政》2008,(4):2-2
为打好武隆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最先脱贫、率先致富"的攻坚战,武隆县扶贫开发办重点抓好五个"突出":突出连片开发,增强贫困区域发展能力;突出整村推进,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突出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突出素质提升,从土地上减少贫困人口;突出社会扶贫,促进贫困地区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村贫困地区实现脱贫,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进程。农村贫困地区的脱贫,既离不开资金,也离不开人才。在扶贫过程中,资金和人才这两个因素,如果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发挥作用,就可能收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任勤顺 《前进》2016,(3):40-43
正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脱贫攻坚的主要目标,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这对贫困地区而言,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