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定东 《学理论》2008,(16):40-43
作为社会观,天是人格化的、有德行的实体,是传统中国一切社会法则和价值的来源。由“天”延伸出了“天下”,并形成了举世唯一的天下观,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定了方向。古代天下观的核心内容是中心文明与外围蛮夷的区分。在天下观基础上形成的“天人合一”而导致的威权主义、集体主义及大一统的社会局面成为贯穿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的一条红线。“自然”的天下观变化是主导中国总体性社会变革的直接根源,而扎根于中国文化精神的“人文”天下观是中国社会发展模式形成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
林萌 《民主》2000,(10)
位于四川西南部的峨眉山,在广袤的成都平原上平畴突起,巍峨、秀丽、古老、神奇,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她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而著称于世,是中国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154平方千米,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1996年12月,峨眉山与乐山大佛一并被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3.
三清山的美     
田瑛 《党政论坛》2009,(24):50-50
大凡世界上的美都是能够描述的,唯独三清山是个例外。三清山的美真的无法描述,甚至难以言及。  相似文献   

4.
《党政论坛》2013,(14):42-43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苏联共产党的兴衰史再一次生动而形象地验证了这一古训。  相似文献   

5.
抬滑竿者说     
四川峨眉,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但是,由山麓至峰顶,盘旋石径竟达50余公里,故峨眉虽雄秀幽奇,而游人常望山兴叹。改革开放之后,峨眉山旅游区“滑竿”重现,抬滑竿者也随之出现。 朝月华,竟辞去原有工作,加入到抬滑竿的队伍之中……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的师道精神,源远流长。“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安贫乐道精神,“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躬身自省精神,“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的刻苦好学精神,“有教无类、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敬业爱生精神,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师德精髓,也是炎黄子孙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7.
古人把天下之才分为”成才、奇才、散才”,这”三才”各有其长,各有其短。见识高远.品行笃厚,知识全面,有出包管理能力,但缺乏独特专功的人为”成才”;在某一方面、有奇特超人之才.而在其它方面平常的人称为“奇才”;德才平庸.无一专长,但放在哪里都能忠于职守,相容性较强的入为“散才”。然而,遗憾的是,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却不能领悟‘”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之道。虽然本单位人才济济,但是由于不能根据每介入的特点,量才使用,合理安排,使得一些有抱负有专长的“成才”、‘“奇才”才华得不紊IJ施展.有的“跳槽”,有的…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6,(9)
“不先审天下之势而欲应天下之务,难矣。”执政党之所以能够正确地引领人民“应天下之务”,就在于能够清醒地“审天下之势”。当今“天下”到底是怎样一个“势”,本刊2005年48 期《辩证把握发展的十个特征》一文,已有论述。进一步深入认识这个“势”,增强领导干部辩证把握形势的能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领会党中央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部署,更加主动地“应天下之务”。  相似文献   

9.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事业成败,人才是决定因素,鉴别人才的学问非常重要,一直被视为“事之至大”。所以就有人极而言之:“可以不识字,不可不识人”。  相似文献   

10.
孙慕天 《学理论》2008,(19):88-89
“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说过:“谦卑的强权,通过吸引别人而不是强制他们来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目的”。这令人想起老子的名言:“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在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如何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的核心战略。  相似文献   

11.
清官难做     
屠雨迅 《民主》2007,(4):41-42
据说上古时代人们并不热衷于做官,尧与舜都曾主动禅让了帝位,可是到了战国时期.人们却为小小的县令争得你死我活。人心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韩非子给出了答案:“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今之县今,一日身死,子孙累世驾,故人重之。是以人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也。”原来尧舜为帝时比后来的县令要辛劳得多,而享有的福利却远不如后者。在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无论社会形态发生怎样的变化.但人们对权与利的认识却没有什么改变.“权利”一词是我们祖先对此所作的经典概括。权力不仅是通向财富的最佳捷径。权力的大小还与财富的多少呈正相关,所谓“高官厚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说的就是这种现象。既然权力与利益联系得如此紧密.“升官发财”也就自然成了广大老百姓永远不变的理想,就连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与李白也未能免俗。当一批又一批争名逐利之徒挤入官场以后,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与政治的腐败就必然成为老百姓心头永远挥之不去的恶梦。  相似文献   

12.
王涛  吴咏梅 《各界》2014,(6):32-34
沈士远先生在北京大学有一个雅号,名曰“沈天下”。据著名历史学家谢兴尧先生在《红楼一角》中回忆:当年沈士远先生也是他的老师,记得当时师生们都称沈先生为“沈天下”。“啥叫沈天下呢?因为预科里的国文功课,最重要的有两门,一是‘国故概要’,一是‘文论集要’。  相似文献   

13.
徐超 《党政论坛》2009,(23):56-56
北宋时期,中国出了一个非常有名气的大文人苏东坡,真可谓:“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他写的诗文“大江东去,浪淘尽”及“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被天下文人称为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连他的政敌王安石读苏东坡书,也竞拍案称奇;欧阳修吟苏东坡诗后自言自语地说:“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相似文献   

14.
李震钧 《学理论》2008,(9):33-33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圣杜甫前一千多年前写下的著名诗句,道出了古往今来人们对“居者有其屋”的强烈愿望。房子是安身的地方,是“家”的代名词。有住房、有属于自己的住房,“天下寒士”心里才踏实,生活才安逸。  相似文献   

15.
兰州赋     
丝路重镇,西部锁钥,兰州自古名胜。依山作障,凭河为险,踞中华版图之中心,枕悠悠黄河之臂膀。西起河口,东至桑园,浩荡黄河,穿城而过,蔚然景观,天下独绝。  相似文献   

16.
高博  曹国厂 《瞭望》2020,(3):22-25
千年大计,规划先行。雄安新区设立以来,数千名规划人不舍昼夜精心绘制雄安新区的精细蓝图。目前,雄安新区形成了规划纲要、总体规划、起步区控制性规划、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白洋淀生态治理与保护规划和26个专项规划的“1+4+26”规划体系。这为新区大规模开工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日前,经党中央同意,国务院批复《河北雄安新区起步区控制性规划》和《河北雄安新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起步区控规》与《启动区控详规》)。如果说之前批复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是蓝图,此次批复的两个规划则是“工笔画”,向世人揭开了雄安新区最核心区域的面纱,一座高水平高质量的现代化典范之城跃然而出……  相似文献   

17.
讲文明     
《易·乾》:“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颖达对这句话的解释是:“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今人将它译为阳气出现在地面,天下文采光明。可见,“阳气”与“文明”是分不开的。一个社会如果缺乏阳刚正气,那必然会产生阴毒邪气。邪恶之气一生,人们就会起邪念、走邪路、搞邪门歪道,这么一来,文明就会化为乌有。作家浩然,厂家请他在电视上说一句广告词就给他100万元,他却“甘愿一辈子  相似文献   

18.
吕尚 《学理论》2008,(6):85-86
司马迁司马迁,字子长,汉左冯翊夏阳(现陕西韩城县)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父亲司马谈,熟悉史事。懂天文地理,汉武帝建元(前140~135年)初任太史令。有论载“天下之史文”之志,但未如愿而卒。司马迁继任太史令,开始搜集史料。掌握了汉兴以来百年间的天下遗闻旧事,又读到皇家所藏古籍所谓“石室金匮”之书。他又到处游历采访,  相似文献   

19.
以王怀忠为代表的“阜阳腐败群案”,揭示了诸多深层次问题。而关键是“一把手”一旦失控,因其一手遮天而营造出来的“一把手天下”,将给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灾难。  相似文献   

20.
郭龙 《党政论坛》2011,(16):22-22
近日网上有这样一个帖子,帖子的主题是:“十件人生奢侈品,你拥有多少?”这里的奢侈品,并非通常意义上的豪宅香车、珠宝名表,而是心灵的奢侈。这十件奢侈品是:1.能背着包包走天下的健康;2.舒心的工作;3.起风的天总有人提醒你加衣;4.穿上便宜T恤也很漂亮的健康身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