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什么是法律抑或法律的概念是法学尤其是法理学研究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和同避的问题。正如哈特所言:在与人类社会有关的问题中,没有儿个像“什么是法律”这个问题一样,如此反反复复地被提出来并且由严肃的思想家们用形形色色的、奇特的甚至反论的方式予以同答。哈特的这部传世之作《法律的概念》即是对何谓法律的一种回答和有益的尝试。该书因其重要的理论贡献成为20世纪西方法哲学的经典,同时也奠定了哈特在新分析法学派中的领袖地位。该书也被视为新分析法学产生的标志。本文意在对哈特的这部作品及其主要贡献和影响等予以评价。  相似文献   

2.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后现代性解读述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是在理论本身不断地反思、批判和不断超越中走向成熟的。在对时下流行的新公共管理的反思批判中,以美国学者丹哈特为代表的新公共服务渐成体系。后现代理论、组织对话理论等既是新公共服务的理论源泉,也是新公共服务理论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自1987年产生以来,行政学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中,行政学经历了多次学科研究范式的转变,从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正在向新公共服务这方面迈进。新公共服务理论是登哈特夫妇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此理论的提出对于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指出,共产主义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而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今天,以奈格里、哈特等人为代表的西方激进左派思想家们,正在重拾这一经典的判断,把拒绝社会主义、复兴"共产主义"作为他们的重要理论使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新公共管理”的反思和批判,美国学者登哈特夫妇建构出系统的“新公共服务”理论,该理论强调政府治理角色的转变在于服务而非导航。新公共服务理论把“服务”当作公共行政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我们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6.
刘海藩:1935年出生于湖南省涟源县,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兼职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顾问、中国政策研究会顾问。主要著作有《城市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学》、《国有企业改革理论和实践的新探索》、《现代企业管理》、《对外经济管理学》、《领导干部西方经济学导读》、《中国金融问题——风险控制和化解》、《毛泽东思想综论》、《刘海藩自选集》等。主持编写了《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宝库》、《邓小平理论文库》、《领导科学文库》等大型理论工具书。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经济学流派中,新剑桥学派将研究的重点引入分配领域,着重从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上,研究了收入分配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综述了新剑桥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吸收其合理的思想;然后对照分析了我国收入分配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最后关于产权改革和三次分配分别给出了一些标本兼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西方修辞学知识传统及其对法律论证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希腊思想家关于修辞论辩的研究传统为当代法律论证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与研究进路。20世纪西方修辞学研究复兴过程中对传统的形式逻辑进行了批判,并且拓展出法律论证理论这一法律方法论研究新领域。当然,这一研究进路对于法律论证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社区治理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公民参与是社区治理的本质要求。它是新公共服务理论在社区建设中的实际运用,是社区健康发展的"加速器",有利于增强公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通过分析登哈特笔下新公共服务理论实践的案例可以看出,强有力的地方领导、行政官员角色的转换、培养积极公民,构建公民与政府之间的积极合作关系,是实现西方社区"善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一些人把刘国光教授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意见说成反对改革,这是不能成立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改革提供了最重要的理论基石。它可以使我们在改革的目标设置、发展研究和道路选择等方面,不为西方经济学激进的理论所迷惑,坚定地沿着社会主义方向走下去。  相似文献   

11.
战略理论关注战争,而大战略理论关注和平。由于认识到孤立的战争研究的危害性,利德尔·哈特提出了战后和平与非军事手段的思想,即战争的胜利不再以战场胜利为标准,而以战后和平为标准;军事手段不再是实现战争政治目的的唯一手段,而成为手段之一,大战略理论由此初步形成。利德尔·哈特是大战略理论的创始人,为研究一国政府治国方略的当代大战略理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共青团学的发展需要深入的理论探究。《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职能研究》理论探讨深入,理论建树颇丰。主要表现在作者引入多学科知识开展综合研究,形成共青团职能结构理论;论证严谨,科学界定了共青团职能的概念、政治品质和基本特征;学术视野开阔,深刻揭示了共青团职能的理论基础、现实依据和国际借鉴;充分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地考察新历史条件下研究共青团职能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常态背景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制造了挑战,就许多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首要问题就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研究政府与市场关系应该从根本出发,基于西方经济学关于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的理论,从源头上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新常态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明确新背景下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新要求;结合西方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经验探究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公共管理的创新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西方公共部门管理研究出现了由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向"新公共管理学"的范式转变."新公共管理"既是当代西方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的新理论形态,又是当代西方政府管理的新实践模式.研究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借鉴其经验教训,吸取其理论成果,对现阶段我国行政管理制度改革,无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公共服务”的公共理性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传统公共行政学的一种替代性研究路径,新公共管理摒弃了传统政治理论的观察视角,用市场理念和企业家精神来重塑行政理念和价值,在追求效率和生产力方面,新公共管理的理念和方案得到了不少的赞成和肯定,但它对于追求何种最终价值却鲜有兴趣.而以美国学者登哈特为代表的新公共服务理论高举公共行政价值追求的旗帜,将管理主义者边缘化了的公民权、社会责任、公共利益等价值量度重新置回行政话语的中心,而公共理性是实现以上公共行政价值观之基础,可以说,公共理性是新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理论诉求.  相似文献   

16.
社会的公平正义一直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价值。面对西方社会出现的种种社会危机,新公共行政学派高举公平正义的大旗,试图改变传统的以效率为主导的范式。而在遥远的东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理论所倡导的社会公平与新公共行政学思想交相辉映。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理论,不仅要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天然的优越性,而且要能从西方新公共行政理论中吸取合理的内容,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7.
西方经济学是对市场经济现象细致的描述,它以其形式上完美,逻辑上雅致,以及与个人常识经验更加相符等特点赢得了人们的欣赏。90年代以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引入,在长期专注于生产关系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旁边形成了一支新的以人与人关系为对象的经济理论。这一方面丰富和活跃了我国经济学界的思想,为观察和思考经济运动提供了新角度和思路,但另一方面,在吸收西方经济理论的同时,也必须注意这些理论的前提假定往往具有脱离历史唯物主义的倾向,这种倾向导致这些理论中混杂有许多非科学的成份。本文针对西方经济学中一些主要的分析方法,以及当前人们对这些理论形成的理解方面存在的一些唯心主义倾向进行了分析。指出如何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吸收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份,使我国经济学沿着正确、深刻揭示经济规律的道路上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万斌和陈柳裕的著作《西方法理思想的逻辑演变》采用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研究西方法理学。在该著作中,作者提出从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视角理解西方法理学的历史发展,回答了西方法理学中法律的"规律"、"意志"和"功能"等问题,并且对20世纪西方法理学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进行评述。总之,该著作将西方法理思想在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下予以整合,为读者提供了一幅西方法理思想演进的历史图景。  相似文献   

19.
西方国际关系学的现实主义与新现实主义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国际关系学的现实主义与新现实主义理论秦亚青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二战以后,国际关系学成为独立于历史学和法学的一门社会科学学科,逐步建立起较明确的研究对象和较科学的研究方法,理论体系日臻成熟。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流派四起、思潮纷繁,现...  相似文献   

20.
公共行政学发展是在理论本身不断地反思批判和不断超越中走向成熟的.在对时下流行的新公共管理的反思批判中,美国学者丹哈特的"新公共服务"渐成体系并且论证了其对新公共管理超越的地方.新公共服务将理论视角聚焦到公共生活的主体--公民,而不再是"掌舵"的公共行政人员.公民具有相当的公共理性,这既是新公共服务潜涵的理论需求,也是公共哲学的一个基本主题,而公共理性基于最基本的公共生活事实和公共文化背景.从传统公共行政到新公共管理再到新公共服务的发展变迁中,蕴含着公共哲学话语转换的涵义,亦即公共哲学将从传统形而上高度向公共生活的经验层面转换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