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换位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人们发现三四岁的孩子不喜欢呆在商场里,这让大人们很是不解,商场里五颜六色的小玩意儿为什么不能吸引小孩子呢?很多专家进行分析,都无法释疑,但有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轻而易举地解答了这个问题。他的方法是蹲下来,处在和儿童同样的高度环视四周,结果看到的都是大人的腿。这位儿童心理学家之所以找到了别人找不到的答案,就是因为他并不局限于大人们的高高在上和专家们的深奥知识,而是以孩子的角色来看问题。歌德说:“你要我指点四周风景,首先你要爬上屋顶。”在我看来,无论是爬上屋顶,还是蹲在地上,都是突破了以往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人活着,不能老是在一个地方呆着。人活着,就要有个样。年轻的时候到处跑跑,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可是,当自己在一个地方扎下根儿,就要在这个地方活出个价值来。当然,这个价值除了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也体现在干好本职工作上。现在的我,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愣头愣脑的纯粹的打工者,多年的历练告诉我:作为一个基层管理者,我更应该起到带头作用,不仅在单位里做一名敬业奉献的人,更要做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好公民。”  相似文献   

3.
玉龙雪山     
玉龙雪山的好看不是谁都可以看见的。纳西的女子跟我说,玉龙雪山是纳西人心中的神。她的奶奶每一天都要祈祷,年年月月在心里跟神交流。女子的话让我每向上迈一步便多了一层敬畏。有一个高度便是玉龙雪山让人可以抵达的高度。我知道,玉龙雪山真正的高度我们永远都无法抵达……厚厚密密的雾,把人布置得如同在天上一样。在天上,人是多么多么的轻且茫茫然啊。我安静地呆在雪里,我相信会有那么一个时刻,天会开。如蚁的人群,在雪中如蚁地行走着。有的人已经离去;有的人还在等待;我双手合十,以跪立的姿势在雪中祈祷。祈祷的瞬间,我听见…  相似文献   

4.
现在电话、电脑(网络)发达了,许多人就幻想着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与人尽情交流的快乐,于是人与人之间的“交谈”就变成了指头与指头之间的“交弹”,人的美丽可爱的笑脸也变成了屏幕上的一些约定俗成的符号。有越来越多的人,整天守在电脑跟前,热衷于跟电脑里的符号耳鬓厮磨──甚至还有人跟电脑“结婚”的。 然而跟机器呆在一起,真的就能取代人与人在一起的快乐吗?我的一位朋友,在国内时老是羡慕西方几乎什么都可以让机器来帮忙,什么都可以让机器来代替,可是真正到了西方.还没过多久,他就“恨不得把机器砸了。现代化的居室,一…  相似文献   

5.
谁在说假话     
在这个随时都被噪音污染的社会里,人要做到心口如一,有时候是一件很难的事。换一句话说,嘴巴长在自己的脑袋上,除了张口吃饭,主要还是为了与人交流,但如果嘴巴上没个把门的,信口开河,把白的说成黑的,把黑的说成白的,倒是一件可怕的事。我国著名的老作家巴金,一直在他的文章里倡导人们要讲真话,不要说假话。然而,在令人愉悦又令人感到有些沮丧的生活中,在自觉不自觉中,假话却代替了真话。当一个人饿着肚子,为在人前不丢面子,大言不惭地说,我肚子撑得慌时;当我们责怪孩子提出的问题太幼稚(比如人从哪儿来的),自己又难以…  相似文献   

6.
多年前我开始观察那些取得了成就的管理者,发现可以称他们为绩效专家。这些人有什么共性?答案非常简单。甚至让人吃惊,并且不符合主流管理思想.那就是:没有任何共同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保安》2014,(19):49-50
我叫徐西波,老家在山东省泰安新泰。1997年来到济南市振邦保安服务总公司天桥分公司,到现在已经17年了。17年的保安生涯,将我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毛头小子,变成了一个敢作敢当的保安员。我在家排行老四,上面有三个姐姐。我出生在一个不大的村庄,也就几百人。老家人的思想比较传统,文化程度低,觉得家里就一个男孩就应该呆在家里,守着父母。因此,中学毕业后,由于没考上学校,我就留在家里,帮着父母务农。从小没出过泰安,很想到外面去看看。不图赚什么钱,但想丰富一下阅历,也想在年轻的时候闯闯。这个想法越来越强烈。  相似文献   

8.
就目前人们的普遍心态来看,一座城市要是没有麦当劳这个休闲排档,那么这座城市就不再具有现代特征,因为城市的喧嚣在这里有被解脱的空间;而作为一个现代都市人,要体现自己的都市化色彩,就理所当然地要在麦当劳这个大排档里渲泄一番自己的忙乱,此之谓休闲。在长沙生活了几年,我发现自己越来越难苟同这种看法。有件事说出来可能会让诸君发笑。慧子是我女朋友,我们谈恋爱已经好几年了,但坦白交待,我还没有带慧子进过一次麦当劳。以前朋友请客,我去了几次,除了觉得那一大杯可乐还比较受用,那里的板凳还比较干净外,没有什么特别感…  相似文献   

9.
借贵报一角我想说:既然选择了民政,就别惊讶自己的平平凡凡。原先对民政知之甚少,大学毕业后去单位报到,才知道民政局下辖还有这样一个单位:湖北宜昌市第二福利院,我的主要任务是看好管好几百亩柑桔园。我是咬着牙留下来的。工作成绩没有什么可列举的,只觉得需要毅力才能呆下来。单位离最近的乡镇是5公里,来往全靠自行车;住的是50年代的平房。那时唯一可想的是别让自己闲下来。来的那年正赶上桔园丰收,抢收抢卖桔子成了突击工作。又逢上阴雨,好几个晚上买桔子的客户来了,找不到搬运工,我就雨里水里当搬运工;采摘下来的桔子无…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有句流传很广的名言:“知道他的过去,就可以知道他的现在;知道他的过去和现在,就能预知他的未来。”一个人如此,一个政党和一个政权亦如此。李登辉身上的外国影子在不久前出版的《台湾的主张》一书里,李登辉对于自己处于日据时期的童年,有着充满幸福感和自豪感的追述。“最大的幸福是生长在一个小康之家,让我有机会接受完整的教育”Z日本统治台湾“若从历史观点来看,或许可算是个悲哀;但若从个人自身来说,毋宁是幸福”,“直到今天,我仍然感谢时代让我能有些体验,开启我幸福的人生”。因为父亲是日本刑警,“从小学、到中…  相似文献   

11.
西藏,雪域高原。一个令人神往又使人敬畏的地方。有人说过,不到西藏,你就感受不到她那撼人魂魄的力量。这种力量弥漫在空气中,无处不在,无可回避。而我们要说,不到西藏,你就认识不到西藏民政工作深邃的内涵和凝重的使命。可以说,没有哪项工作能像西藏民政工作那样,与民众生计、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防安宁,乃至国内政治、国际风云联系得如此紧密;不到西藏,你就想象不到做好西藏民政工作究竟有多艰难,你更体会不到西藏民政工作者为此付出了什么、付出了多少。短短的几天采访,我们感触良多,收获更多,但只能择其要而述立。村…  相似文献   

12.
遭遇小偷     
小偷,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社会,哪个时代,都是不受欢迎的。一提起这个字眼,人们都深恶痛绝,恨之入骨,就如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几乎每个人都遭遇过小偷,我也不例外。那是我受聘于一家台资企业做保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由于工作认真细心,责任心强,我当上了代班长。那天后半夜,正值工人们吃夜宵时刻,我一个人去厂内巡逻。当我巡逻至车间最东头时,猛然瞥见零件仓库里猫着一个人,正在纸箱里翻来翻去。工人们都去吃夜宵了,他还在这里干什么?我疑窦顿生,当他发现我后,着实震惊了一下,但只是和我对视了一眼后,又若无其事地…  相似文献   

13.
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梦想的小故事。有一天,建筑老板到工地上去,看到了有趣的一幕:两个工人在搬砖块,一个工人表情呆板、动作机械;另一个工人吹着口哨、干得起劲。他就上去问他们同一个问题“你在做什么?”,头一个没好气地说:“我还能干什么?我在搬砖头啊。”  相似文献   

14.
无知之幕     
《时事报告》2014,(9):58-58
无知之幕是关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他认为,在人们商量给予一个社会或一个组织里的不同成员何种对待时,最理想的方式是把大家聚集到一个幕布下,每一个人都不知道自己走出这个幕布后将成为什么角色,然后大家再讨论应该如何对待每个角色。  相似文献   

15.
《中国保安》2012,(20):63-63
编辑老师: 你好! 我是一名普通的社区保安,我同事张某是个热心人,谁有什么事情,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手帮忙。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却让他因为好心让人产生了误会。前不久的一天,上午还是个大晴天,小区里很多人把自己家的衣服、  相似文献   

16.
城市中的孝     
一 林安梧:孝道长成的地方,最主要是在家庭里。家庭有居宅,由一个居宅到一个社区,由这个社区再慢慢扩大成一个社会,这是一个层面;人与人相处特别是家人相处,再到与外面的人相处基本上都要有一套仪式。我常说,教育就涉及到阳光、空气、水,家庭教育是阳光,社会教育是空气,学校教育像水一样。  相似文献   

17.
十月的凝思     
十月了,十月让人想到收获,想到飒爽的风,想到红叶,想到生活中的一个个圆满。十月该是让人们庆贺的日子,然而也是让人们思念的日子。一片叶子落下了,一群叶子落下了。一棵大树的生长,需要无数的叶子的飘落,金黄或者鲜红铺满了厚实的沃土。在某种象征里,如果大树代表国家、社会和生活,叶子呢,不由得不让人想起那些因公殉职的中国警察。在共和国第52个生日里,我以大树的名义,向他们致敬。风张扬着他们为这大树所付出的每一个日夜,每一片绿阴直至热血。人民不会忘记。且知道,在他们落下之后,更多更新的叶子会重新簇拥而起。因…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末,我在公安文学的芳草园里辛勤地耕耘,命运之神没有在这个世纪把收获的季节恩赐给我,我便将收获的种子埋在充满希望的21世纪,为此,我的新世纪的每一页日程里,挤满了创作的计划;我在狭窄的陋室为自己封闭了一小块用书本包围起来的空间,企望在这里圆梦。妻认真地帮我做了一切的准备之后问我:“你是否遗漏了一部最伟大作品的创作?”我吃惊地望着妻的眼睛,她却垂下了眼睑,淡淡的红晕浮出了她的腮边。我恍然,是呀,我还有一部和妻子酝酿了许久一直未付诸操作的“力作”──我的孩子!我们是该要个孩子了!这部作品应在上…  相似文献   

19.
徐蕾 《统一论坛》2008,(3):56-60
应台湾“中华资深记者协会”邀请,笔者随祖国大陆媒体参访团一行9人,于2007上9月上旬到台湾参访,并与台湾同行就“两岸媒体交流20周年”为题进行座谈活动。从台湾回来后,很多好友都问我:第一次去台湾,有什么感受?作为一个报道台港澳侨新闻的年轻记者,我想说,在此次一周的台湾行程里,收获了点点滴滴的感动。  相似文献   

20.
两个人的世界很小,只要一张小床;两个人的世界很大。似乎找不到边际; 两个人的距离很近,有人同床异梦;两个人的距离很远,有人天涯咫尺。 然而,都不能改变一个永远的事实,你们是两个人,两个独立的人。 这些书,让男人知道你身边的女人在想什么,让女人知道你身边的男人在想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