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宋伟 《学习论坛》2023,(2):112-119
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理想和追求,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和成就为这一理想和追求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历史任务,没有捷径、坐等不来,只能通过广大人民群众奋斗共建才能实现。新时代共同富裕是全面协同、循序渐进的富裕,既要通过更加全面、更高质量的发展做大“蛋糕”,又要通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分配分好“蛋糕”。当前,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面临总体发展水平不足、分配体制机制不完善、社会公共保障不足、个体发展能力不足等现实约束。为此,必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共同富裕物质技术基础;完善分配政策体制,形成共同富裕长效机制;增加公共产品供给,强化共同富裕社会保障;提高个体发展能力,激发共同富裕内生动力,使共同富裕之路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2.
发展数字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高效路径。数字经济客观上既能“做大蛋糕”,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又能“分好蛋糕”,实现共同富裕的普惠共享,但收入分配机制不健全、数字平台面临垄断风险、数字鸿沟拉大发展差距、结构性就业矛盾凸显等问题对数字经济推动共同富裕造成了阻碍。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数字经济要想更好地推动共同富裕,必须坚持推动产业升级、实现持续发展,破除平台垄断、完善数字治理,弥合数字鸿沟、促进服务普惠,健全收入分配、加强就业保障。  相似文献   

3.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时代性与终极性相统一的奋斗目标,也是一个长期性与艰巨性相贯穿的战略任务。新时代如何将共同富裕的战略任务落到实处,需要可持续的强有力的动力系统支撑。中国共产党推动共同富裕的动力系统,是一个蕴含着理论引领力、政治动员力、责任驱使力、制度执行力、组织保障力、利益权衡力、社会参与力、历史承接力、物质创造力和文化促推力等多种要素的统一整体,这些要素又分属于体制内动力、体制外动力和体制内外双重性动力。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需要有效构建“体制内驱动”和“体制外参与”共同作用的“双轨制-互动型”动力模式,切实做到体制内驱动“精准给力”,体制外参与“有序助力”,从而有效实现体制内外互动互促“协同发力”,如此才能为共同富裕战略任务的可持续推进,提供源源不竭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4.
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更是百年大党接续奋斗的根本动力和初心使命。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为指引,与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系统回答了什么是共同富裕、为什么要实现共同富裕、怎样实现共同富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为新的历史阶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进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推动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然和应然,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共同富裕奋斗史的传承和赓续,是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追求与问题倒逼,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全面领域的富裕,是循序渐进的富裕,是共建共享的富裕。推动共同富裕的前提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基础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关键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重点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根本是强化上层建筑的保障,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及构筑共同富裕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6.
冯德军 《奋斗》2022,(4):47-48
<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新时代做好民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7.
文丰安 《探索》2023,(4):151-163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实现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共同富裕包含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两方面,这是共同富裕整体性概念中的多维表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高品质的精神文化为坐标,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殷切期盼及理想追求。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底蕴中汲取智慧力量,在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中探寻理论之源,以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艰辛探索不断追求理论创新。从“国家—社会—群众”的框架来看,现阶段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还面临着物质生产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协同发展性不强、人民美好物质需要与社会精神供给不对称、群众理论认知与可行能力匹配度低等现实困境。因此,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协同推进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加快文化领域改革和文化产品创新;传承文化底蕴,以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效廉 《奋斗》2011,(10):3-5
“十二五”时期的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础是社会和谐稳定,根本是保障改善民生,一个亮点是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做好“十二五”时期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现文化建设的规划目标,必须突出主题、围绕主线、夯实基础、着眼根本、打造亮点,不断创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内容机制,努力为“十二五”发展大局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文化环境和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9.
共同富裕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追求的梦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共同富裕进行了不懈的追求。现阶段,我国在追求富裕,即做大“蛋糕”方面还存在着经济发展不平衡、营商环境不理想和高质量增长存在堵点等问题;在追求“共同”,即分好“蛋糕”方面还存在着地区、行业收入差距较大、三次分配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必须坚定不移围绕解决好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这两个核心议题,深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平衡效率与规范分配,才能为实现共同富裕道路扫清障碍。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多次提到共同富裕,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共同富裕”,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发展问题是新时代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的首要问题。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成为了阻碍共同富裕的主要因素。只有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奠定解决新时代新征程促进共同富裕问题的基础,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全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湖南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提出完善民生保障制度体系,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为我们牢记初心和使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情感认同、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上下功夫见成效。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共同富裕,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加快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新时代,深入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内容、发展历程及时代价值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共同富裕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实现的奋斗目标。正确认识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内涵和特点,切实贯彻共享发展理念,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保证和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治国理政的新高度,围绕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实现路径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逐步形成了底蕴深厚、内涵深刻、观点深邃的科学逻辑。习近平新时代共同富裕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逻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共同富裕思想要素的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百年追求的实践逻辑三者的辩证统一。通过将共同富裕的内涵特征与战略目标、推进原则与实施举措、重点任务与制度安排三者有机结合,习近平共同富裕重要论述有效回应了新时代有关共同富裕的理论争议,厘清了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论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于成文 《求实》2006,6(12):21-24
共同富裕思想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经过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对共同富裕的认识实现了理念上的重大变化从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指导思想来看,由“平均主义”和“先富论”转变为“共富论”;从共同富裕的内涵来看,由仅仅把共同富裕看成是物质生活的富裕转变为把其理解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富足与和谐的有机统一体;从实现共同富裕的时间定位看,由仅仅把共同富裕当成一个理想的目标转变为把其当成理想目标和现实相统一的过程;从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来看,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转变为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相似文献   

17.
李汉文 《当代贵州》2024,(12):58-59
<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核心任务之一,通过财政再分配职能来缩小区域、城乡、群体之间在基本公共服务上的差距,是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实现社会公平的一种主要再分配方式。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为我们理解共同富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全局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新时代下更加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原则遵循。  相似文献   

18.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对文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和重要经验进行了总结,为我们在新时代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着眼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全景擘画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为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的开局之年,潍坊市机构编制系统将按照市委、市政府“一四四一”工作思路,提升站位、服务大局,锐意改革、创新突破,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提供坚实体制机制和机构编制保障。  相似文献   

20.
扎实推动乡村共同富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激发乡村内生动力是持续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如何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内源式发展则成为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议题。本文以浙江省杭州市发布的第一批共富联合体中80个村庄为案例,通过NCA与QCA混合的方法发现党建、能人、产业、文化等因素是影响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变量。在多重变量作用下,以内源式发展为导向的乡村共同富裕呈现出伙伴协作型、文化认同型、产业融合集约型、综合发展型等四类“殊途同归”路径,且乡村内在动力的产生和内源机制的变化具有交替性与动态演进性。因此,需因地制宜,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地理区位等情况,注重空间布局,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加快打造乡村共同富裕建设的样板品牌。这不仅能丰富乡村共同富裕理论研究,也为其他地区选择匹配性乡村内源式发展策略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