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行政复议,作为一种救济制度是指行政机关依利害关系人的申请,为解决行政争议而建立的制度。这里所说的救济,是法学用语,是指因行政行为造成损害而采取的补救制度。行政机关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每天做出的行政行为不计其数,其中难免会发生侵犯公民权益的事情,因此,必须有一个解决的渠道与制度,使某些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行政行为得到制止和纠正,弥补和挽回因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给公民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害。行政复议就是这样一种制度。行政复议  相似文献   

2.
法律意义上的救济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救济。法律意义上的救济指的是一种制度,而非物质帮助。它是指国家通过裁决社会上的争议,制止或矫正侵权行为,从而使合法权益遭受损害者能够获得补救的一种法律制度。行政救济是法律救济的一种,是国家机关通过解决行政争议,制止和矫正违法或不当的行政侵权行为,从而使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获得补救的法律制度。它是针对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所产生的消极后果进行的法律补救,它是行政相对人在受到行政主体的不法侵害时所享有的救济途径和救济手段。由法律所确定和规范的行政救济,就构成行政救济法…  相似文献   

3.
警察救济是法律救济的一种。我们将侵权行为的实施主体为警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救济行为统称为警察救济。警察救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对公民或者组织的合法权益遭受到警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或不当损害进行赔偿,进而达到对警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实现规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彭京宜 《新东方》2006,(8):26-27
这里所说的行政救济制度,主要包括信访制度、行政复议制度、国家赔偿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等。我国现有的行政救济制度在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防止和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显著功绩不可磨灭。但是  相似文献   

5.
行政处分是对应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行政机关公务员予以惩戒的法定形式。如果行政处分违法或不当则有可能侵害公务员的合法权益。考察世界各国行政法,一般都构建了公务员因行政处分遭受权益损害的法律救济制度。我国大陆地区现行的公务员行政处分法律救济制度存在诸多缺陷,未能充分实现其保障公务员权益的目标。完善现行的公务员行政处分法律救济制度,应当建立公务员行政处分的司法救济机制,并健全公务员因行政处分遭受权益损害的赔偿程序。  相似文献   

6.
毛尉 《求索》2012,(7):232-234
现代法治国家为使行政机关能够更好地做到依法行政,防止行政主体滥用职权,违法行政,都设立了种种监督机制。然而行政主体在进行管理活动时出现违法或不当的行为,都不同程度地侵害法律所保护的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并且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处于不对等的地位,行政相对人并不能凭借自身的能力去解决,因此需要运用有效手段予以救济。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权利救济制度的研究和分析,指出其不足之处和缺陷,在比照分析西方发达国家行政救济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及特点,提出完善我国行政救济机制的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为有效地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进行着经常的、大量的、范围广泛的行政管理工作。由于行政权最终要由具体的行政机关和公务员来行使,某些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难以避免,这些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会对相对人的权利造成损害,因此,需要给予行政管理相对人一定的权利救济途径。现代法制国家是通过建立行政复议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为相对人提供救济的。在我国,行政诉讼是由人民法院对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以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这一种司法救济,是行政系统外部对行政权的监督形式。行政复议则是与行政诉讼相结合的行政救济制度。它是动用行政机关系统内部的层级监督关系,由上级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制定与实施 ,标志着我国因国家权力违法行使而导致的赔偿责任正式确立。然而 ,由国家合法行使其权力而给一般公民、法人等造成的损害补偿问题尚待解决。故我们有必要对我国行政补偿制度几个问题作一探讨 ,以利于完善行政补偿立法。一 关于行政补偿制度的涵义与特征行政补偿制度 ,是指国家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的合法行政行为使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失 ,由行政机关给予一定经济补偿的制度。它是国家调整公共利益与私人或团体利益 ,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之间关系的必要制度。从严格意义上讲 ,行…  相似文献   

9.
《行政诉讼法》实施20年来,对于推动我国民主法治进程,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重要意义体现在:第一,有效地保护了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侵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寻求救济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第二,有效监督了行政机关,约束了公权力。由于行政诉讼制度的建立,行政机关的行政权力逐步受到法律约束。  相似文献   

10.
警察职务行为(不包括警察代表所在机关参与的民事行为)不当,通常要引起国家赔偿和行政、刑事法律后果。为了避免这种法律后果的发生,需研究什么是警察职务行为及其构成要件、警察职务行为的表现形式、范围和与其个人行为的区别,以便于保障、监督警察依法行使职权,正确适用法律,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一、研究警察职务行为的意义 (一)警察的特殊法律地位要求正确认定警察职务行为。具有公民身份的人,履行了国家规定的录用手续,成了警察(公务员),他就具有了警察的特殊的  相似文献   

11.
行政法治     
行政法治,作为公共行政的一个普遍原则和管理方式,是指政府行政权的获取、组织和行使,必须以法律为依据,政府之行政行为均须受法律的约束,不得逾越法律授权之范围,否则,即为违法。法治行政的内涵基本包括三个要点:(1)依法平等。法律在政府和公民之间无所偏袒,政府不能享有不必要之特权,政府和公民一样负有相同的法律义务和责任。(2)依法限制。政府之一切行为必须遵守法律,不得违法逾越。(3)依法负责。政府机关或公务员如有违法、行政行为,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应承担法律责任。行政法治的作用在于维护行政秩序,保障公民权益…  相似文献   

12.
行政复议是指:个人(包括中国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组织(包括中国和外国的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做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行政救济制度。由于国家安全机关兼具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的职能,因此,对国家安全机关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由于在实践中存在着不知如何向国家安全机关申请行政复议、申请内容不符合法定要求、越级申请、乱投申请书等诸多问题,笔者试图进行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3.
抽象行政行为的对象是不特定的,它不但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又有强大的行政权力作为后盾,行政机关抽象行为的不当,将更广泛地使公共利益和公民利益受到侵犯。我国现行对抽象行政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监督方式:行政机关针对抽象行政行为的自我监督、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人民法院通过审理行政案件对抽象行政行为穷行间接监督。由于行政诉讼法将抽象行政行为排除在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外,而以上的几种对抽象行政并为的监督方式都存在缺陷和不足。因此,当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抽象行政行为的侵害时,缺乏及时有效的法定程序使相对人获得救济。而从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严密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各位委员: 我受委员长会议的委托,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草案)》的说明。 国家赔偿法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一部重要的法律。宪法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  相似文献   

15.
论警察权运行的制度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认识警察权并设立规制其运行的法律制度对于保障警察职能的实现,保证公民的合法权益免受警察权力的不法侵害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规制警察权力的法律制度体系包括警察权力的设定制度、运行程序制度、法律监督制度、法律救济制度和法律责任制度等。  相似文献   

16.
行政补偿是对行政机关合法行为造成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特别损害的弥补,客观公正地确定行政补偿立法目的,直接关系到对行政补偿范围、行政补偿救济的理解。从行政补偿性质上看,行政补偿立法目的在于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行政机关违法颁发证照,是指行政机关将证照发给不具备申领证照条件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行为.如交警部门违法发放驾驶执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违法发放企业营业执照等,从而使那些原本不具备合法条件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合法"地从事一定的民事活动.  相似文献   

18.
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所在,原因在于行政机关系统最为庞大,其实施的行政行为和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法律具体的实现者。依法行政的目的是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依法进行规范,防止权力的滥用,做到有权必有责,并使公民在权利受到违法行政行为侵害时及时得到救助。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违法行政行为因为得不到及时纠正,不仅严重地侵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而且严重地损害了国家机关的权威和法律的权威。日前,黑龙江省鸡西市发生了一起公民诉鸡西市公安交警支队违法行政的案件。这起案件最后的是非虽然还没有定论…  相似文献   

19.
作为国家推行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去年四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法》)。这是一部“民告官”的法律,它的诞生,推动了我国民主与法制的进程,表明了我国的法制建设正在不断完善。按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时,可以依法向该行政机关的本级人民政府或上一级主管部门提出复议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认定并做出决定。实施《行政复议法》,可以防止和纠正违法…  相似文献   

20.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以下简称《低保条例》)已于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保障领域中的一件大事。城市低保制度的法律支持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运用法律、行政法规、条例等来界定、明确、规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一、.《宪法》为建立城市低保制度提供了根本的法律支持 《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据此《低保条例》第2条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