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企业监督的乏力,不仅导致了企业内部“穷庙富方丈”现象的增多,也诱发了党政机关许多腐败问题。在企业改革的攻坚阶段,强化企业监督,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已成为当前惩治腐败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企业监督的重点是强化对厂长、经理的监督 厂长、经理是企业领导班子的核心。办好一个企业的关键在于厂长、经理,毁了一个企业同样也在于厂长、经理。近年来,由于对厂长、经理监督的乏力,导致了有些厂长、经理为所欲为。他们集决策权、经营权于一身,以“老板”自居,独断专行,财务上是“一支笔”,决策时是“一…  相似文献   

2.
随着企业经营自主权和厂长(经理)负责制的贯彻落实,厂长(经理)在经济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这给企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促进了企业发展。但是,也有个别素质低下的厂长(经理)借机滥用职权违法违纪。据秦皇岛市海港区纪委信访部门统计:近年来,反映企业“一把手”经济方面违法违纪的信访件占信访总量的30%,立案处理的企业“一把手”占立案总数的近20%。企业“一把手”经济违法违纪,严重损害了企业利益,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概括起来,企业“一把手”经济违法违纪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上下串通,…  相似文献   

3.
最近,笔者在12家企业调查研究发现,少数企业领导人和干部严重玩忽职守,已成为当前国有企业腐败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主要表现在:一是决策草率,导致失误。有的企业法定代表人对厂长(经理)负责制的理解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误认为厂长(经理)负责制就是厂长(经理)说了算,甚至把国有企业视为个人的企业,法定代表人想怎么着就怎么着,独断专行,几百万、几千万元的经营业务,不经集体讨论就一人点头一人办。这种决策的独断性往往因对市场供需情况不甚了解,对市场预测又缺乏超前意识,盲目生产或进货,造成大量的产品积压。此类问题并…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一直是反腐败的薄弱环节,其中,监督机制不健全是一个重要原因。如何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监督机制,是关系国企改革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愿接受监督。国有企业改制后,有的国企领导借厂长经理负责制和企业自主经营之名,不愿接受监督,把来自企业内部的监督视为“碍手碍脚”,把来自上级部门的监督视为“不信任”,仍然习惯于家长制、“一言堂”。目前,在不少国有企业中,权力仍高度集中在一个人手中,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一肩挑”,花钱“一枝笔”、用人“一句话”、决策“一拍手”的现象比较普…  相似文献   

5.
我国企业立法分析─—兼评“厂长(经理)负责制”李玉福企业是最主要的市场主体。加强市场主体法制建设的关键又在于建立完善的企业法律制度。企业改革历来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只有企业富有生机、充满活力,能够适应市场的要求,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相似文献   

6.
追寻魏光前在金钱与权力中的沉浮及堕落轨迹,除与他本人放弃世界观的改造,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恶性膨胀,经不起金钱权欲的诱惑以外,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对他个人权力的监督失效,厂纪厂规、党委会、职代会等一系列监督制约机制对他已经起不到应有的制约作用,导致权力的失控。 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以后,一些人认为就是“厂长说了算”,这更助长了魏光前飞扬跋扈独断专行。在一次职工代表大会上,他竟然公开宣称:“厂长就是老板,我是老板,你们(指工人)都是打工仔。”案发前,魏光前在厂里已到了为所欲为、无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广大干部群众对“穷庙富方丈”的现象十分愤慨,要求根除企业“蛀虫”的呼声日渐强烈,而加强国企剖亏是整治“败家子”、清除企业“蛀虫”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现实举措,也是实现国企三年脱困目标的重要保证。 国企剖亏意义重大 首先,国企剖亏是败家子的“克星”。在目前国有亏损企业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企业厂长、经理中饱私囊、以权谋私造成的。通过剖亏,使亏损企业的现状全部暴露,厂长经理的腐败问题昭然若揭,一批“蛀虫”被清出企业,并得到应有的惩处。如内蒙古自治区从1996年下半年至今,共剖…  相似文献   

8.
据调查,目前有企业厂长(经理)为“创效益”保“乌纱”,采用各种“有效”措施,致使企业虚盈实亏,经营每况愈下,而厂长经理却披红戴花。1、该提不提。按规定企业应如期提固定资产折旧、银行贷款利息、大修理费用、坏帐准备金等,并将其列入生产成本或期间费用。一些企业故意不提或少提以上费用,以达到虚盈实亏的目的。2.该摊不摊。企业支付的保险费、报刊费等费用,应在一年内摊销完毕;开办费应在企业开业运营后5年内摊销完毕,租用人固定资产的改良应在租赁期限内摊销完毕;无形资产应按其预计使用年限或者不少于10年期限分期…  相似文献   

9.
从1995年起,江西省泰和县在全县国有企业中严格执行《关于国有企业实行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向职代会报告制度的规定》(以下简称“报告制度”),坚持“每月一结一通报,半年向职代会一报告”,将业务招待费的使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比例、开支范围、主要流向及原因向职代会公开,接受职工群众监督。同时,建立“用餐卡”制度、对口接待制度、厂长(经理)一支笔审批制度,规定接待标准,实行招待费宏观总量限额控制,以减少招待费的支出。由于制度健全,监督得力,各企业业务招待费均被控制在规定的限额之内,部分企业的业务招待费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基层纪委在案件调查中发现,有些企业财务管理相当混乱,毁帐现象比较严重。 一是财会人员业务素质差,怕出了经济问题承担责任而毁帐。有些会计人员会计常识缺乏,把许多帐记成了“糊涂帐”、“皮包帐”。由于对本单位帐目收支情况心里没底,怕在查帐时出现问题,因此将帐本一毁了之,给案件检查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二是财会人员侵吞集体利益后毁帐。有些会计人员利用自己的财权,弄虚作假,虚开发票、少花多报,然后将帐付之一炬。 三是企业领导干部有经济问题,为毁灭证据,而毁帐。有些厂长(经理)集人、财大权于一身,…  相似文献   

11.
论公司职工参与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一、问题的提出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在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化改组后,公司职工在企业中的地位如何?职工在公司中是否应享有权利?享有哪些权利?这些都是企业改革必须回答而无法回避的问题。恰恰在这样一个涉及到国家、企业性质的重大问题上,有些人却产生了模糊认识,认为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是一个单纯的政治概念,在以经济为中心的企业里,应当强调厂长(经理)的职权,不宜提倡民主管理;把企业的自主权等同于厂长(经理)的自主权;认为既然政府把权利下放给企业,就等于政府把权利交给了厂长(经理),忽视了企业职代会的作用。更…  相似文献   

12.
关于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后厂长(经理)的地位问题,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国家是企业的所有者,厂长受国家指派,代表国家对企业实行管理,即厂长只代表国家的观点。第二种观点,厂长受国家委托,对本企业的生产指挥和经营管理工作统一领导,全权负责;同时,企业又是法人,厂长是法人代表,即厂长既代表国家又代表企业的观点。第一种观点,实际上是从苏联一长制那儿延续下来的,其最大缺点就是把全民所有制企业当作国家机关的附属机构来对待,未能正确反映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经济地位和法律地位。与第一种观点相比较,第二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和法人组织的客观要求,是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3.
湖北恩施自治州陈宽才问:某供销社在承包经营过程中,其社主任(法定代表人)以个入名义同该社订立了承包经营合同,承包该社所属一加工厂,合同履行情况很好。请问:这份承包合同是否有效?本刊法律部答:在这里,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即企业经营承包和企业内部承包经营的区别。前者是指政府或政府主管部门与国营企业的企业经营者之间签订的企业经营承包合同,政府或政府主管部门为发包方,企业经营者作为承包方并成为企业的厂长、经理,企业的厂长、经理作为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企业内部承包经营指的是企业为解决内部管理经营机制,所…  相似文献   

14.
浦东新区共有25个乡镇,最早建立会计统管统聘制度的是外高桥镇,另有7个乡镇学习外高桥镇的经验也先后对所属企业实行了会计统管统聘制度。问题的提出1990年,外高桥镇按照上级部署,对乡镇企业的赢利情况进行了一次清理,发现多报利润600余万元。有一个企业上报赢利50万元,经清查却亏损了50万元。一些作风武断的厂长、经理,不能容忍坚持原则的会计对其进行监督,动辄就调整、撤换会计,以致会计人员“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甚至个别企业厂长、经理搞“家天下”,让自己的配偶或亲属子女掌管财会大权。由于上…  相似文献   

15.
在战场上,如果发生前线指挥员变节的事,那对整个战局将会产生极大的危险。企业,正是经济工作的前沿阵地。作为法人代表的厂长经理们,就像战场上的前线指挥员,如果他们腐败变质,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将造成极大的危害。现实告诉我们,企业中,大部分厂长经理为企业的振兴,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但也确有一部分厂长经理,成为以权谋私的蜕化变质分子。这一警钟已经在现实中敲响!潇洒的公大款有人说,用公款吃喝玩乐,是当今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消极腐败现象。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那些频频出入于高档消费场所的潇洒公大款们,有不少是来…  相似文献   

16.
依法保障国有企业的民主管理徐文晶杜少琴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少人对企业民主管理产生了一些模糊的认识,认为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是一个单纯的政治概念,在以经济为中心的企业里,应当强调厂长(经理)的职权,不宜提倡民主管理。同时,把企业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17.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迫在眉捷,企业顾问律师有责任依据《公司法》、国家经贸委《关于1996年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法律规定,当好厂长(经理)的法律参谋,做好法制宣传员,积极探索切合企业自身实际的有效产权制度形式。笔者经过对《公司法》和国家有关体改政策的学习研究,初步总结归纳了两类15种企业产权制度形式,供顾问津师在为厂长(经理)进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提供决策依据。应尽量因企制宜地采用该企业大部分职工能接受的改制形式与方法。具体形式和方法大致有:一、产权归属变化。对国有、集体企业存量资产进行重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企业将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独立主体,这就迫切需要法律顾问保驾护航。加强和完善法律顾问制度是我国法制建设的客观要求。国务院办公厅曾以国办发(1984)100号文指出:“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是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应当把这项工作看作是加强经济法制建设的一项内容”;“有条件的企业要逐步配备自己的法律顾问,主管本单位的法律事务”;《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工作条例》规定:“厂长可以设置专职或兼职的法律顾问。”随后,一些法律意识强的企业,领会了立法…  相似文献   

19.
<正>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现代企业分工细密,生产具有高度的连续性,技术要求严格,协作关系复杂,必须建立统一的、强有力的、高效率的生产指挥系统和经营管理系统,只有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才能适应这种要求。”在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是中央改革企业领导制度的一个重大决策,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厂长负责制,明确厂长在企业中的法律地位,规定厂  相似文献   

20.
《关于国有企业实行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向职代会报告制度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发布以后,厂长(经理)们怎么看,职工群众怎么说,怎样行之有效地贯彻执行,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对9个国有企业中的95名干部职工,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其结果:一、“六多六少”现象令人沉思从问卷统计和开座谈会的情况来看,对《规定》的理解和执行上,存在“六多六少”的现象。l、知道的多,组织学习的少。调查对象中,回答知道《规定》的98人,占93.7%,不知道的仅6人。在问及“你是怎么知道的?”一栏中,69人回答“看报纸、杂志”的占72.6%,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