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处于巴以冲突夹缝之中的以色列阿拉伯人与巴勒斯坦解放运动的关系有其独特性,具体表现在:以色列阿拉伯人的民族意识在巴勒斯坦解放运动中被唤醒,并逐步成长;以色列阿拉伯人将谋求巴勒斯坦问题的公正解决和巴勒斯坦国的建立作为其政治斗争的两大目标之一,在政治斗争中与被占领土的反以活动相互配合。不过,以色列阿拉伯人始终处于巴勒斯坦解放运动的外围,这是由以色列阿拉伯人与被占领土巴勒斯坦同胞不同的身份、地位及前途安排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18世纪的德国,温和的自由主义思潮、浪漫主义化的民族主义思潮以及浪漫主义化的保守主义思潮,深刻影响了德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黑格尔的悲剧理论深深植根于18世纪后期、19世纪前半期的德国乃至欧洲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和这三股思潮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虚拟网络空间中诞生并发展以来,网络民族主义受到各方面的关注,目前存在将网络民族主义等同于狭隘的极端民族主义,认为网络民族主义是传统民族主义在网络中的表现,网络民族主义是网络时代背景下脱胎于旧有民族主义的全新社会思潮,网络民族主义是网络与民族主义的有机融合等观点。目前网络民族主义正逐步趋于理性化,它依托互联网的传播特征,对传统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甚至极端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想进行有机整合,并具有区别于传统媒体下思想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4.
民族主义思潮的全球兴起与中国民族主义的演变是中华民族精神培育遭遇的重大时代背景。中国民族主义思潮在其产生伊始承担着爱国主义的功能,但在之后的演变过程中呈现出感性、激进的理论缺陷,对其在民族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的价值必须辨证审视。  相似文献   

5.
民族主义思潮的全球兴起与中国民族主义的演变是中华民族精神培育遭遇的重大时代背景.中国民族主义思潮在其产生伊始承担着爱国主义的功能,但在之后的演变过程中呈现出感性、激进的理论缺陷,对其在民族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的价值必须辨证审视.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中的民族主义思潮在高校学生中有较大影响。其在高校中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畅销书及平面媒体的偏激诱导、软文化及商业广告的价值植入、新媒体及网络平台的的扩散作用、点对点及意见领袖的无形影响等。学生自身特点、历史原因与民族心理、高校思政工作的欠缺、国内外现实问题的困扰等是导致民族主义思潮在大学生有较大影响的重要原因。面对大学生中的民族主义思潮,高校应采取多种有效方法.不断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梁启超在20世纪初最早提出的,但他后来扔掉了这面旗子。后来,民族主义思潮在留日学生中逐步高涨,为孙中山提出民族主义纲领作了思想准备。孙中山则把反满口号与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标始终联系于一体,不仅把民族主义同民主、民生紧密地联系起来,而且突出地强调民族平等的观念,既不容许其它民族压迫和奴役本民族,也不容许本民族反过来去压迫和奴役其它民族,提倡的是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合作。这种民族主义是极为健康向上的。  相似文献   

8.
民族主义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无法避绕的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民族主义的动机——挽救民族危亡,拯救百姓于水火——成就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入、传播,并且推动马克思主义超越其他社会思潮而发展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在民族主义的推动下,从坚定爱国主义、批判大亚细亚主义的立场出发,到提出以民族自决、民族解放为基础的新亚细亚主义,李大钊逐步实现从民主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从民族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上半叶,民族主义思潮已发展成当时中国诸多社会思潮中最有号召力且影响最广泛的一种思潮。它是中国人民的政治立场和文化选择,与近代中国法制变革互为表里,并制约着传统法制的现代化变革。守旧救国思潮并不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主流,代表其主流的是变革救国思潮。就发展大势而言,守旧救国思潮不断低落,日趋穷途末路,变革救国思潮日益高涨,不断加速推动着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1919年以前埃及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拉伯民族主义是近现代阿拉伯世界的一种有影响的社会思潮 ,在这一思潮的影响下 ,产生了埃及的民族主义运动。这一运动的代表人物穆斯塔法·卡米勒和穆罕默德·法里德为埃及的民族主义运动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为 1919年埃及的大革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族主义是1990年代以来我国思想领域的一个强光点。本文试图从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定义、起因、特点、发展阶段、历史作用及其与自由主义、全球化、和文化保守主义的复杂关联等方面,对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从历史学、社会学、现实主义与当代浪漫主义思潮这四种不同的角度 ,可以对当代民族主义兴起的特殊历史条件及其特点做出分析。从历时的角度即历史比较的角度 ,与从共时的角度即社会学的角度对当代民族主义的评价 ,乃是截然相反的。从现实主义即国家利益的角度来分析 ,当代民族主义的双刃剑作用格外突出 ,从而区分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尤显重要。从当代民族主义与浪漫主义思潮兴起的关系来分析 ,可以看到当代民族主义的理性基础是相当薄弱的  相似文献   

13.
青年意见领袖要在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中起引导作用,必须具有高度的、充分的参与与分享意识,善于搜集信息;具有高度的专业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挖掘社会信息,表达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在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引领中,善于通过一种平等参与的双向互动关系影响民众的思想与行为.  相似文献   

14.
民族主义既是一种思潮 ,也是一场运动 ,冷战结束后 ,此起彼伏的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席卷全球 ,成为影响当今国际形势安全与稳定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围绕着有关民族主义的几个焦点问题 ,从新的视角进行了分析。这些问题包括民族主义的定义 ,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兴起的原因 ,特别是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对国际政治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5.
民族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思潮之一,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伟大领袖,他的民族主义思想对于中国革命的胜利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冷战后日本新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及对日本政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伟涛 《工会论坛》2005,11(1):117-118
90年代中期日本兴起的新民族主义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 ,日益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思潮 ,并在事实上不断影响日本政局的发展。研究日本新民族主义的发展及其影响 ,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中日之间存在的问题 ,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宗教矛盾、民族冲突、政治动乱持续不断的中东,恐怖活动十分频繁,其中以色列、巴勒斯坦尤甚。以色列建国后,犹太恐怖分子的极端做法为以色列军事领导人所采用,成为以国防战略的一部分。为了打击和瓦解巴解组织,以色列针对巴解领导人阿拉法特策划了一系列暗杀活动,但均被阿拉法特机灵地躲开。本文是其中惊心动魄的一幕。 一、以色列谍花“赎罪日”蒙难 1985年9月25日——又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在双向互动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内在联系。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条件。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促使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反对帝国主义与建立民族国家的革命目标,明确了中国内部的民族政策以及中国文化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近代中国民族主义也得到了升华,它将反对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结合,奠定了中国各革命阶级合作的基础,唤醒了亿万中国民众投身中国革命以及融入国际主义情怀,塑造了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在中国近代革命中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19.
刍议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嬗变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生于民族危难和社会危机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中国民族主义,虽然自甲午海战以来,在中国追求民族解放的不同阶段追求的目标不同,但受其所处时代的国际背景、国内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制约,其主流思想均以中华民族、整个国家为主体,以建立民族独立国家为基本诉求,以保家爱国为宗旨。未来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必须顺应时代变迁,努力克服狭隘民族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并抵制民族分裂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使其逐渐由应激、被动型民族主义走向自发、主动型民族主义,由情绪化、非理性转向温和、务实理性并融合自由主义思想合理成份,形成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的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20.
国家主义是上个世纪曾经在中国的思想界有着很大影响的一种理论和社会思潮。它是20世纪中国民族主义思潮中的一个流派,此流派试图用“国家主义”的口号唤起民心、整合社会,它反对阶级斗争和劳资冲突,从某种意义上不妨视之为“第三条道路”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