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有公共政策的失误在最近的一系列社会重大事件中越来越明显地凸现出来。其根源从哲学的层面分析在于现有公共决策主体的秩序环境、组织结构和超强制性地位导致的政策自负 ;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公共政策的“锁入效应”和政策刚性源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和政策惯性 ;而公共选择则从私利的方面考察公共决策权的寻租问题。现有公共政策的改进走向将是多元决策模型 :改革内容为 :重构决策权限 ,重设决策机制和重提决策绩效。  相似文献   

2.
正一、网络监督影响公共决策,促使公共政策反映和实现民意由政党政府来主导公共政策的制定,是当今世界各国政治中的普遍现象。政党政府执掌公共权力,因此成为决定社会资源分配的关键主体。在建立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最初时期,政党政府的职能比较简单,主要是维持基本的社会秩序和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发展到今天,政党政府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中心力量。作为政党政府,如果要寻求巩固和延续其执政地位,就必须最大程度地谋求社会公众的认可与支持———亦即寻求统治合法性。  相似文献   

3.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是公共政策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当前公共政策分析模型存在分类标准不明确、分类价值不突出等问题,需要对理性决策模型、渐进决策模型、过程决策模型等十个政策模型进行分类重构,从理论基础、政策系统、决策主体三方面揭示出这些模型的内在联系和综合运用价值,以提高决策者对模型参考的及时性、有效性和系统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共决策的效果和效率,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公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公共决策执行的有效性主要有决策主体因素、决策客体因素、决策自身因素和决策环境因素。研究公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分析其对政策执行的影响方式和作用结果 ,有助于提高公共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在公共决策体制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权力的来源和构成、公职人员产生的方式和地位、历史文化的特征,三者以不同形式的组合构成不同的公共决策体制。政治精英对决策权力的独占性、对组织地位的垄断性以及专制集权的文化的渗透性,共同构筑成典型的自上而下的公共决策体制;公民占据主导地位、通过竞争可以随时撤换公职人员、具有高度的公共精神是自下而上模式的突出特征;当前协商式公共决策体制最真实的写照则是人与入之间通过权力让渡形成契约式的政府组织,并通过代议制进行治理、以委任和有限的竞选占据公共职位、通过政策网络的方式将参与某一政策问题的相关行为者集合一起。并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6.
西方公共政策决策模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决策理论是公共政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决策理论的发展进行历史回顾的基础上 ,对理性决策模式、渐进决策模式、组织过程决策模式、政府政治决策模式、感知过程决策模式进行了批判性的分析 ,并试图从决策主体、决策类型、决策过程三方面揭示出这些模式的内在联系。一项政策的形成是复杂的动态过程 ,公共政策决策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决策模式的运用也因时代背景、政治体制、领导人性格、问题的性质而相应地变化。  相似文献   

7.
地方治理决策作为地方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受到地方治理实践与传统的影响.中美两国地方治理实践与传统不同,导致了中美两国地方治理决策不同,具体表现为:美国地方治理决策文化是资产阶级决策文化,受到资产阶级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中国地方治理决策文化是无产阶级决策文化,受到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美国地方治理决策主体的决策参与意识、决策能力与决策独立性要高,而中国地方治理决策主体的决策参与意识、决策能力与决策独立性相对要低;美国地方治理决策体制是多中心决策体制,而中国地方治理决策体制是单中心决策体制;美国地方治理决策以公民和社会职能为导向,而中国地方治理决策以政府和经济职能为导向.  相似文献   

8.
公共决策失误责任论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共决策失误责任是公共决策责任的一部分,公共决策失误又分为主观失误与客观失误.客观失误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能够追究的只是主观失误的责任.公共决策中,针对不同层面的问题,判断决策失误的标准是不同的;面对不同的决策体制,公共决策者对于决策失误应负的责任也是不同的.为使公共决策者对公共决策负起相应的责任,需要建立公共决策失误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9.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信息非对称问题及其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非对称在公共政策制定中主要是指政策制定者或公共决策者所拥有的关于政策问题认定、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等环节的信息不确定或不充分而难以实现科学决策的现象。信息非对称现象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其产生原因主要表现为决策主体的有限理性、信息交易的成本约束、信息传递的体制阻碍等,加强政策制定系统的组织创新、制度建设、素质建设、信息技术开发与利用将有效地治理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信息非对称现象。  相似文献   

10.
公共领域的延展与公共决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公共领域的出现对公共政策议程的设置,政策的监督、调整和执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由于网络参与的去责任化、非理性问题,同时又为公共决策带来诸多不利的因素和影响。为此,在实现现实与虚拟公共领域的融合的同时,必须加强对网络公共领域的引导和法律规范,使网络空间在公共决策中真正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问题界定"过程容易受决策者权力的影响,存在值得研究的弹性空间,在我国以执政党为中心的决策体制下其研究更具深意。公共性是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的根本属性,在现代公共管理时代,公共性代表着正义、公平和民主。当决策者与公民发生利益冲突时,"问题界定"应反映民众意愿,以公共利益为分析的出发点,捍卫和增进公民利益。我国长时期的政策选择都是在决策者意志主导下进行,甚至有些政策是有悖于民众根本利益,在提倡公共治理的时代,这类公共政策难以获得合法性的。公共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以及公民社会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冲击和解构着我国原来的"问题界定"和政策制定模式,但同时也为我们指出了出路。公共性的"问题界定",必将是"我国问题界定"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公民参与公共决策已经成为彰显民主价值、提升公共政策质量的重要手段。寻求制度层面的突破和创新,是实现公民有序、高效参与公共决策的重要保障。然而,民主要从理想走向现实,不能仅仅停留在空泛的原则上,还必须从细节做起。公民参与的最终实现,还有赖于精良设计、行动有效的公民参与的过程管理。从制度设计走向过程管理,是实现公民有序、高效参与公共决策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3.
对公共政策制定进行价值考量的重要前提是对"政治性公共政策"的界定.在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的实践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目前,在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中出现价值偏离的主要原因是公共权力的滥用;价值平衡功能的缺位;决策体制中的集权;政府能力的有限;政策制定中的价值影响等.因此,对政策制定价值基准进行反思将对我国政策制定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许颖 《学理论》2009,(11):101-102
公共决策信息系统建设是当前政府科学决策的基础,为其它子系统提供信息支持,保证公共政策系统的有效运行。在我国公共决策信息系统建设已初见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诸如信息人员专业性差、素质不高,运行机制不健全的困境,本文从技术视角论述优化公共决策信息系统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经过改革开放,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国家治理体系面临的社会关系结构和社会生态已经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一是社会结构的多元化;二是公民维权意识的普遍增强;三是社会信息传播的网络化。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日益突出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根据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突破口和有效路径是进行决策的民主化改革。决策民主化的效用:有助于增强政治的合法性;有助于增强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公平性和普惠性,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助于降低政治冲突风险,增强决策体制的韧性和适应性;有助于消解特权遏制腐败的滋生;有助于形成一种理性、包容、文明的公共文化和公共生活。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7,(1)
近些年互联网络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网络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人们逐渐习惯在网络平台上提出意见与建议。网络民意对公共决策的影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它既可以拓宽信息来源、扩大参与主体、提高政策透明度、提高决策认同度,但也存在民意代表性不足、民意表达具有随意性和非理性、网络具有"协同过滤性"、信息权分配不均等问题。合理高效地利用网络民意,让其服务于公共决策,是政府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要健全网络基础设施,扩大网络参与主体;引导网络舆论方向,规范网络议政环境;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健全网络监管机制;完善民意调查机制,提升舆情把握水平。  相似文献   

17.
合理性与合法性是评价公共政策的两个相互联系着的方面,公共政策只有经过它们检验,才能真正体现公共精神与实现公共目的。隐蔽议程中的政策制定却受私利集团的操纵,从而发生了“目标置换”,危及了公共政策的权威甚至于政治的稳定。这一问题必须要通过增强政治及政策制定过程的民主与开放程度来加以解决。该研究对于中国建立现代公共决策体制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决策责任制:公共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宁 《理论探讨》2003,(6):97-99
决策是一种追求公共利益并行使公共权力的过程,决策直接影响着公共管理的走向和成败,建立健全决策责任制,通过制度规范决策主体的行为,是确保公共权力行使的正当性、合法性和合理性,实现公共管理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优化公共政策执行体制的设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阶段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体制暴露出诸多弊端 ,已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需要。面对以市场为取向的国内改革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双重挑战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体制的构建 ,既要考虑国内多元利益主体的要求 ,又要考虑当今国际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优化公共政策执行体制的基本思路是 :扩大公共政策执行主体 ,促使公共政策执行的同体化与异体化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问责的语义分析与学理阐释可知,作为机制的问责是指问责对象有义务就其行为、政策或职责表现等向问责主体告知、回答、解释与证明,如果问责对象存在失责行为则应接受问责主体的惩罚或制裁。政治以公共决策为重要内容,以行使公共权力为主要方式。在此意义上,可将狭义的政治问责界定为政治官员有义务就其在公共决策与推动公共政策执行中的行为与绩效,向社会公众、代议机关或执政党告知、回答、解释与证明,如果存在违法或不符合民意等失责行为,则应承担政治信任流失甚至公共决策权力丧失的后果。此外,政治问责与行政问责、民主问责、公共问责、社会问责等相关概念既有区别又存在交叉重叠,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促进问责领域概念使用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