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这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基层党组织选举工作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重要制度成果,是做好新时代基层党组织选举工作的基本遵循。《条例》的制定和实施,认真贯彻党章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对于发扬党内民主、尊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规范基层党组织选举,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政绩合法性和民族主义合法性都不能有效解释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在社会历史文化传统中,西方政权合法性的基础在于竞争性选举,中国政权合法性的基础在于协商。西方选举合法性立基于国家与社会分立、政府与精英对立之上,中国协商合法性立基于国家与社会、政府与精英合作之上。西方选举合法性主要通过选举形成的社会力量制约国家力量,中国传统协商合法性主要通过"天命"制约皇权,要求皇权爱民护民。协商合法性塑造了中国人特有的协商思维方式,即不重视程式性选举,而重视实质性的解民生之困。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协商合法性传统,又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批判了其中的"天命"观念,摆脱了传统协商的居高临下姿态,建构了以群众路线、三三制、协商民主和统一战线为主要内容的协商合法性新形态,使协商成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方式,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与执政的合法性之源。  相似文献   

3.
根据省选举工作办公室报告,各地基层选举工作中在审查确定地主阶级分子和反革命分子选举权利的时候,发生了一些问题,有的依法应该给予选举权利的,被剥夺了选举权利;有的不应该给予选举权利的,却给予了选举权利。为了贯彻「不让个应该有  相似文献   

4.
基层社会的选举制度,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中居于基础地位,现实地表明着人民当家作主原则的实现程度;而基层社会选举制度的建设状况和水准,则可通过对乡镇选民的选举知识、选举态度、选举行为倾向等角色意向结构的分析来加以审度和评判。基于这一认识,最近我们以“1994年乡镇政权换届选举中的选民角色意向结构”为题,先后在湖北、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的10个乡镇进行了征询调查。一共抽样车收问卷728份,收回有效问卷613份,我们根据这些材料,对我国乡镇选民的角色意向结构问题作如下缕析。一、选民与选…  相似文献   

5.
宁馨 《统一论坛》2014,(6):35-37
11月29日,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果出炉,国民党在地方性选举中吞下前所未有的败绩,民进党执政县市大幅增长,执政版图从原来的南部大举突破,纵贯全台。此次选举被外界视为2016年大选和立法机构选举的前哨战,其结果将对岛内政局产生重大复杂的影响。选举结果出人意料此次是台湾首次举行囊括所有地方基层公职人员的选举,其中县市长选举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最近.村官选举又成了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由于直接涉及农民的利益,如宅基地、农村的财产怎么分、钱怎么花等问题,村民参与的热情很高,由此引发的纠纷也有上升的趋势。村官选举中如何剔除“猫腻”?如何保证选举方式公正透明?如何用法律约束村官的权力?这些相关的问题也引起了法律界的关注。有学者指出,从现实来看,基层法治普遍落后于基层民主.这也是贿选、村官滥用权力等现象时有发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正为指导、规范党的地方和基层组织选举工作,中央组织部组织一局对2011年出版的《党组织选举工作手册》进行了全面系统修订。修订后的《手册》贯彻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党内选举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部署,体现地方、基层党组织选举工作条例新精神新要求,对召开党代表大会(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等相关工作作了详细规范和阐释,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石家庄市基层社区慈善爱心超市建设本着"创新理念,资源整合,使有效的人力、物力资源和社会救助平台发挥其更大作用"的原则,较好地发挥了慈善救助保障作用。为更好发挥社区爱心超市在经常性社会捐赠工作中的作用,本文在对石家庄市基层社区爱心超市建设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并提出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9.
李松林  李广辉 《岭南学刊》2020,(6):11-16,42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重要的基层政治制度,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基层选举有了长足的进步,也存在一些顽疾,贿选就是其中之一。贿选严重破坏了基层选举秩序,但由于国家法律层面没有针对贿选标准的统一界定,各地区的标准也过于宽泛,现实中对许多新型贿选的查处极易陷入无法可依的状态。广东基层选举存在贿选范围广泛、对贿选的认识模糊不清、贿选的组织化程度加深、贿选的手段更加隐蔽、贿选的时间提前等现象。目前贿选标准界定的关键难点在于基层农村社会风俗习惯与贿选的区分标准、贿选与正常竞选中承诺的界限、贿选证据的取证难度等。  相似文献   

10.
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直选实现了由上级党组织提名候选人并采取多层次间接选举向党员、群众推荐并由党员直接选举的转变。通过将基层群众自治的外在压力转化为基层党内选举改革的内在动力,注重选举程序和技术环节的改革,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和总结基层实践经验,不仅实现了党内外和上下级之间的良性互动,而且改善了党对基层社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选举制度原则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选举制度是中国现阶段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的产物 ,其选举的基本原则是在长期选举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这些原则反映了中国选举制度的内容和特点。从 195 3年颁布第一部《选举法》至今 ,选举的基本原则在不同时期都有具体内涵 ,并逐步发展完善。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原则主要有 :(1)普遍选举权原则 ;(2 )平等选举权原则 ;(3)等额、差额相结合原则 ;(4)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原则 ;(5 )秘密投票原则。(一 )普遍选举权原则普遍选举权原则是选举制度最根本的原则。这一原则源于 18世纪美国激进主义平等派 ,他们提出了“无选举权则不纳税…  相似文献   

12.
现行《选举法》设计仍然沿袭传统的选民确认性选举的精神 ,缺乏对竞争性选举的制度安排 ,已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在基层人大选举中 ,候选人的确立和介绍方式、选举工作机构职责和运作原则等问题尤其突出 ,亟需完善相关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3.
选举是台湾政治舞台上长期不变的主题,一场选举的结束意味着另一场选举的开始。五都市长选举落幕以后,台湾社会随即转入了下一场的大型选举,其中包括"立委"选举和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尤其是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关系到台湾地区的政权更替,更是岛内主要政治势力和主要政治人物角逐的主战场。不仅国民党和民进党内围绕着提名问题展开了明争暗斗,而且其他一些政治势力也跃跃欲试,企图在2012蓝绿大战的政治舞台中谋取最大的政治利益。  相似文献   

14.
李雅琴 《前沿》2010,(9):71-73
我国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实践中许多地方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刑事和解进行了探索,未成年人犯罪适用刑事和解有利于被害人利益的恢复和未成年犯罪人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15.
"民主不是装饰品。" "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保证人民依法有效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力。" "我们要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切实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 这些话实在而意义深远,一语中的,道出了大家的心声。相关表述有很多,是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两个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的。  相似文献   

16.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籼国务院关于1956年选举工作的指示,并且参照1955年中央选举委员会关于基层选举工作的指示中规定的各项原则,结合本省具体清况,拟定本省1956年选举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义乌市公安局立足和谐社会建设者和保障者的角色定位,确立"以民为本、科技支撑、社会协同、规范推进"的社会管理创新思路,不断探索基于源头控制,具有协作、专业、主动等现代警务特征的社会管理新模式,取得了维护社会平安稳定和促进警民关系和谐的双赢。从义乌实践来看,加强和创新基层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工作,一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把握好基层公安机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风向标";二要重视现代科技支撑,把握好基层公安机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突破口";三要坚持民本理念引领,把握好基层公安机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点";四要突出协调发展推进,把握好基层公安机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统筹性";五要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把握好基层公安机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18.
庞俊峰 《人民论坛》2012,(36):32-33
抗战时期,中共按照"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自觉地克服苏维埃时期形成的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弊端,党政关系呈现新的面貌,显著提升了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从党政关系角度审视"三三制"政权运行的经验,对探索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县乡人大代表选举中,我国在不断地探索一条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层民主发展道路。虽然我国基层人大代表直接选举范围已经扩大到县区一级,并实现了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但是学术界对我国基层人大代表选举的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通过一场真实世界中基层人大代表选举的观察,以参选者为研究视角来揭示我国基层人大代表选举的逻辑,发现基层人大代表选举过程中存在候选人名额分配、候选人提名及选举"陪选"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夯实被选举人权利、增强选举竞争度及扩大选民选择范围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试论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大代表选举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代表选举理论与本国具体国情相结合 ,创造出来的新型民主政治制度 ,对于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并依法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力 ,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意义极为重大。但它现有的基本框架在某些方面仍然体现着同过去高度集权的传统政治体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用的浓厚色彩 ,与目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出现的巨大进步不相适应 ,逐渐显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需要引起充分注意。比如 ,民主和平等的选举原则有待于深入贯彻 ;选民对代表不便进行有效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